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公鸡和小鸭子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小公鸡和小鸭子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6 13:3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课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 年级班次 一年级(6)班
授课时间 课时数 第二课时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写“河、说、听、哥”4个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会写本课的生字;读好课文对话,体会角色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感受小伙伴之间互助、友好的感情。
教法设计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教 具 PPT课件、板贴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分钟) 小公鸡捉虫子小游戏。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生字词语。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25分钟) 1.探寻小河边的相处之道 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小河边,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自由读,找一找本段中的对话,用横线勾画出小鸭子的话,用波浪线勾画出小公鸡说的话。 随文识字:死,会意字,左边是死人的残骨,右边是人,本义指生命终止。 (2)读一读对话,师生互读、与同桌间互读。 提问:怎样读好对话? ①借助重音变化读出语气。 小鸭子到河里去干嘛?捉鱼。 小鸭子捉鱼给谁吃?给小公鸡吃。 小公鸡从小鸭子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小鸭子的感谢之意,所以说:“我也去。” ②借助表情、动作使句子更生动。 小鸭子知道小公鸡不会游泳,心里很着急,连说两个不行,可以加上摆手、跺脚等动作。 句末的感叹号,也表示出小鸭子心里特别着急。 抽生进行角色朗读,使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再读一读对话。 (3)提问:小公鸡听了小鸭子的话吗?课件出示原文。 也:“也下了水”和“我也去”两句话中的“也”意思相同,都表示做同样的事。 随文识字:跟——与脚有关。“跟” 字里面藏着一个新偏旁,叫足字旁,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 口诀:跟跟跟,用脚跟。 2.读一读,比一比。 ①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有也下了水。 提问:“偷偷地”什么意思?能去掉吗? 预设:不能去掉,表示小公鸡动作很轻,不想被小鸭子发现,读的时候语气要轻。 ②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提问:小鸭子听到小公鸡喊救命,怎么做的? 预设:飞快地游表现出小鸭子着急、迫切的心情,读的时候要读出着急的感觉。 ③偷偷地跟、飞快地游,还有哪些“地”字短语? 预设:大声地读、仔细地看、高兴地说等。 3.提问:小鸭子救小公鸡上了岸,小公鸡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会怎么回答小公鸡呢? 对话中体会小伙伴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4. 体验与思考:学习完这篇童话后,你从小公鸡和小鸭子身上学到了哪些伙伴之间相处之道? 三、讨论分享(3分钟) 提问:你和你的小伙伴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同桌间相互说一说,抽生分享。 四、学写生字(10分钟) 1.课件出示:河、说、听、哥。 提问: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口”,只是写法和位置不同。 2.学写:师范写,学生疏空,并在语文书上写一写。 河、说、听为左右结构。 哥为上下结构,注意笔顺是先口再竖。
教学后记 1.对话朗读可由学生自读后引导读出重音变化,自主发现更利于发散学生思维。 2.识字时可联系学生已学过熟字,并做好区分,如:跟(与脚有关),根(与木头有关)。 3.体会主人公之间的感情联系上下文事件,学生更容易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