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公元前597年,楚庄王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宋国子罕曰:“凡诸侯小国,晋、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宋国成为晋楚附庸 B.战争严守礼制规范
C.楚国实力相对强大 D.战争助推秩序重建
2.古代史籍中有许多关于“天府之国”的记载。表1反映了
《战国策·秦策一》 (秦国)田肥美,民般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史记·留侯世家 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东晋《华阳国志》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表1
A.频繁战乱导致南北经济格局的改变 B.关中地区拥有特殊的经济地理优势
C.水利兴修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成都平原的区域经济地位逐步提升
3.下表是唐宋某一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数据,据此可知
时间 税收种类及数量
粮食 布帛 铜钱 其他
唐(749年) 2500万石 2345万匹 200万贯
宋(1086年) 2445万石 151万匹 4848万贯 几万两金银
A.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B.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C.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 D.唐朝棉纺织业发达
4.宋太祖即位后,下诏编写前代史书。宰相王溥主持编纂的《唐会要》《周世宗实录》两书于建隆二年(961)完成,王溥主持的《五代会要》成书于乾德元年(963)此外,臣僚还撰写了不少关于五代的史籍。宋初的上述做法
A.凸显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B.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诉求
C.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D.践行了程朱理学的政治主张
5.明中期,政府对社会流民的管理在沿袭“劝归原籍,皆给牛、种、口粮”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编排户籍附人州县”的办法,在流民聚居地“重编里甲,新造黄册”。这一调整的出发点是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平衡全国人口布局
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革新地方行政区划
6.清朝前中期,湖广商人收购大量食米由汉口出发,沿江东下,大部分都运往苏州出售。回航时,多半就近载运苏州的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赋役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7. 表2 1914—1916年中国工人联合罢工事件表
时间 事件
1914 上海招商局、太古、怡和3个轮船公司的中国海员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总同盟罢工
1915 苏州丝织业工人为争取合法权益,举行全行业同盟罢工
1916 北京等地为支援天津法租界工人大罢工而举行罢工
由此可知,该时期工人运动
A.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为革命转型积蓄力量
C.存在全国性统一领导 D.彰显了民族主义色彩
8.1942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的一份文件称,由于从第三国输入棉花的途径已被完全断绝,华北的棉花成了日本纺织业所必需的重要来源。基于此,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加强了
以华制华 B.以战养战
C.“三光”政策 D.囚笼政策
9.1938年,毛泽东不仅提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还亲自主持编辑了包括调查研究类在内的一系列党的历史文献集和思想理论集,供全党学习之用。这
A.促成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B.强化了对苏联模式的认同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建立 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新形势
10..198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刷的宣传画(图5)敏锐地切中了时代的脉动,一经上市便被抢购一空。据此可知
图5
A.上海引领思想变革潮流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科教强国观念受到重视 D.现代主义成为艺术主流
11.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家德摩斯提尼说:“现在的演说者是群众想听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能让群众高兴就怎么说,全然不顾城邦的利益得失”。这一现象说明雅典
A.公民普遍能言善辩 B.民主政治趋于完善
C.公民权利得到维护 D.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13.“田乐”原是日本农民插秧时的祭神歌舞,经传播、提炼发展为中世纪重要的戏剧“能乐”,后又经武士文化人加工,变为武家必赏的高雅艺术。此外,诸如“狂言”“连歌”“袛园祭典”以及“御伽草子”等都存在大同小异的变迁过程。这说明
A.民族文化形成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民族文化的源泉植根于民族群众
C.中世纪是日本传统文化复兴时代 D.武士阶层在中世纪后期地位提高
14.1869—1874年,英国兴建了47所女子中学;1870年英国议会通过“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校接受学习,这是英国女孩获得和男孩平等受教育权的开始。这主要由于
A.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B.妇女具有道德优势
C.民主政治开始完善 D.女权运动不断促进
15.阿卜杜·卡德尔是阿尔及利亚公认的反法运动领袖。土著居民视其为民族英雄,但在殖民主义历史叙事中,有人将他塑造为几乎完全接受欧式教育的贵族形象,也有人认为他是穆斯林的克伦威尔。这表明
A.历史叙事服务于殖民统治 B.历史记录是个体回忆
C.政治立场影响评判者观点 D.公共记忆更有可信性
16.2022年8月,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联合国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出警告:受地缘冲突影响,飙升的能源价格正在加剧数亿人的生活成本,建议各国政府多管齐下,支持最弱势群体,以避免能源贫困程度不断恶化。由此可知
A.能源是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根本障碍
B.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逆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现代战争中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化趋势
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 林则徐翻译的《四洲志》中,第一次在中国介绍和传播西方图书馆。
1847 上海天主教耶稣会设立第一家近代图书馆——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1896 梁启超发表的《西学书目表》,可以模糊地看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综合性图书三大基本部类的雏形;对近代目录学和分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899 清政府号令全国书院改变原有藏书形式,开始逐渐过渡为近代学校图书馆。
1915 教育部颁布《通俗图书馆规程》,规定各省治、县治通俗图书馆,储集各种通俗图书供公众阅览;对私立图书馆作出了规定。
1919 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计划书》指出:图书馆之启导学术,其功用等于学校。
1924 李日垓在云南腾冲县和顺乡建立了和顺阅书报市,是中国最早的农村图书馆。
——摘编自王平、王雨潇《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社会起源》
材料二
1653年,曼彻斯特市成立了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切塔姆图书馆,这是英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1669年,作家约翰·伊夫林提出为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建议,此后,主张以公共税收来维持免费图书馆的建议增多。18世纪,工业和科学的发展逐渐战胜神学,人们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于是,英国逐渐产生教区图书馆、咖啡屋、慈善学校和机械工人学校等各类信息传播载体。1850年,尤瓦特提交的《公共图书馆法》议案经过议会的反复斗争最终被认可,英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法令生效。此后,英国的议会文化使得公共图书馆大行其道,公共图书馆迅速成长,到19世纪末,英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超过100个。
——摘编自《英国公共图书馆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图书馆兴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19世纪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图书馆所承载的社会功能。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1月,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征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并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粮食税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材料二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城镇和工矿区人口猛增,但分散的小农业增加生产和提高商品率的能力有限,粮食形势日渐紧张。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粮食,稳定粮价,消灭粮食投机,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简称统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销),规定“一切有关粮食经营和粮食加工的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经营的粮店和工厂,统一归当地粮食部门领导”,要求“城市居民购得国家计划供应的粮食,如有剩余或不足,或由于消费习惯关系,须作粮种间的调换时,可到指定的国家商店、合作社卖出,或到国家设立的粮食市场进行相互间的调剂”。
——摘编自张衍鲁、李慎令《苏中建国初期粮食政策之比较》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苏俄粮食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政策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粮食政策的共同之处。
19.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合乎理性的理想社会。
18世纪下半叶—19世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此资料来源于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C C C D C D B C B B A A C B
二、非选择题
17.(1)特点:深受西方影响;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创办主体多元;图书馆种类多样化;藏书类型实用化;服务对象逐步社会化;管理逐渐规范化;教育功能突出。
(2)原因: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启蒙思想和教育世俗化的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市民阶层休闲理念和方式的改变;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民主宪政的完善和立法规范;有识之士的倡议。
(3)功能: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
18.(1)变化: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从粮食配给制到自由贸易。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余粮收集制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内战争结束,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布尔代维克党的领导,列宁的正确探索。
(2)特点:服务于工业化战略的需要;突出国家主导(政府进行管控/严格管理粮食的加工贸易/有计划经济色彩);逐步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维护人民利益;配合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生产关系调整;体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要求;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19.现象: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存在偏差
阐述:在不同时期,西方对东方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富庶无比的中国。这些描述存在夸大的成分。但这种夸大迎合了欧洲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强烈追求黄金财富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到了17-18 世纪,随着中学西传,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政教文明被许多启蒙思想家赞颂。这些赞颂又存在不少美化的成分。这本质上是启蒙思想家借助中国这一理想化的对象反衬欧洲的封建专制,从而促进启蒙运动的开展。
结论:综上,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之所以出现偏差是源于自身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我们认识历史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提醒我们要跳出自身局限,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认识他者文明。
参考示例2:
阐述:近代早期,由于欧洲在整体上还落后于中国,所以无论是旅行家马可·波罗还是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都肯定中国,前者表达了对中国物质财富的向往,后者赞美中国的政教文明。尽管这些赞美有夸大和理想化的成分,但它们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本质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人们追求财富和解放思想的需求。这时对东方的肯定助推了新航路开辟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但是,到了18 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从肯定转变为否定,认为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这种认识反映了欧洲的自我膨胀并为其殖民扩张提供所谓“合法”辩护的需求。
结论:综上,近代以来,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从肯定转为否定源自自身不同时期的发展程度与需求。我们认识历史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提醒我们要跳出自身局限,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认识他者文明。
参考示例3:
现象:欧洲人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来认识东方(或者表述为欧洲人把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
阐述:早在古希腊时期,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已经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把东西方的对立明确起来,波斯是专制和奴性的,希腊是自由和民主的,通过贬斥东方的“野蛮”来凸显希腊的“文明”。这种对立增强了希腊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到了近代,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完成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人再次强化了东西方的对立,以为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西方与东方从地理概念上升为一种新的文化表述。从此,欧洲人以自身历史为标准来认识世界,为其殖民扩张提供了“合法”辩护,导致了世界的分裂和隔断。
结论:欧洲人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来认识东方,本质上是借助东方“他者”来构建欧洲“我者”。这种构建一方面强化了欧洲人的自我认同,推动其历史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导致世界的分裂,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我们要警惕这种东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倡导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