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6 21: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围绕“打造红色老物件馆”这一学习任务群,完成相应子任务,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陈设纪念馆中的红色老物件。
2.借助老物件聚焦“诱敌上山”这一场面描写片段,初步感受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法。
3.比较“诱敌上山”和“顶峰歼敌”中点面结合的场面语段,进一步体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特色。
4.根据有关老物件的关键信息,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重温历史岁月,感受英雄人物形象背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老物件聚焦“诱敌上山”这一场面描写片段,初步感受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法。
2.比较“诱敌上山”和“顶峰歼敌”中点面结合的场面语段,进一步体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借助老物件,回顾场面
1.承接前一节课。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六上第二单元藏着一个红色纪念馆。看着红色纪念馆,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场面?(自由交流)
2.回顾主要场面。在整体感知课中,同学们已经初步读过这篇课文了。谁还记得课文写了哪些主要场面?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3.引出驱动问题。课文就是围绕这些场面来写的。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走进纪念馆瞻仰五壮士。如果要在纪念馆中陈列体现狼牙山五壮士战斗场面的展品,你想陈列什么?请你快速打开课文,读一读并在课文中圈一圈。
(1)枪、手榴弹。你想陈列什么老物件?你在第几段找到的?这一段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2)石头。读一读顶峰歼敌这一场面,你觉得还可以陈列什么?
(3)摔碎的枪。你在第几段找到了把摔碎的枪?这把枪有什么来历,你关注了课文哪个场面描写?
二、聚焦老物件,定格场面
1.自由交流。看着这些老物件,你仿佛想到了谁?请你先自己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2.聚焦第二段。你们看到了这些场面,大部分集中在课文的第二段和第四段。咱们先来看课文的第二段。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 点的教学
(1)葛振林:读一读这段话中描写葛振林的句子。
指导朗读:关注神态,读出怒火。
(2)宋学义:读一读战士宋学义的句子。
指导朗读:关注动作,读出力量。
(3)胡德林和胡福才:这是两位小战士神情中,你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关注神态,读出紧张中的决心。
(4)马宝玉:所有的战士都是这样愤怒的,班长和他们一样吗?
指导朗读:班长马宝玉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谁能把他的沉着镇定读出来。
小结。像这样聚焦到每个战士的描写就是点的描写。
朗读。让我们通过朗读,定格五位壮士面对敌人时不同的神态、动作。
▲ 面的教学
关注面。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五个战士打的时候动作、神态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在干嘛?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下去。)
小结。像这样概括地写五壮士战斗场面的句子就是面的描写。
▲ 点面结合
小结。同学们,透过这些老物件我们看到了五壮士同仇敌忾的场面,也感受到每个战士顶天立地的形象,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作特色。
朗读。让我们通过朗读还原当时的场面。老师读面的描写,你们读五个壮士战斗的句子。
三、借助老物件,比较场面
(一)比较不同
1.自由交流。刚才同学们聚焦了诱敌上山的场面,那在顶峰歼敌的场面中,五壮士又是怎么使用这些老物件呢?谁来读一读?
2.比较交流。你们刚才交流的句子有具体写马宝玉一个人,也有写五壮士一起共同战斗的场面。同样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它和第二段不太一样。请你读一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你们发现的不同。
▲ 点的不同——第二段介绍了五位战士,第四段重点介绍马宝玉。
这一段为什么不再依次介绍五位战士,而是重点突出马宝玉?
原因一:马宝玉是七连六班的班长。
1.辐射其它描写马宝玉的句子。马宝玉怎么带领战士们英勇作战的?快速读一读另外两个场面,找一找描写马宝玉的句子。
(1)学习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了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五壮士已经完成掩护任务了,班长马宝玉为什么还要斩钉截铁地说走?
(为群众争取更多的转移时间,马宝玉毅然选择走向绝路。)
(2)链接句子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中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枪是革命战士的武器,为什么要砸碎?
(体会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2.小结。看来,班长马宝玉集中体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难怪要在战斗场面中特别突出他的英雄形象。
原因二:是马宝玉想到用石头砸的办法。
1.体会果断机智。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马宝玉第一个想到用石头砸的办法,从他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用石头砸,让我们看到了马宝玉沉着之外的机智,也为部队转移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2.链接资料。同学们,马宝玉是七连六班的班长,他在战斗最困难的时候主动请命,纪念馆里还有一份珍贵的资料。
(1)交流。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话想说?
(2)小结。在马宝玉的带领下七连六班成为战斗力最强的班级。
(二)感受相同
1.体会情感。同学们,这两段话的场面描写虽然详略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是让我们感受到?
(1)他们对敌人的仇恨是一样的。
(2)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都是一样的。
2.朗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3.体会情感。
课文读到这里,你知道五战士为什么被称为五壮士?
预设:视死如归,临危受命等。
四、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1)生思考后谈一谈。
(2)老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