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物质的分散系(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物质的分散系(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7-08 12:28:57

文档简介

1.3 物质的分散系
课后分层练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
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结合这段文字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水蒸气
B.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C.薄雾中的微粒直径大约是 2.5 pm
D.“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成分和这种薄雾的成分相同
[答案] B
[解析]荷塘上方的薄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不是水蒸气,属于胶体,胶体粒子的直径为 1~100 nm,可以
产生丁达尔效应,A、C 项错误,B 项正确;“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的是固体小颗粒,与这种薄雾的成
分不同,D 项错误。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 9 种
[答案] D
[解析]溶液是分散系,且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A、C 错误;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分子,为纯净物,不属
于分散系,B 错误;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方式有 9 种,D 正确。
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答案] B
[解析]溶液均一稳定,胶体属于介稳体系,浊液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A 项正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顺序为浊液>胶体>溶液,B 项错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
的分散系为胶体,C 项正确;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D 项正确。
4.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电解质饮料,主要成分是硫酸镁,适合在婴幼儿感冒、发烧时
快速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固态 MgSO4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B.硫酸镁溶液是电解质
C.MgSO4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盐酸强
D.MgSO4只有通电才能发生电离
[答案] A
[解析]硫酸镁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MgSO4 熔融状态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故 A 正确;硫酸镁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 B 错误;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数目有
关,故 C 错误;硫酸镁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 D 错误。
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  过滤 .   渗析 .    .   蒸发 丁达 尔效应
[答案] C
[解析]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 1 nm,
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 nm,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浊液的分散质粒
子直径大于 100 n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
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蒸发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
6.大气污染中,PM2.5 是主要污染物之一,PM2.5 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
肺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与 PM2.5最接近的是(1 微米=10-6 m)(  )
A.石灰水 B.豆浆
C.蔗糖水 D.泥水
[答案] D
[解析]PM2.5是粒子直径约为 2.5×10-6 m,与浊液最接近,已知泥水为浊液,所以 D 选项正确。
7.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  )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淀粉溶液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雾
[答案] A
[解析]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属于浊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属于溶液,淀粉溶液、雾属于胶体,分散系中分
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顺序为浊液>胶体>溶液,故选 A。
8.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导电,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
[答案] C
[解析]解析:A 项,叙述符合非电解质的概念,正确;B 项,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正确;
C 项,CO2 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的 H2CO3 能电离出离子而使溶液导电,但不是 CO2 自身的电离,CO2
属于非电解质,错误;D 项,水能电离出 H+、OH-,属于电解质,正确。
9.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灰尘,减少空气污染 
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并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③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④向 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⑤医学上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由肾衰竭引起的血液中毒 
⑥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 D.①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解析:①灰尘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可发生电泳,故①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
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则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③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③与胶体
的性质有关;④氢氧化铁胶体遇稀硫酸会发生聚沉,形成沉淀,故④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⑤血液属于胶
体,血液中的胶粒不能透过透析膜,而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则可以透过,故⑤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⑥带相
反电荷的胶粒混合易引起胶体聚沉,故⑥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综上分析,C 项正确。
10.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存在丁达尔效应
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沉淀,即可制得 Fe(OH)3胶体
D.生活中制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答案] D
[解析]解析:胶体、溶液与浊液是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的范围来区分的,A 错误;胶体和溶液中分
散质都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B 错误;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加
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制得 Fe(OH)3 胶体,C 错误;豆浆属于胶体范畴,加入一些盐可以使胶体聚沉,
D 正确。
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Na+2 +CO23-
B.NaHSO4===Na++H++SO42-
C.HNO3===H++N5++3O2-
D.NaOH===Na++H++O2-
[答案] B
[解析]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23-,A错误;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
H++SO24-,B 正确;HNO3 的电离方程式为 HNO3===H++NO-3 ,C 错误;NaOH 的电离方程式为
NaOH===Na++OH-,D 错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难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非电解质
②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④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 B.②④
C.只有③ D.只有④
[答案] C
[解析]CaCO3、BaSO4 虽难溶于水,但它们是电解质,故①错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故②错误;熔融的 AlCl3不能导电,故④错误。
13.借助新的显微技术,能成功观察到直径小于 200 nm 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
是(  )
A.雾 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 D.KNO3溶液
[答案] D
[解析]人们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0-9 m 的
分散系是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10-7 m 的分散系是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0-9~10-7 m 的分散系
是胶体。雾、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石灰乳属于浊液,KNO3溶液属于溶液,其中 KNO3溶液中的分散质
粒子直径最小,D 正确。
1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都是混合物
B.溶液、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都可透过滤纸
C.溶液很稳定,胶体具有介稳性,而浊液不稳定
D.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答案] B
[解析]解析: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故选 B。
15.Fe(OH)3胶体区别于 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100 nm
B.Fe(OH)3胶体与 FeCl3溶液颜色不同
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答案] A
[解析]Fe(OH)3 胶体和 FeCl3 溶液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类的。分散质
粒子直径小于 1 nm 的分散系为溶液,在 1~100 nm 的分散系为胶体,因此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才是胶体
与溶液最本质的区别。
16.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答案] C
[解析]不同分散系是以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区分的,A 错误;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在 1~100 nm,B 错误;雾是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因此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 正确;溶液
中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D 错误。
17.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向 FeCl3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沙洲
[答案] C
[解析]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与胶体有关,所以 A 选
项不符合题意;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和胶体性质有关,所以 B 选项不符合题
意;在 FeCl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无关,所以 C 选
项符合题意;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时可以发生胶
体聚沉,形成沙洲,与胶体有关,所以 D 选项不符合题意。
18.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B.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一定有金属阳离子产生
D.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
[答案] C
[解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故 A 正确;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
物为碱,故 B 正确;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故盐电离出
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也可能是铵根离子,故 C 错误;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
离子产生,如 H2SO4和 Na2CO3在水溶液中均电离出含氧酸根离子,故 D 正确。
19.下列属于碱的是(  )
A.C2H5OH B.Na2CO3
C.Ca(OH)2 D.Cu2(OH)2CO3
[答案] C
[解析]解析:C2H5OH 为乙醇,属于有机物,A 项错误;Na2CO3 属于盐,B 项错误;Ca(OH)2 属于碱,C
项正确;Cu2(OH)2CO3属于碱式盐,D 项错误。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氯化铁溶液加入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D.“纳米级”氯化钠颗粒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C
[解析]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故 B 错;“纳米级”氯化钠颗粒放入盛水的烧杯
中形成的是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D 错。
21.“钴酞菁(分子直径为 1.5×10-9 m)”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
[答案] B
[解析]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0-9~10-7 m(1~100 nm),所以“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
有丁达尔效应,A 正确;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B 错误;由题干可以看出,我国科学家
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说明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C 正确;将磁性物质制成
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D 正确。
22.下列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B.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C.氧化钠溶于水能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由于水溶液中
的氢氧根离子并非由氧化钠自身电离产生,因此氧化钠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答案] D
[解析]理解电解质概念的几个要点:①化合物;②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③能导电。金属在熔融状态下也
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故金属不是电解质,A 项错误;SO2、NH3不是电解质,但溶于水分别生成 H2SO3
和 NH ·H + 2-3 2O,二者的水溶液能导电,B 项错误;Na2O 属于电解质,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 Na 和 O ,
C 项错误。
2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OH===Na++O2-+H+
B.FeCl 3+3===Fe +Cl-3
C.Ca(NO3)2===Ca2++2(NO )2-3
D.H2SO4===2H++SO42-
[答案] D
[解析]NaOH 的电离方程式应为 NaOH===Na++OH-,A 错误;FeCl 的电离方程式应为 FeCl ===Fe3+3 3 +
3Cl-,B 错误;Ca(NO3)2的电离方程式应为 Ca(NO ) ===Ca2+3 2 +2NO-3 ,C 错误;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 ===2H+4 +SO42-,D 正确。
24.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 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 KNO3、硫酸溶液
[答案] C
[解析]A 项均为电解质;B 项 Cu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 项 CH3COOH 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
解质;D 项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5.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Cu、②NaCl、③NaHSO4、④CO2、⑤H2SO4、⑥酒精、
⑦CaCO3、⑧BaSO4、⑨NaOH,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能电离出 H+的是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
(4)属于难溶的盐是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⑤⑦⑧⑨ (2)③⑤ ⑤ (3)⑨ (4)⑦⑧
1.向沸水中滴加 5~6 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将此液体加入浑浊的水中,静置后
水变澄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Cl3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
B.红褐色液体是 FeCl3胶体
C.铁盐净水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
D.浑浊的水属于分散系,其中水是分散剂
[答案] B
[解析]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A 正确;该实验制得的红褐色液体是 Fe(OH)3胶体,B 错误;铁
盐净水时会生成 Fe(OH)3胶体,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降,铁盐净水利用了胶体的吸附
性,C 正确;浑浊的水是悬浊液,属于分散系,其中水是分散剂,悬浮颗粒是分散质, D 正确。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中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常用于净水
C.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D.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在 60~140 nm,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胶体
[答案] D
[解析]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实验室中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A 正确;胶粒具有很大的表面积、
吸附性强,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使之沉淀,故常用于净水,B 正确;胶体粒子的微粒
直径在 1~100 nm,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C 正确;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
混合物,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在 60~140 nm,但不是混合物,所以新型冠状病毒不是一种胶体,D 错误,
故选 D。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盐酸 B.液氯
C.蔗糖 D.NaCl 晶体
[答案] D
[解析]盐酸是 HCl 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 错误;液氯属于单质不是化合
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 错误;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够导电,属于非
电解质,C 错误;NaCl 是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或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所以 NaCl 晶体是电解质,D 正确。
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是否能透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答案] C
[解析]解析:题述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选 C。
5.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
A.石墨、食醋
B.泥水、石灰水
C.熔融 NaCl、熔融 Ca(NO3)2
D.稀硫酸、CH4
[答案] C
[解析]石墨是单质,食醋是混合物,均不是电解质,A 错误;泥水、石灰水均是混合物,均不是电解质,
B 错误;熔融 NaCl、熔融 Ca(NO3)2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都是电解质,C 正确;稀硫酸
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H4是非电解质,D 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是电解质
B.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C.氯化钠和氯化氢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答案] D
[解析]氨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一水合氨而导电,氨本身不能电离,它是非电解质;氢氧化铁胶
体能导电,但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它不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氯化氢不导电。
7.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非电解质 电解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Cl2 NaOH CO2 苏打 食盐 水
B 酒精 食盐水 碳酸 纯碱 明矾 P2O5
C CO2 NaCl H2SO4 火碱 小苏打 生石灰
D 酒精 铝 盐酸 熟石灰 石灰石 Fe2O3
[答案] C
[解析]解析:Cl2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2属于酸性氧化物,苏打是 Na2CO3,属于
盐,A 错误;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纯碱是 Na2CO3,属于盐,B 错误;CO2
属于非电解质,NaCl 水溶液能导电,NaCl 属于电解质,H2SO4属于酸,火碱是 NaOH,属于碱,小苏打
是 NaHCO3,属于盐,生石灰是 CaO,属于氧化物,C 正确;Al 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D 错误。
8.在两份相同的 Ba(OH)2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O4、NaHSO4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
滴入溶液的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 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a、b 两点对应的 BaSO4的质量相同
C.c 点两溶液含有相同量的 OH-
D.d 点的溶质为 Na2SO4
[答案] C
[解析]Ba(OH)2与 H2SO4恰好反应生成 BaSO4和 H2O,此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为 0,则①代表滴加 H2SO4
溶液的变化曲线,故 A 正确;a 点为 Ba(OH)2 与 H2SO4 恰好反应点,H2SO4、NaHSO4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相等,则 b 点为 Ba(OH)2与 NaHSO4按 1∶1 反应,则 a、b 点产生的 BaSO4的质量相同,故 B 正确;在
c 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②中 NaHSO4 过量,溶质为 NaOH、Na2SO4,由于硫酸根离子浓
度相同,②中钠离子浓度大于①中氢离子浓度,所以两溶液含有不同量的 OH-,故 C 错误;d 点溶液的
导电能力最低,则为 Ba(OH)2和 NaHSO4反应至中性点,反应的方程式为 Ba(OH)2+2NaHSO4===BaSO4↓
+Na2SO4+2H2O,溶质为 Na2SO4,故 D 正确。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aSO4是电解质
B.石墨、铁丝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NaCl 固体不导电,所以 NaCl 不是电解质
D.MgCl2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答案] A
[解析]BaSO4是盐,虽然难溶于水,但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A 正确;石
墨、铁丝均能导电,是由于二者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但它们都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它们不是
电解质,B 错误;NaCl 固体中含有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导电,但 NaCl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 NaCl 是电解质,C 错误;电解质电离不需要通电,MgCl2 溶于水,在水分子
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D 错误。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SO2是电解质
②液氧不导电,所以液氧是非电解质
③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硫酸氢钠是酸
④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SO2 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水中能够电离,属于电解质,但 SO2 属于非电解质,
①错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液氧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错误;电
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还有钠离子,属于
盐,③错误;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几乎不导电,但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不导电,如 CO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而导电,CO2自身未电离,是非电解
质,④错误。故选 D。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态 HCl、固态 NaCl 均不导电,所以 HCl、NaCl 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 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 C
[解析]HCl、NaCl 均是电解质,故 A 错误;NH3、CO2是非电解质,故 B 错误;铜、石墨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故 D 错误。
12.有关胶体等分散系的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将氢氧化铁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
[答案] C
[解析]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
A 正确;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先发生氢氧化铁胶体的聚沉,硫酸过量时,氢氧化铁沉
淀溶解,因此实验现象是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故 B 正确;溶液、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
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 C 错误;硅酸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与氢氧化
铁胶体混合将发生聚沉,混合液变浑浊,故 D 正确。
13.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
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光亮“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B.雾和霾都是混合物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 的污染物颗粒,该颗粒直径完全在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内
解析:雾霾中含有部分直径在 10-9~10-7 m 的微粒,故汽车车灯照出光亮“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答案] D
[解析]A 项正确;雾和霾中都含有多种物质,都是混合物,B 项正确;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类似,防
雾霾效果好的口罩透气性较差,往往呼吸阻力较大,C 项正确;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 的污染物
颗粒,即粒子直径小于等于 2.5×10-6 m,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10-9~10-7 m,则 PM2.5的直径不
完全在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内,D 项错误。
1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人设想通过特殊的方法将 CaCO3加工成为纳米 CaCO3,纳米 CaCO3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用激光笔照射 Fe(OH)3胶体、葡萄糖溶液,均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
[答案] D
[解析]解析:纳米 CaCO3 没有形成分散系,因此不具有胶体的性质,A 错误;用激光笔照射葡萄糖溶液,
不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B 错误;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不具有强氧化
性,因此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错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滤纸的缝隙直径,因此能
通过滤纸,D 正确。
15.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 CO2 并测定溶液导电性,下列为随着 CO2 的通入量的增加,溶液导电能力变
化的图像,其中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解析:根据题意知,随着不断通入 CO2,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①Ba(OH)2+CO2===BaCO3↓+H2O;
②BaCO3+CO2+H2O===Ba(HCO3)2,离子浓度先减小至几乎为 0,后来又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先减弱后
增强。
16.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
离子。
(1)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在熔融态时的电离方程式
是 。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钠属于酸
B.硫酸氢钠属于盐
C.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
D.硫酸氢钠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 (1)NaHSO ===Na++H+4 +SO42- NaHSO4(熔融)===Na++HSO-4
(2)A。
[解析]解析:硫酸氢钠的化学式为 NaHSO4,它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Na+、H+和 SO24-,溶液
显酸性。由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结果可知,硫酸氢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电解质,不属于酸;硫酸氢钠
溶液可与 Zn 反应生成 H2。
17.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具
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 20%白磷的乙醚溶液 0.5 mL,加蒸馏水 60 mL。
②先滴加 1%氯化金水溶液 0.75 mL,再滴加 1%的 K2CO3溶液 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③加热煮沸至液体变成透明红色。
④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为 5~12 n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散系属于 ,其分散质是 。
(2)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可看到 。
(3)继续加热所得红色透明液体, (填“能”或“不能”)保持其性质不变。
[答案] (1)胶体 金颗粒
(2) 一条“光亮”的通路
(3)不能
[解析]解析:(1)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的直径在 5~12 nm,所以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其分散质是金颗粒。
(2)该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能看到一条“光亮”
的通路。(3)若将所得红色液体继续加热,则会发生聚沉,得不到胶体。
18.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十分丰富的化学变化,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某化学兴趣
小组对下列四组物质进行研究:
A.HCl、H2SO4、H2CO3、HNO3
B.Na2CO3、NaNO3、AgNO3、Ba(NO3)2
C.FeCl3溶液、蒸馏水、CaCO3悬浊液、Fe(OH)3胶体
D.NaOH、KOH、Ba(OH)2、Fe2O3
(1)填写下列空白: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分类标准 含氧酸 ② 分散系 ④
不属于该
① Na2CO3 ③ Fe2O3
类别的物质
(2)写出(1)表中“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气体: ;
A+D: 。
[答案] (1)①HCl ②硝酸盐 ③蒸馏水 ④碱
(2)2HCl+Na2CO3===2NaCl+CO2↑+H2O;
6HCl+Fe2O3===2FeCl3+3H2O。
[解析]解析:(1)A 组中 HCl 为无氧酸,其余三个均是含氧酸;B 组中 NaNO3、AgNO3、Ba(NO3)2 均属于
硝酸盐,Na2CO3 属于碳酸盐而不属于硝酸盐;C 组中蒸馏水为化合物,属于纯净物,其余为分散系,属
于混合物;D 组中 NaOH、KOH、Ba(OH)2均属于碱,Fe2O3属于氧化物。(2)A+B―→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为 2HCl+Na2CO3===2NaCl+CO2↑+H2O,A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Cl+Fe2O3===2FeCl3+3H2O。
19.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晶体、②乙醇、③硫酸、④蔗糖、⑤液氯、⑥KNO3 溶液、⑦熔融的氢
氧化钠、⑧液态氯化氢。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 。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5)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答案] ⑥⑦ ①③⑦⑧ ②④ ⑤⑥ NaHCO3===Na++HCO-3
20.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电离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在酸的溶液里,酸根离子所带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的总数;在碱的溶液里,
跟金属离子结合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这种金属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在盐的溶液中,金属(或铵
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O-4 ;Ba(OH)2===Ba2++2OH-;Fe2(SO 3+ + +4)3===2Fe +3SO42-;KHSO4===K +H +SO24-。
属于酸的物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属于碱的物质为__________;属于盐的物质为__________。
(3)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纯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负电荷 H+ OH- 正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2)HClO4 Ba(OH)2 Fe2(SO4)3、KHSO4 
(3)①纯碱 ②盐酸 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③Na2CO3===2Na++CO23-
[解析] (1)溶液呈电中性,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2)根据酸、碱、盐
的概念判断。(3)纯碱是 Na2CO3,属于盐,不是碱;盐酸是 HCl 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
是非电解质。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 Na2CO3===2Na++CO23-。
21.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1.3 物质的分散系
课后分层练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
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结合这段文字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水蒸气
B.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C.薄雾中的微粒直径大约是 2.5 pm
D.“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成分和这种薄雾的成分相同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 9 种
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4.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电解质饮料,主要成分是硫酸镁,适合在婴幼儿感冒、发烧时
快速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固态 MgSO4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B.硫酸镁溶液是电解质
C.MgSO4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盐酸强
D.MgSO4只有通电才能发生电离
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   .         过滤 渗析 .蒸 发 .丁达 尔效应
6.大气污染中,PM2.5 是主要污染物之一,PM2.5 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
肺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与 PM2.5最接近的是(1 微米=10-6 m)(  )
A.石灰水 B.豆浆
C.蔗糖水 D.泥水
7.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  )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淀粉溶液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雾
8.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导电,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
9.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灰尘,减少空气污染 
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并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③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④向 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⑤医学上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由肾衰竭引起的血液中毒 
⑥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 D.①③④⑤
10.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存在丁达尔效应
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沉淀,即可制得 Fe(OH)3胶体
D.生活中制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Na+2 +CO23-
B.NaHSO + +4===Na +H +SO24-
C.HNO3===H++N5++3O2-
D.NaOH===Na++H++O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难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非电解质
②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④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 B.②④
C.只有③ D.只有④
13.借助新的显微技术,能成功观察到直径小于 200 nm 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
是(  )
A.雾 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 D.KNO3溶液
1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都是混合物
B.溶液、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都可透过滤纸
C.溶液很稳定,胶体具有介稳性,而浊液不稳定
D.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15.Fe(OH)3胶体区别于 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100 nm
B.Fe(OH)3胶体与 FeCl3溶液颜色不同
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16.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17.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向 FeCl3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沙洲
18.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B.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一定有金属阳离子产生
D.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
19.下列属于碱的是(  )
A.C2H5OH B.Na2CO3
C.Ca(OH)2 D.Cu2(OH)2CO3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氯化铁溶液加入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D.“纳米级”氯化钠颗粒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1.“钴酞菁(分子直径为 1.5×10-9 m)”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
22.下列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B.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C.氧化钠溶于水能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由于水溶液中
的氢氧根离子并非由氧化钠自身电离产生,因此氧化钠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OH===Na++O2-+H+
B.FeCl3===Fe3++Cl-3
C.Ca(NO3)2===Ca2++2(NO )2-3
D.H2SO4===2H++SO24-
24.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 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 KNO3、硫酸溶液
25.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Cu、②NaCl、③NaHSO4、④CO2、⑤H2SO4、⑥酒精、
⑦CaCO3、⑧BaSO4、⑨NaOH,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能电离出 H+的是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
(4)属于难溶的盐是__________。
1.向沸水中滴加 5~6 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将此液体加入浑浊的水中,静置后
水变澄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Cl3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
B.红褐色液体是 FeCl3胶体
C.铁盐净水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
D.浑浊的水属于分散系,其中水是分散剂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中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常用于净水
C.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D.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在 60~140 nm,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胶体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盐酸 B.液氯
C.蔗糖 D.NaCl 晶体
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是否能透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5.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
A.石墨、食醋
B.泥水、石灰水
C.熔融 NaCl、熔融 Ca(NO3)2
D.稀硫酸、CH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是电解质
B.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C.氯化钠和氯化氢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7.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非电解质 电解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Cl2 NaOH CO2 苏打 食盐 水
B 酒精 食盐水 碳酸 纯碱 明矾 P2O5
C CO2 NaCl H2SO4 火碱 小苏打 生石灰
D 酒精 铝 盐酸 熟石灰 石灰石 Fe2O3
8.在两份相同的 Ba(OH)2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O4、NaHSO4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
滴入溶液的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 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a、b 两点对应的 BaSO4的质量相同
C.c 点两溶液含有相同量的 OH-
D.d 点的溶质为 Na2SO4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aSO4是电解质
B.石墨、铁丝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NaCl 固体不导电,所以 NaCl 不是电解质
D.MgCl2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SO2是电解质
②液氧不导电,所以液氧是非电解质
③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硫酸氢钠是酸
④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态 HCl、固态 NaCl 均不导电,所以 HCl、NaCl 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 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12.有关胶体等分散系的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将氢氧化铁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
13.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
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光亮“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B.雾和霾都是混合物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 的污染物颗粒,该颗粒直径完全在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内
解析:雾霾中含有部分直径在 10-9~10-7 m 的微粒,故汽车车灯照出光亮“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1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人设想通过特殊的方法将 CaCO3加工成为纳米 CaCO3,纳米 CaCO3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用激光笔照射 Fe(OH)3胶体、葡萄糖溶液,均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
15.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 CO2 并测定溶液导电性,下列为随着 CO2 的通入量的增加,溶液导电能力变
化的图像,其中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
16.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
离子。
(1)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在熔融态时的电离方程式
是 。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钠属于酸
B.硫酸氢钠属于盐
C.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
D.硫酸氢钠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17.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具
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 20%白磷的乙醚溶液 0.5 mL,加蒸馏水 60 mL。
②先滴加 1%氯化金水溶液 0.75 mL,再滴加 1%的 K2CO3溶液 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③加热煮沸至液体变成透明红色。
④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为 5~12 n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散系属于 ,其分散质是 。
(2)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可看到 。
(3)继续加热所得红色透明液体, (填“能”或“不能”)保持其性质不变。
18.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十分丰富的化学变化,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某化学兴趣
小组对下列四组物质进行研究:
A.HCl、H2SO4、H2CO3、HNO3
B.Na2CO3、NaNO3、AgNO3、Ba(NO3)2
C.FeCl3溶液、蒸馏水、CaCO3悬浊液、Fe(OH)3胶体
D.NaOH、KOH、Ba(OH)2、Fe2O3
(1)填写下列空白: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分类标准 含氧酸 ② 分散系 ④
不属于该
① Na2CO3 ③ Fe2O3
类别的物质
(2)写出(1)表中“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气体: ;
A+D: 。
19.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晶体、②乙醇、③硫酸、④蔗糖、⑤液氯、⑥KNO3 溶液、⑦熔融的氢
氧化钠、⑧液态氯化氢。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 。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5)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20.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电离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在酸的溶液里,酸根离子所带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的总数;在碱的溶液里,
跟金属离子结合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这种金属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在盐的溶液中,金属(或铵
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O-4 ;Ba(OH) 2+2===Ba +2OH-;Fe2(SO4)3===2Fe3++3SO24-;KHSO ===K++H+4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