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初三科学新课预习五(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2.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酚酞试液和同组稀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能鉴别的是( )
A.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
C.硫酸,盐酸,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钠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O+H2SO4=CaSO4+H2O B.KOH+HNO3=KNO3+H2O
C.Ca(OH)2+CO2=CaCO3+H2O D.Na2O+H2O=2NaOH
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中都含有H+,则酸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C.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5.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
B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体
C 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D 区分盐酸和食盐 用酚酞
A.A B.B C.C D.D
6.下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pH随时间变化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C.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点到b点的曲线变化证明该反应放热
7.下列离子组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K+,Na+,H+ B.K+,SO42-,Na+,NO3-
C.Cl-,K+,SO42-,Cu2+ D.Ca2+,Cl-,CO32-,Na+
8.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9.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稀盐酸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10.将25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5克2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氧化铜 B.二氧化碳 C.氯化钡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1.土壤中存在多种离子,如 Ca2+、K+、H+、CO32-、PO43- 等。人们经常使用熟石灰来降低土壤的酸性,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本质上是由于( )
A.OH-与H+结合 B.OH-与K+结合
C.Ca2+与CO32-结合 D.Ca2+与PO43-结合
二、填空题
12.小科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13.根据以上图回答问题:
(1)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符号)。
(2)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
A.取样,加入CuO粉末 B.取样,滴加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14.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同学们把两种无色溶液分别贴上P、Q标签,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P溶液并测定其pH,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Q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温度与Q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图甲分析可知:写出c点时杯内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3)分析图乙中BC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
15.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温度计测出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的稀盐酸质量而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示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 (填“吸热”、“放热”)反应;
(2)B处溶液的溶质是 ;
(3)在C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在D处溶液里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即可推断稀盐酸已过量,请判断该推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三、实验探究题
16.超氧化钠(NaO2)在常温下能分别与CO2、H2O、HCI发生反应,均可生成O2。为了验证CO2能跟NaO2反应生成O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超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钠和氧气;稀盐酸具有挥发性)。
(1)Na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则该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填字母)。
A.NaCl B.NaOH C.Na2CO3 D.NaHCO3
(2)推测B装置中X溶液的作用是 。
(3)在G装置中,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同时微热红磷和白磷,可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D中固体,加足量水,有气泡产生。为验证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写出后续的实验操作与现象 。
1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 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18.某科学课堂围绕“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开展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实验探究]①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②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a.测溶液pH b.滴加Na2CO3溶液 c.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 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实验探究]②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 。
四、解答题
19.烧杯中盛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b段所对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bc段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克
(3)求图中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图中d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 .
20.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据图回答:
(1)整个反应过程中, 离子个数不变。
(2)试通过计算确定a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1)HCl+NaOH=NaCl+H2O
(2)CaCO3
(3)NaCl、CaCl2;HCl
13.【答案】(1)H+OH-
(2)A;B;C
14.【答案】(1)2KOH+H2SO4=K2SO4+2H2O
(2)H+、K+、SO42-
(3)加入的硫酸已经过量,酸碱反应停止
15.【答案】(1)放热
(2)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3)溶液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4)不合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氯化钠同样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6.【答案】(1)C
(2)除去氯化氢气体
(3)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4)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17.【答案】Ca(OH)2+2HCl=CaCl2+2H2O;可能是CaCl2和HCl;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AC
18.【答案】猜想四;NaOH;pH试纸浸入溶液中(或者填a);Na2SO4与BaCl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或者填c)
19.【答案】(1)HCl+NaOH=NaCl+H2O
(2)74.2
(3)
HCl+ NaOH= NaCl+H2O
40 58.5
80g×10% x
X=11.7g
2NaOH+MgCl2=Mg(OH)2↓+ 2NaCl
80 117
80g×10% y
y=11.7
mNaCl%= ≈9.2%
(4)NaCl NaOH
20.【答案】(1)氯(离子) (Cl-)
(2)设: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2NaOH+CuCl2= Cu(OH)2↓+2NaCl
80 98
x·10% 9.8g
80/ x·10%=98/9.8g
x=80g
a=80+50=13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