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⑤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③②①⑤
2.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涌现出一批“最可爱的人”,其中有( )
A.焦裕禄、王进喜 B.雷锋、王进喜
C.焦裕禄、邓稼先 D.黄继光、邱少云
3.“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4.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5.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A.武汉长江大桥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D.人口急剧增长
7.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 )
A. 小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扩大城市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国家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9.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与中央政府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1.胡绳说:“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是一心想中国富强的。问题是他过分相信了革命可以解决一切,不断革命,继续革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的这么快。”作者对“文革”的认识不包括( )
A.“文革”是错误的革命
B.“文革”结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契机
C.“文革”应该被否定
D.“文革”也取得成果应该肯定
1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根据下面“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特点是( )
(1)1984年,把青岛、烟台开放为沿海港口城市
(2)1988年,把山东半岛划入沿海经济开放
(3)1993年,济南、淄博、潍坊等8地市相继开放
A.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B.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扩展
C.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 D.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14.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15.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 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指( )
A.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B.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
17.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18.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
A.改革开放以后 B.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
C.“九二共识”后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
19.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
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下列哪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第二种梦想的初步实现是通过什么事件?
材料二:“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依据材料回答:“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什么?请你写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实现的时间和最终目标。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1)指出材料一图中中国出现了几次建交高峰?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述“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指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23.下列图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
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在他访华期间,中美两国签署了什么重要文件?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24.材料一:1981年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1989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材料二: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5、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某班同学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图1 中中共一大会址 图2 开国大典 图3 十一届三中全会
(1)图1反映的会议的召开地点位于_______。图二中的历史事件宣告了_____________革命取得胜利。中共在图3的会议上作出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的决策。
(2)在小组讨论中,小华同学就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天辟地”“当家作主”“伟大转折”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作简要说明。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3)请你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来论证上述材料中观点。
答案
1-5BDADC 6-10ADCAD 11-15DACBD 16-20BABBB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
(2)变化:粮食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主要原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核心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2、(1)3次;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23.尼克松。《联合公报》。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等(言之有理即可)。
24.主要表现:参加联合国事务;全方位外交。作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25、(1)上海;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
(2)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3)①小岗村农民进行了“包产到户”的尝试,使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以推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
③邓小平理论形成
④国有企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