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4.2产生气体的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4.2产生气体的变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06 17: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产生气体的变化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能对物质的变化做出初步的判断。本课是针对化学变化而设计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厨房中小苏打和白醋这两种物质发生变化的现象很明显。因为反应现象明显,所以有利于学生从变化的现象中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指出物质变化时会伴随一些现象,而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部分“探索”有三个活动。活动一,不同物质混合,其现象不同。在六种混合物中,只有一种混合产生了气体,引起学生的注意,顺势导出活动二。活动二,收集这种气体,观察它的特征。活动三,是生活中类似的变化特征的汇总。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研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以及气体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并且能对物质的变化做出初步的判断。六种混合物中,学生虽然对小苏打有过接触,但不是很熟悉,对于小苏打和白嘴的混合更是知之甚少,这个实验的效果明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同时,对于反应产生的气体如何求证,也需要进一步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去区别一种物质。本课采取提供资料的方式,使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获取这种气体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产生气体的现象。
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作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一种新物质。
难点:对于实验现象及产生气体的合理求证。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小组):7个瓶盖、2个烧杯、1个自封袋、2个小勺、白砂糖、食盐、小苏打、水和白醋少许、2个滴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1个鸡蛋、半杯醋。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导入:同学们,玩过鞭炮吗?(玩过)谁来说说鞭炮是怎么玩的?(点火)需要点火才能引爆,对吗?(对)
(拿出鞭炮)老师这里有一个不需要点火的鞭炮,想玩吗?(想)请一个同学上台来玩一玩。(拿出透明桶)
举高手,让同学们都看到。请你用手把鞭炮里面的东西捏掉,然后放进透明桶里。其他同学,捂住耳朵,做好准备!
恭喜你,成功引爆。同学们,你们对刚刚这个鞭炮有没有什么好奇的?谁来说说。
既然同学们如此好奇,老师这里拆开了一个新的,一起来看看里面有什么。
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形容一下。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它们的变化。
1.提问:你们认识它们吗
展示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的图片。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厨房里有许多物质是大家常见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分,分别是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还有白醋和水。
提问:如果我把它们分别与水、白醋混合起来,你觉得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预测。
2.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
(1)取三个瓶盖,分别加入一勺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往每个瓶盖里加
入10ml水:仔细观察、记录现象。
(2)取三个瓶盖,分别加入一勺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往每个瓶盖里加入10ml 白醋,仔细观察、记录现象。
小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小苏打里滴入白醋时,有大量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
追问: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的观点是什么 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预测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预测的方式,使学生关注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及时记录现象,引发思考——这是不是化学变化 需要什么条件来证实 ]
3.过渡。
谈话:产生气体还不足以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在交流中还需要了解这是什么气体,是不是新物质。因此,我们要研究这种气体,首先就要收集这种气体。
活动二:收集这种气体。
(1)提问:你有什么方法收集这种气体
①取一个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在一个塑料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让小苏打与白醋接触,先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台。
②微视频:演示上述实验过程。
推测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
③学生实验。
④记录现象和其他的特点。
2观察气体的性质。
(1)用袋子里的气体熄灭蜡烛的火焰。
(2)播放视规,将这种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阅读资料。
小组记录并思考:你现在觉得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实验的研究,从产生气体到收集气体、观察气体的特点,再到气体的验证性实验,让学生逐步找到这种气体是什么,是不是新物质,一步步完善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把它同化在化学变化的概念里。]
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可以和白醋产生气体,你能发现吗
播放一段关于鸡蛋壳、贝壳和白醋的变化的视频,展示实验成果——软化的鸡蛋。
[设计意图:这两个实验一方面用来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变化。]
三、研讨
1.现在你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产生气体是什么吗 它有什么特点
2.这种气体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3.通过上述实验研究,你能确定该变化是什么变化吗
【板书设计】
产生气体的变化
小苏打+白醋 气泡
收集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
进一步观察:
鸡蛋壳 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