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体验分类、分布计数及数形结合的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建立解题模型。
教学重点: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感受符号。
教学难点: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体验分类、分布计数及数形结合的方法,渗透符号化的思想,建立搭配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上装和下装的卡片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同学们,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天正是踏春的好时节,老师去春游。我准备的零用钱是用0、5、6组成的,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的两位数?你的解决步骤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创设春游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复习回顾稍复杂的排列问题的解题方法,为后面解决搭配问题做铺垫。
二、新知探究,有序搭配
【学生活动一】服装搭配
1.抛出问题,揭示课题。
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2.独立思考,感悟有序。
怎样搭配?
3.小组讨论,比较优化。
1.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2.如果没有实物图,同学们还有更简洁的记录方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感知从无序到有序、从片面到全面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以口头、图画等形式汇报,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展示思维过程。
4.对比择优,符号表征。
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最喜欢的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优化,既巩固了有序搭配的方法,又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和符号思想,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用互动小结的方式简明扼要地对搭配的要求进行一次归纳总结。
三、方法梳理,建立模型
1.提供实训,便于归纳。
为了有更多的选择,我又买来了一件上装,现在你知道我一共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吗?(3上3下)如果将这件上衣换成一条裙子呢?(2上4下)
2.归纳整理,建立模型。
第1类的个数×第2类的个数=搭配种树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训、对比观察、思考分析、师生互动的形式,建立搭配问题的数学模型。
四、巩固提升,拓展应用
【学生活动二】早餐搭配
从饮品、主食中各选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学生活动三】路线搭配
从德昌公园到罗文花海,一共有多少种路线?
【学生活动四】服装搭配
我们再回到服装搭配。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想想上装和下装可能各有多少件吗?
【设计意图】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有梯度的练习巩固研究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体现有序思考的价值,帮助拓展学生思维。
五、课堂小结,畅所欲言
谈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总结课堂收获,梳理搭配问题的步骤及方法,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六、课后拓展,提升素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