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时训练(含答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时训练(含答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6 19:1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一、选择题
1.(2023·河南南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实现了从政府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的过渡,此外,过渡时期的通货膨胀很快得到了遏制,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稳健增长。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B.得益于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基础
D.使中央做出了改革国有企业的决定
2.(2023·广东期末)1985年,广东珠海扩建了原香洲码头,新建了九洲码头(可停泊万吨货轮),建成直升机场。修建了骨干公路,建成了变电站,并开通与港澳和全国十多个城市的直拨电话。与此同时,珠海还建设了10多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上述现象( )
A.利于改善经济特区的投资环境
B.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健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获得巨大提升
3.(2023·河南期末)我国明确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该方案由“一国”“两制”和“台湾方案”三个核心要素,“一国”是根本,“两制”是主体,“台湾方案”是特色,未来会充分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和台湾民众具体诉求。这反映出“台湾方案”( )
A.与港澳方案完全不同
B.原则性与包容性的统一
C.已为台湾民众所接受
D.注定统一道路的长期性
4.(2023·广东汕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中国人把2022年北京冬奥会办成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冬奥会的成功举办( )
A.说明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B.说明体育文化成为主流
C.体现了改革开放新理念
D.体现了中国的道路自信
5.(2023·黑龙江哈尔滨)如表是1982年和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情况表(单位:万个)。据此可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B.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C.实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6.1979年3月,回城知青容志仁在广州创办“容光”小食店,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个体户之一。这一年,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业约10万户。个体户的出现及发展表明( )
A.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同时开始
B.中国的社会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C.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被打破
D.城市生活依靠供给的时代宣告结束
7.(2023·湖北期末)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台湾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等材料印发给与会同志。这表明中央政府( )
A.开始冲破意识形态的束缚
B.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D.试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023·福建龙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明确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要突出“随势”“顺势”,更要“谋势”“塑势”。转变运筹中美俄三边关系的策略,先把同俄罗斯和非洲部分国家的外交“阵地”巩固好,再去处理中美关系等重点问题。这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B.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积极发挥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
9.1984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这一精神的贯彻( )
A.加强了中国政府对港澳的领导
B.有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D.有利于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
10.下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
B.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其表明包干到户(  )
A.没有改变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没有改变我国农村生产关系
C.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是在中央直接推动下出现的
12.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07年在评价香港回归20周年时说:“二十年前,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香港问题,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类共同的财富”是指(  )
A.“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B.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发展
C.香港回归祖国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D.邓小平对香港回归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
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中共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并说明其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
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依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解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一、选择题
1.(2023·河南南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实现了从政府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的过渡,此外,过渡时期的通货膨胀很快得到了遏制,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稳健增长。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B.得益于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基础
D.使中央做出了改革国有企业的决定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稳健过渡,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彰显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A项正确;我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制造的技术和品牌的提升才是“走出去”的基础,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国有企业改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广东期末)1985年,广东珠海扩建了原香洲码头,新建了九洲码头(可停泊万吨货轮),建成直升机场。修建了骨干公路,建成了变电站,并开通与港澳和全国十多个城市的直拨电话。与此同时,珠海还建设了10多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上述现象( )
A.利于改善经济特区的投资环境
B.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健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获得巨大提升
[解析] 依据材料“新建了九洲码头”“建成直升机场。修建了骨干公路,建成了变电站”“直拨电话”“各具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初期,珠海市修建多种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珠海经济特区的投资环境,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而且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而且D项“巨大提升”有些夸大,排除。故选A项。
3.(2023·河南期末)我国明确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该方案由“一国”“两制”和“台湾方案”三个核心要素,“一国”是根本,“两制”是主体,“台湾方案”是特色,未来会充分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和台湾民众具体诉求。这反映出“台湾方案”( )
A.与港澳方案完全不同
B.原则性与包容性的统一
C.已为台湾民众所接受
D.注定统一道路的长期性
[解析] 根据材料“‘一国’是根本,‘两制’是主体,‘台湾方案’是特色,未来会充分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和台湾民众具体诉求”可知,“台湾方案”是在“一国”的前提下实施,体现了对台湾管理的统一性及尊重台湾内部需求的包容性,B项正确;“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湾,并非完全不同,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台湾方案”为台湾民众接受,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统一道路的长期性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广东汕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中国人把2022年北京冬奥会办成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冬奥会的成功举办( )
A.说明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B.说明体育文化成为主流
C.体现了改革开放新理念
D.体现了中国的道路自信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改革开放新发展理念,材料提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下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具体体现,C项正确;中国早已是体育强国,且材料强调的是办冬奥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对比,无法得知其是否为主流,排除B项;道路自信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黑龙江哈尔滨)如表是1982年和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情况表(单位:万个)。据此可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B.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C.实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及数据可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乡镇企业行业由农工业为主逐渐向交通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趋于优化,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但材料中涉及的是乡镇企业,排除D项。故选B项。
6.1979年3月,回城知青容志仁在广州创办“容光”小食店,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个体户之一。这一年,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业约10万户。个体户的出现及发展表明( )
A.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同时开始
B.中国的社会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C.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被打破
D.城市生活依靠供给的时代宣告结束
[解析] 依据材料“1979年3月,回城知青容志仁在广州创办……”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B项正确;先农村后城市,排除A项;1979年,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被打破,排除C项;“宣告结束”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3·湖北期末)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台湾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等材料印发给与会同志。这表明中央政府( )
A.开始冲破意识形态的束缚
B.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D.试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底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一时期中国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的建设经验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开始冲破”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与材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时间不符,排除B项;1992年后试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福建龙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明确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要突出“随势”“顺势”,更要“谋势”“塑势”。转变运筹中美俄三边关系的策略,先把同俄罗斯和非洲部分国家的外交“阵地”巩固好,再去处理中美关系等重点问题。这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B.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积极发挥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更加强调“谋势”“塑势”,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转变处理中美俄三边关系思维,这表明我国在应对大国崛起中面临战略困难时积极发挥主动性,积极提升外交领域的影响力、感召力,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我国十八大以来在外交领域的主动,其余三项均不符合主旨,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9.1984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这一精神的贯彻( )
A.加强了中国政府对港澳的领导
B.有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D.有利于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
[解析] 材料显示的时间是1984年,香港、澳门还没有回归,不能说加强中国政府对港澳的领导,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一国两制”构想在此之前已经提出,B项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的意思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利益,这有利于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所以本题选D项。
10.下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
B.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1978到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项正确;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是在1952年完成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完成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1.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其表明包干到户(  )
A.没有改变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没有改变我国农村生产关系
C.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是在中央直接推动下出现的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调整了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
12.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07年在评价香港回归20周年时说:“二十年前,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香港问题,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类共同的财富”是指(  )
A.“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B.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发展
C.香港回归祖国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D.邓小平对香港回归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题干材料“和平的方式”“人类共同的财富”,突出的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世界意义,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
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中共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并说明其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
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依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解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1)探索: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调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对党内民主的探索实践;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作用: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理论准备。
(2)史料类型: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
解读:①改革的必要性: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生活贫困。②改革的内容、意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③改革的进程:先示范,后推广;在实践基础上确定方针政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