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章章清
第十七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01 归纳·本章概览
02 速记·考点列阵
03 攻克·重点疑难
疑难点 1 骨与骨骼
疑难点 2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04 教考衔接
本章主要考点
真题再现
一、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1. 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 、 和 。骨和骨连结组成了人体的骨骼。人体的骨有 206 块,包
括 、 和 三部分。
2. 骨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 、 、 和 。各骨的形态虽然差异较大,但是结构却很相
近,长骨的结构包括 、 和 三部分。
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体发生骨折,成骨细胞
能使骨愈合、再生。
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之分,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骨髓腔内有骨髓,人年幼时骨髓为 ,红骨髓具有 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会转变为
黄骨髓。
3. 人体的运动系统具有支撑身体、支持运动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
4. 骨连结有 3 种形式: 、 和 。其中 又叫做关节。
5. 人体大约有 600 块骨骼肌,骨骼肌可以分为 、 和 。骨骼肌包括 和 。
肌腹在中间,呈红褐色,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莫,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
6. 骨骼肌群在运动中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
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二、动物行为
1.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照对动物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 、 、 、
和 等。
防御行为是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如逃跑、静止不动、释放臭气、
集体防御等。
繁殖行为是指在繁殖过程中表现出的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如
孔雀开屏,雌、雄蛙的抱对,萤火虫发光等。
社群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社群行为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共同
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典型的营社群生活的动物有蜜蜂、蚂蚁、狼等。
2. 从动物行为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和 为两大类。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
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如鸟类的迁徙、筑巢等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
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所以又称为 。
疑难点 1 骨和骨骼
1. 单独的一块骨称为骨,多块骨连结构成骨骼。人的骨有 206 块,或者说人的骨骼由 206 块骨连结而成。
2. 人的骨骼由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组成,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起到支持身体、保护脑、脊髓及内脏器官
的作用。
疑难点 2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 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后天性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
得,又称学习行为。
2. 先天性行为伴随动物一生,而后天性行为具有暂时性,长时间不强化会消退。
3. 先天性行为奠定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本章的主要考点:
(1)骨骼的组成;
(2)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3)骨骼肌的组成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4)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5)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分。
常见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真题再现】
1.(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
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跑步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 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两部分构成
C.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每组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2.(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同学由于意外导致小腿发生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最终康复。对他
的骨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骨松质中的骨髓 B.骨髓腔中的骨髓
C.骨膜内的神经 D.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3.(2023·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在完成“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
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和舒张 B.收缩和收缩 C.舒张和收缩 D.舒张和舒张
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其类型对应错误的是( )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学习行为 B.蚂蚁群体生活——社会行为
C.鸟类的迁徙——先天性行为 D.蜘蛛结网——学习行为
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决定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
C.遗传物质 D.生活经验
6.(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 ] ,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
(3)标号①从④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 。知识章章清
第十七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01 归纳·本章概览
02 速记·考点列阵
03 攻克·重点疑难
疑难点 1 骨与骨骼
疑难点 2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04 教考衔接
本章主要考点
真题再现
一、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1. 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骨和骨连结组成了人体的骨骼。人体的骨有 206 块,包括头
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2. 骨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各骨的形态虽然差异较大,但是结构却很相近,
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体发生骨折,成骨细胞
能使骨愈合、再生。
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之分,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骨髓腔内有骨髓,人年幼时骨髓为红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会转变为黄
骨髓。
3. 人体的运动系统具有支撑身体、支持运动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
4. 骨连结有 3 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其中活动的连结又叫做关节。
5. 人体大约有 600 块骨骼肌,骨骼肌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肌腹在中间,呈红褐色,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莫,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
6. 骨骼肌群在运动中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
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二、动物行为
1.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照对动物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等。
防御行为是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如逃跑、静止不动、释放臭气、
集体防御等。
繁殖行为是指在繁殖过程中表现出的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如
孔雀开屏,雌、雄蛙的抱对,萤火虫发光等。
社群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社群行为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共同
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典型的营社群生活的动物有蜜蜂、蚂蚁、狼等。
2. 从动物行为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两大类。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
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如鸟类的迁徙、筑巢等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所以又称为学习行为。
疑难点 1 骨和骨骼
1. 单独的一块骨称为骨,多块骨连结构成骨骼。人的骨有 206 块,或者说人的骨骼由 206 块骨连结而成。
2. 人的骨骼由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组成,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起到支持身体、保护脑、脊髓及内脏器官
的作用。
疑难点 2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 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后天性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
得,又称学习行为。
2. 先天性行为伴随动物一生,而后天性行为具有暂时性,长时间不强化会消退。
3. 先天性行为奠定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本章的主要考点:
(1)骨骼的组成;
(2)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3)骨骼肌的组成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4)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5)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分。
常见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真题再现】
1.(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
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跑步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 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两部分构成
C.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每组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答案】C
【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
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详解】A.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
作用,才能完成,A 错误。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关节头、关节窝称为关节面,B 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
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 正确。
D.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
块不同的骨上,D 错误。
故选 C。
2.(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同学由于意外导致小腿发生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最终康复。对他
的骨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骨松质中的骨髓 B.骨髓腔中的骨髓
C.骨膜内的神经 D.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答案】D
【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
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详解】A.骨松质中的骨髓大多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但对骨的愈合不起作用,A 不符合题意。
B.在幼年时人的骨髓腔中的骨髓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人骨髓腔内的骨髓是黄骨髓,失去造血功
能,主要是贮存营养,B 不符合题意。
C.骨膜内含有神经,有感觉的作用,C 不符合题意。
D.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故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成
骨细胞,D 符合题意。
故选 D。
3.(2023·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在完成“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
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和舒张 B.收缩和收缩 C.舒张和收缩 D.舒张和舒张
【答案】C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
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
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
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一个
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在完成“白鹤亮翅”
招式中的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故选 C。
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其类型对应错误的是( )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学习行为 B.蚂蚁群体生活——社会行为
C.鸟类的迁徙——先天性行为 D.蜘蛛结网——学习行为
【答案】D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2)
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3)社
会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
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详解】A.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
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A 正确。
B.蚂蚁群体内有工蚁、蚁后、雄蚁、兵蚁之分,成员间有明确分工,属于社会行为,B 正确。
CD.鸟类的迁徙和蜘蛛结网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C 正确,D 错误。
故选 D。
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决定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
C.遗传物质 D.生活经验
【答案】C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
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
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
【详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
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这种行为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是种族延续的保证。故 C 正
确,ABD 错误。
故选 C。
6.(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 ] ,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
(3)标号①从④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 。
【答案】(1)⑤关节软骨 (2)②关节囊 (3)脱臼
【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详解】(1)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①关节头,凹的是④关节窝。关
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
(2)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
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3)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脱臼后,关节无法正常活动,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复
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