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第3课时 钠盐、焰色试验(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第3课时 钠盐、焰色试验(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7-08 11:19:43

文档简介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 3 课时 钠盐、焰色试验
(分层练习)
1.炒菜时发现汤汁溅到充分燃烧的液化气的火焰上时,火焰呈黄色。据此可判断汤汁中含有
A.氧元素 B.氯元素 C.钠元素 D.钾元素
【答案】C
【详解】汤汁溅到液化气的火焰上时,火焰呈黄色,为钠元素的焰色反应,说明汤汁中含有钠元素,故选:
C。
2.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用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庆贺新春。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关于
焰色试验说法中错误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
C.钾的焰色试验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不能利用焰色试验区分 NaOH 与 NaCl 固体
【答案】A
【答案】A 项,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错误;B 项,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正确;C 项,钾
的焰色试验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的焰色对钾的焰色的干扰,正确;D 项,NaOH 和 NaCl 固体
的焰色都为黄色,无法利用焰色试验来区分,正确。
3.下列关于 K2CO3焰色试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冲洗铂丝
B.把稀盐酸冲洗过的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C.用红热的铂丝蘸取 K2CO3固体,在火焰上灼烧
D.直接观察 K2CO3的焰色是否呈浅紫色
【答案】D
【解析】焰色试验的正确操作步骤为:洗:用稀盐酸冲洗铂丝→烧:将铂丝灼烧至无色→蘸:用红热的铂
丝蘸取 K2CO3固体→烧:将蘸取 K2CO3的铂丝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洗:将铂丝
用稀盐酸冲洗干净。
A.焰色试验第一步,用稀盐酸冲洗铂丝,A 正确;
B.焰色试验第二步,把稀盐酸冲洗过的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B 正确;
C.用红热的铂丝蘸取 K2CO3固体,在火焰上灼烧,C 正确;
D.观察 K 的焰色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光,排除 Na 的干扰,D 错误;
答案选 D。
4.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颜六色的焰火是物质本身燃烧的颜色
B.氢气、硫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颜色,这也是焰色反应
C.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可证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有
K+
D.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A.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使火焰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故 A 错误;
B.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故 B 错误;
C.C 中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的紫色可掩蔽其他焰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 K+,故 C 错误;
D.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电子跃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为元素的
物理变化,故 D 正确;
故选 D。
5.下列俗名与物质相匹配的是
A.苏打—NaHCO3 B.烧碱—Na2CO3
C.小苏打—NaHCO3 D.纯碱—NaOH
【答案】C
【详解】A.苏打—Na2CO3,A 错误;
B.烧碱—NaOH,B 错误;
C.小苏打—NaHCO3,C 正确;
D.纯碱—Na2CO3,D 错误;
6.Na2CO3和 NaHCO3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种盐溶于水时均放热 B.两种盐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C.Na2CO3比 NaHCO3稳定 D.两种盐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A
【解析】A 项,NaHCO3溶于水吸热,错误;B 项,两种盐溶于水,都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NaOH,溶液均
呈碱性,正确;C 项,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正确;D 项,在 Na2CO3溶液中
通入 CO2可生成 NaHCO3,NaHCO3加热可生成 Na2CO3,两种盐在一定条件可相互转化,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显碱性,纯碱属于碱
B.纯碱溶液不可能与其他碱溶液发生反应
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泡
D.用氯化钙溶液可鉴别纯碱溶液和烧碱溶液
【答案】D
【详解】
A.纯碱是 Na2CO3,纯碱溶液显碱性,纯碱不属于碱,属于盐,故 A 错误;
B.纯碱溶液可以和 Ba(OH)2溶液或 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故纯碱溶液可以与其他碱溶液发生反
应,故 B 错误;
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开始时生成 NaHCO3,无气体产生,随着盐酸的滴加,反应生成 CO2气体,
产生气泡,故 C 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纯碱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化钙与烧碱不反应,没有
现象,故可以用氯化钙溶液鉴别纯碱溶液和烧碱溶液,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8.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碳酸钠 < 碳酸氢钠
B.相同条件下,热稳定性:碳酸钠 > 碳酸氢钠
C.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碳酸钠 > 碳酸氢钠
D.一定条件下,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
【答案】B
【解析】A.相同温度下,Na2CO3较 NaHCO3易溶,故 A 错误;
B.碳酸氢钠加热发生分解反应 2NaHCO3 Na2CO3+CO2↑+H2O ,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故 B 正确;
C.碳酸钠与酸反应先转化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的速
率:碳酸钠<碳酸氢钠,故 C 错误;
D.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或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转化为碳酸钠,
故 D 错误;
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①(NH4)2CO3 ②NaHSO4 ③NaHCO3 ④Na2CO3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都可以
【答案】B
【详解】①(NH4)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又与 NaOH 溶液反应,①符合题意;
②NaHSO4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②不符合题意;
③NaHCO3为弱酸的酸式盐,与稀盐酸和 NaOH 溶液都能发生反应,③符合题意;
④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与 NaOH 溶液不反应,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为①③,故选 B。
10.下列关于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鉴别两种物质的方法:取两种样品溶液加入 B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B.向漂白粉溶液中加入苏打或者小苏打,能够明显增强漂白能力
C.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和 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CO2的量相同
D.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
【答案】B
【详解】
A.取两种样品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Na2CO3 和氯化钡会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NaHCO3 和氯化钡不反应,
故出现白色沉淀的样品中含有 Na2CO3,没有现象的样品中含有 NaHCO3,故 A 不符合题意;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要增强漂白能力,应加入酸性强于次氯酸钠的酸,苏打或者小苏打都显碱性,不能和
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次氯酸,故不能够增强漂白能力,故 B 符合题意;
C.Na2CO3和 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根据碳元素守恒,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和 NaHCO3中碳原子的
物质的量相等,故生成 CO2的量相同,故 C 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水溶解性:Na2CO3
>NaHCO3,即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故 D 不符合题意;
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Cl―→NaHCO3 B.Fe―→FeCl2
C.Na―→Na2O2 D.CaCO3―→Ca(OH)2
【答案】D
【解析】A 项,侯德榜制碱法中,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Cl+H2O+
NH3+CO2=NaHCO3↓+NH4Cl,NaCl―→NaHCO3可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B 项,铁和盐酸反应直接生
成氯化亚铁:Fe+2HCl=FeCl2+H2↑,Fe―→FeCl2可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C 项,钠和氧气在点燃条件
Δ
下生成过氧化钠:2Na+O2 == == Na2O2,Na―→Na2O2 可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D 项,碳酸钙不溶于水,
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可先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再和水化合成氢氧化钙,故
CaCO3―→Ca(OH)2不能一步实现,符合题意。
12.不能用来鉴别 Na2CO3和 NaHCO3两种固体的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D
【详解】
A.Na2CO3受热不分解,而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
别,故 A 不选;
B.Na2CO3与 CaCl2溶液作用产生 CaCO3沉淀,而 NaHCO3则不与 C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产生,也可以
鉴别,故 B 不选;
C.向 Na2CO3中逐滴加少量盐酸时,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 NaHCO3中加入
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可以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加以鉴别,故 C 不选;
D.Na2CO3和 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 D 选。
1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 Na2CO3和 NaHCO3无色的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 pH 试纸检验,pH 大的是 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 Na2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 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 NaH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Na2CO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 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Na2CO3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②⑤
【答案】B
【解析】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是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
中,Na2CO3 碱性更强,所以 Na2CO3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pH 大,正确;②Na2CO3 较 NaHCO3 碱性
强,分别滴加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 Na2CO3溶液,正确;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均没有
气体生成,错误;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碳酸氢钠反应快,开始就有气体放出
的是 NaHCO3,正确;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Na2CO3,而碳
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正确;⑥二者均与 Ba(OH)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二者,错误;答
案选 B。
14.侯氏制碱法制取 NaHCO3的原理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 Na2C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3 +2H+=CO2↑+H2O
B.乙的试剂为饱和 Na2CO3溶液,可除去 CO2中的少量 HCl
C.丙中用冷水浴冷却有利于析出 NaHCO3固体
D.进一步制取 Na2CO3的操作是:取丙中的沉淀在蒸发皿中灼烧
【答案】C
【详解】A.甲中 CaCO3是难溶物,不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A 错误;
B.由于 CO2与 Na2CO3溶液能反应,乙的试剂为饱和 NaHCO3溶液,目的是除去 CO2中的少量 HCl,B 错
误;
C.丙体系中,NaH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减低大幅下降,用冷水浴冷却有利于析出 NaHCO3固体,C 正确;
D.进一步制取 Na2CO3的操作是:过滤取得丙中的沉淀,在坩埚中灼烧,D 错误;
15.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 1943 年所发明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制碱
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装液体为饱和 Na2CO3溶液
B.纯碱是一种碱
C.纯碱可以做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
D.用装置丙中产生的 NaHCO3制取 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灼烧)
【答案】D
【解析】A 项,乙装置中盛装液体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杂质,错误;B 项,纯碱是碳酸钠,
不是碱,是盐,错误;C 项,碳酸氢钠可以做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错误;D 项,碳酸氢钠不稳定,且溶
解度比碳酸钠要小,所以用装置丙中产生的 NaHCO3 制取 Na2CO3 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过滤、洗涤、
干燥、加热(灼烧),正确。
16.向四只盛有一定量 NaOH 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 CO2 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溶质的成分 对应图象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A NaHCO 、Na CO Ⅱ c(CO 2-3 2 3 3 )<c(HCO -3 )
B NaOH、Na2CO3 Ⅲ c(OH-)>c(CO 2-3 )
C Na2CO3 Ⅳ c(Na+)=c(CO 2-3 )+c(HCO -3 )+c(H2CO3)
D NaHCO3 I c(Na+)=c(HCO -3 )
【答案】A
【详解】
A.图象Ⅱ中产生气体消耗盐酸体积多,故溶液中溶质为 NaHCO3、Na2CO3,前后消耗盐酸体积之比为 1:
2,故 NaHCO3、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1:1,碳酸根的水解程度较大,故 c(CO 2-3 )<c(HCO -3 ),故 A
正确;
B.图象Ⅲ中产生前后两阶段消耗盐酸相等,故溶液中溶质为 Na2CO3,故 B 错误;
C.图象Ⅳ中产生气体消耗盐酸体积较少,故溶液中溶质为 NaOH、Na2CO3,故 C 错误;
D.图象Ⅰ中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溶液中溶质为 NaHCO3,溶液中 HCO -3 水解,故 c(Na+)>c
(HCO -3 ),故 D 错误;
1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 FeCl3溶液中 ②过量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 BaCl2 ④少量 Ca(OH)2投入过量 NaHCO3溶液中
⑤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⑥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A.③④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答案】A
【详解】
①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 FeCl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
FeCl3+3NaOH=Fe(OH)3↓+3NaCl,所以最终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的,①不符合题意;
②过量 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生成白色沉淀,CO2+Ca(OH)2=CaCO3↓+H2O,后沉淀消失,
CaCO3+H2O+CO2=Ca(HCO3)2,②不符合题意;
③向 Na2SO4溶液中加入 BaCl2,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Na2SO4+BaCl2=BaSO4↓+2NaCl,③符合题意;
④少量 Ca(OH)2投入过量 NaHCO3溶液中,氢氧化钙全部反应,发生的反应为:
Ca(OH)2+2NaHCO3=CaCO3↓+2H2O+Na2CO3,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④符合题意;
⑤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 CO2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2O+CO2=2NaHCO3, NaHCO3的溶解性小于
Na2CO3的溶解性,且 CO2过量,所以会析出 NaHCO3白色晶体,⑤符合题意;
⑥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CO2+NaAlO2+2H2O=Al(OH)3↓+NaHCO3,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
⑥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有③④⑤⑥,故答案为 A。
18.“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如下图(部分物质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 X 为CO2 B.操作 b 为过滤
C.悬浊液 a 中的不溶物主要是NH4Cl D.氨盐水中通入气体 X 后,溶液中Na+ 大量减少
【答案】C
【 分 析 】 侯 氏 制 碱 法 是 向 饱 和 食 盐 水 中 先 通 入 NH3 , 在 通 入 CO2 , 发 生 反 应 为 :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得到悬浊液 a,过滤得到滤渣主要成分为 NaHCO3,滤液的主要成
分是 NH4Cl,对滤渣进行高温煅烧得到 Na2CO3、H2O 和 CO2,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气体 X 为 CO2,A 正确;
B.由分析可知,操作 b 为过滤,B 正确;
C.由分析可知,悬浊液 a 中的不溶物主要是 NHCO3,C 错误;
D.由分析可知,氨盐水中通入气体 X 后,析出 NaHCO3晶体,则溶液中 Na+大量减少,D 正确;
19.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
如下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图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
(2) 图 Ⅲ 、 图 Ⅳ 所 示 实 验 均 能 鉴 别 这 两 种 物 质 , 有 关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 Ⅳ 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 B 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Ⅱ (2)2NaHCO3 Na2CO3+CO2↑+H2O、CO2+Ca(OH)2===CaCO3↓+H2O D (3)NaHCO3
【解析】(1)装置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二者现象相同,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
气体。装置Ⅱ可以对比二者和盐酸反应放出 CO2 的速率及等质量时放出 CO2 的多少来进行鉴别。(2)~
(3)NaHCO3加热可以分解产生 CO2,Na2CO3加热不分解,可以利用装置Ⅲ鉴别。装置Ⅳ是改进装置,试管 A
中装入碳酸钠直接加热,试管B中装入碳酸氢钠间接加热,若间接加热的NaHCO3分解而直接加热的Na2CO3
不分解,则可验证碳酸氢钠不稳定。
20.【任务一】某小组研究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实验如下:
现象
序号 操作
Na2CO3 NaHCO3
在两支试管中加入 1 g Na2CO3 或 1 温度由 17.6℃ 变为 温度由 17.6℃变为 17.2℃;
① NaHCO3 固体,再加入 5 mL 水,振荡;23.2℃;放置至室温时,试放置至室温时,试管内有少量
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 管内无固体 固体残留
室温时,分别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入 2
② 溶液变红 溶液微红
滴酚酞溶液
(1)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不能说明 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 NaHCO3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为进一步探究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利用传感器继续做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

注: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浓度相等
信息提示:溶液 pH 越小,OH-的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3)澄清石灰水显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5)实验④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H-未
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④中,滴加 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与滴加 Na2CO3溶液的 pH 有明显差异,原因是
滴加 NaHCO3溶液的烧杯中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参与了反应,写出反应初期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同温度下,1 g Na2CO3 在 5 mL 水中完全溶解,1 g NaHCO3 在 5 mL 水中有少量固体残留
(2)Na2CO3与 NaHCO3的浓度大小不同,无法比较碱性强弱 (3)Ca(OH) =Ca2+2 +2OH- (4)NaHCO3
(5)Ca2++CO2-3 =CaCO3↓ 加入 Na2CO3 溶液和加入蒸馏水的 pH 变化曲线相似 (6)OH- HCO-3 +
OH-=H2O+CO2-3
【详解】(1)在两支试管中加入 1 g Na2CO3或 1 NaHCO3固体,再加入 5 mL 水,振荡;Na2CO3完全溶解,
NaHCO3有少量固体残留,说明 NaHCO3在水中溶解度小,已经达到饱和;答案是:相同温度下,1 g Na2CO3
在 5 mL 水中完全溶解,1 g NaHCO3在 5 mL 水中有少量固体残留;(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Na2CO3
溶液呈红色,NaHCO3溶液呈浅红色;由于二溶液的浓度不同,无法比较碱性强弱;(3)Ca(OH)2是强电
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Ca(OH)2=Ca2++2OH-;(4)观察任务二中图示的温度变化可知,Na2CO3固
体溶于水,温度升高,说明 Na2CO3固体的溶解是放热过程;NaHCO3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说明 NaHCO3
固体的溶解是吸热过程;(5)Na2CO3溶液中的 CO2-3 与澄清石灰水中的 OH-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CO2-3 =CaCO3↓;观察图像可知,将 Na2CO3溶液滴加到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的 pH 变化与加入蒸馏
水稀释时的 pH 变化曲线相似,此即为证明 OH-未参加反应的实验证据;(5)滴加 NaHCO3溶液的烧杯中,
溶液的 pH 明显减小,说明 OH-被消耗,反应初期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OH-3 =CO2-3 +H2O,后再生成
CaCO3白色沉淀。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 3 课时 钠盐、焰色试验
(分层练习)
1.炒菜时发现汤汁溅到充分燃烧的液化气的火焰上时,火焰呈黄色。据此可判断汤汁中含有
A.氧元素 B.氯元素 C.钠元素 D.钾元素
2.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用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庆贺新春。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关于
焰色试验说法中错误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
C.钾的焰色试验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不能利用焰色试验区分 NaOH 与 NaCl 固体
3.下列关于 K2CO3焰色试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冲洗铂丝
B.把稀盐酸冲洗过的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C.用红热的铂丝蘸取 K2CO3固体,在火焰上灼烧
D.直接观察 K2CO3的焰色是否呈浅紫色
4.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颜六色的焰火是物质本身燃烧的颜色
B.氢气、硫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颜色,这也是焰色反应
C.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可证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有
K+
D.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物理变化
5.下列俗名与物质相匹配的是
A.苏打—NaHCO3 B.烧碱—Na2CO3
C.小苏打—NaHCO3 D.纯碱—NaOH
6.Na2CO3和 NaHCO3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种盐溶于水时均放热 B.两种盐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C.Na2CO3比 NaHCO3稳定 D.两种盐可以相互转化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显碱性,纯碱属于碱
B.纯碱溶液不可能与其他碱溶液发生反应
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泡
D.用氯化钙溶液可鉴别纯碱溶液和烧碱溶液
8.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碳酸钠 < 碳酸氢钠
B.相同条件下,热稳定性:碳酸钠 > 碳酸氢钠
C.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碳酸钠 > 碳酸氢钠
D.一定条件下,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
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①(NH4)2CO3 ②NaHSO4 ③NaHCO3 ④Na2CO3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都可以
10.下列关于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鉴别两种物质的方法:取两种样品溶液加入 B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B.向漂白粉溶液中加入苏打或者小苏打,能够明显增强漂白能力
C.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和 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CO2的量相同
D.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
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Cl―→NaHCO3 B.Fe―→FeCl2
C.Na―→Na2O2 D.CaCO3―→Ca(OH)2
12.不能用来鉴别 Na2CO3和 NaHCO3两种固体的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1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 Na2CO3和 NaHCO3无色的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 pH 试纸检验,pH 大的是 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 Na2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 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 NaH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Na2CO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 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Na2CO3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②⑤
14.侯氏制碱法制取 NaHCO3的原理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 Na2C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2H+3 =CO2↑+H2O
B.乙的试剂为饱和 Na2CO3溶液,可除去 CO2中的少量 HCl
C.丙中用冷水浴冷却有利于析出 NaHCO3固体
D.进一步制取 Na2CO3的操作是:取丙中的沉淀在蒸发皿中灼烧
15.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 1943 年所发明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制碱
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装液体为饱和 Na2CO3溶液
B.纯碱是一种碱
C.纯碱可以做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
D.用装置丙中产生的 NaHCO3制取 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灼烧)
16.向四只盛有一定量 NaOH 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 CO2 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溶质的成分 对应图象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A NaHCO3、Na2CO3 Ⅱ c(CO 2-3 )<c(HCO -3 )
B NaOH、Na CO Ⅲ c(OH-)>c(CO 2-2 3 3 )
C Na CO Ⅳ c(Na+)=c(CO 2-)+c(HCO -2 3 3 3 )+c(H2CO3)
D NaHCO3 I c(Na+)=c(HCO -3 )
1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 FeCl3溶液中 ②过量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 BaCl2 ④少量 Ca(OH)2投入过量 NaHCO3溶液中
⑤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⑥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A.③④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如下图(部分物质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 X 为CO2 B.操作 b 为过滤
C.悬浊液 a 中的不溶物主要是NH4Cl D.氨盐水中通入气体 X 后,溶液中Na+ 大量减少
19.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
如下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图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
(2) 图 Ⅲ 、 图 Ⅳ 所 示 实 验 均 能 鉴 别 这 两 种 物 质 , 有 关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 Ⅳ 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 B 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任务一】某小组研究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实验如下:
现象
序号 操作
Na2CO3 NaHCO3
在两支试管中加入 1 g Na2CO3 或 1 温度由 17.6℃ 变为 温度由 17.6℃变为 17.2℃;
① NaHCO3 固体,再加入 5 mL 水,振荡;23.2℃;放置至室温时,试放置至室温时,试管内有少量
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 管内无固体 固体残留
室温时,分别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入 2
② 溶液变红 溶液微红
滴酚酞溶液
(1)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不能说明 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 NaHCO3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为进一步探究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利用传感器继续做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

注: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浓度相等
信息提示:溶液 pH 越小,OH-的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3)澄清石灰水显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5)实验④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H-未
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④中,滴加 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与滴加 Na2CO3溶液的 pH 有明显差异,原因是
滴加 NaHCO3溶液的烧杯中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参与了反应,写出反应初期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