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速记清单】(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速记清单】(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06 22:29:24

文档简介

知识章章清
第十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01 归纳·本章概览
02 速记·考点列阵
03 攻克·重点疑难
疑难点 1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疑难点 2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04 教考衔接
本章主要考点
真题再现
一、人体的神经系统
1. 神经元又称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兴奋能够沿
着 进行传导。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作 。
2.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3. 神经元的功能: 和 兴奋。
4. 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 、 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和脊髓组成神经系统
的 部分,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系统。
5. 人体的脑由 、 和 三部分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
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质,又叫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
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白质。 位于大
脑后下方,能够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 内有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的调节中枢,因
此有“生命中枢”之称。
6. 脊髓在 的椎管里。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在 内。
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包括 和 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活动是生来就具有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
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8. 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叫 ,反射弧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它包括 、
、 、 和 5 个基本环节。
9.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也就是说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调节身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其基本
流程为 感受外界的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着 传入神经中枢, 这一神经冲动分析
处理后,发出指令(神经冲动),指令沿着 到达 ,从而产生相应的生命活动。
二、眼与视觉
1. 眼是由 和 组成。
2. 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肌等,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
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
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3、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 、 、 、 和 。
4、如果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会增加晶状体的负担,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
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三、耳与听觉
1. 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耳郭和外耳道属于 ,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 包
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 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平衡有
关。耳蜗与形成听觉有关。
2. 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郭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
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
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四、人体的激素调节
1. 人体内的腺体可以分为两类: 和 。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体,如:汗腺、唾液腺、泪
腺等,这类腺体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
再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发挥作用。
2. 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组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分泌 )、甲状腺(分泌
)、胸腺(分泌 )、肾上腺(分泌 等)、胰岛(分泌 )、卵巢(分泌
等)、睾丸(分泌 等)等。
3.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又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里含量 ,但对人体的生长
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 作用。
4.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
呆小症。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 。
5. 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防治方法:食用加碘盐以及常吃
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6. 能够促使人兴奋,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7. 人体是通过 调节和 调节来协调体内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以完成生命活动。
疑难点 1: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 后天学习获得
别 反射弧 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变
神经中枢 位于低级中枢:脑干、脊髓 位于高级中枢:大脑皮质
是否会消失 永不消失 暂时的,可以消失
适应性 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多变的环境
相关成语 打草惊蛇、北雁南飞 老马识途、谈虎色变
联系 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
疑难点 2: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1. 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体内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以完成生命活动。
2. 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作用速度一般比较慢,但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在神经调节的控制下激素
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本章的主要考点: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反射和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3)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
(4)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5)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了解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以及作用特点。
(6)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真题再现】
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日新月异,万物更迭。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来应
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视觉的部位在眼球的视网膜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C.“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醉酒驾车是非常危险的,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身
体平衡能力减弱,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  )
A.大脑、小脑 B.大脑、脑干 C.小脑、大脑 D.小脑、脑干
3.(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某景区有个高空玻璃栈道,地面、护栏全部通透,脚下是很深的峡谷,
配以玻璃炸裂音效和视觉效果,人走在上面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到很深的峡谷,腿部打颤,属于反射
B.玻璃炸裂的声音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在耳蜗形成听觉
C.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恐惧感
D.脑干活动增强,呼吸频率加快
4.(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人体神经冲动传导路径示意图,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若只有 a 处受损,则无感觉,能完成反射
B.若只有 a 处受损,则有感觉,不能完成反射
C.若只有 b 处受损,则无感觉,能完成反射
D.若只有 b 处受损,则有感觉,不能完成反射
5.(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2023 年 5 月 21 日,长春马拉松鸣枪开跑,约 3 万名选手参与角逐。如
图为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对枪声敏感的细胞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丹丹同学用手抓起刚蒸好的馒头,来不及思考就迅速将馒头丢下,这一过程
是缩手反射。如图是人体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相①-②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①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若图中的②受损,该反射仍能正常进行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为①→②→⑤→④→③
7.(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可
见,视觉和听觉对于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凸度过小
B.随意用手揉眼睛,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引发眼部炎症
C.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以免戳伤鼓膜
D.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
8.(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骨骼肌是感受器
C.①是传入神经纤维 D.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
9.(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例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接听电话 B.吃火锅时满头大汗
C.瞌睡时打哈欠 D.吃桔子时分泌唾液
10.(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在进行乒乓球运动时,眼球中能折射光线,让远近不同的乒乓球在视
网膜上清晰成像的主要结构是(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玻璃体
11.(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图中甲、乙分别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
析错误的是(  )
A.注射胰岛素可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
B.AB 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C.DE 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
D.FG 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
12.(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酒驾的查处力度,但有极少数人仍置
若罔网,抱着侥幸的心理酒后驾车,如图是人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图中的 B
B.酒驾者按交警指挥到指定地点停车的行为属于复杂反射
C.某人在酒驾的交通事故中腿部受伤,感觉到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图中的 A
D.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A
13.(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糯米是制作粽子的主要食材,
含有大量的淀粉。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糯米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这样的过程叫做 。
(2)若图一中乙代表小肠,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收后,随着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 (填字母)中。
(3)葡萄糖从心脏出发到达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该
过程主要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
(4)血液流经图一中甲进行气体交换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用图二中曲线 (填字母)表
示。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 (填器官名称)形成尿液排出。
(5)健康人食用粽子后,血糖浓度会升高,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的 发
挥了调节作用。知识章章清
第十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01 归纳·本章概览
02 速记·考点列阵
03 攻克·重点疑难
疑难点 1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疑难点 2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04 教考衔接
本章主要考点
真题再现
一、人体的神经系统
1.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兴奋能够沿
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
2.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3. 神经元的功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4. 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和脊髓组成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5. 人体的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的细
胞体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质,又叫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
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白质。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协调
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内有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的调节中枢,因此有“生命中枢”之称。
6. 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
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活动是生来就具有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
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8. 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 个基本环节。
9.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也就是说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调节身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其基本流程
为感受器感受外界的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这一神经冲动分析处理后,
发出指令(神经冲动),指令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从而产生相应的生命活动。
二、眼与视觉
1. 眼是由眼球和眼球的附属结构组成。
2. 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肌等,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
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
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3. 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4. 如果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会增加晶状体的负担,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
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三、耳与听觉
1. 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耳郭和外耳道属于外耳,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
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平衡有关。耳蜗与形成听觉有
关。
2. 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郭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
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
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四、人体的激素调节
1. 人体内的腺体可以分为两类: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体,如:汗腺、唾液腺、泪
腺等,这类腺体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
再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发挥作用。
2. 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组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等)、胰岛(分泌胰岛素)、卵巢(分
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等。
3.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又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里含量很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
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4.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
呆小症。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侏儒症。
5. 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防治方法:食用加碘盐以及常吃
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6. 肾上腺素能够促使人兴奋,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7. 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体内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以完成生命活动。
疑难点 1: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 后天学习获得
别 反射弧 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变
神经中枢 位于低级中枢:脑干、脊髓 位于高级中枢:大脑皮质
是否会消失 永不消失 暂时的,可以消失
适应性 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多变的环境
相关成语 打草惊蛇、北雁南飞 老马识途、谈虎色变
联系 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
疑难点 2: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1. 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体内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以完成生命活动。
2. 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作用速度一般比较慢,但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在神经调节的控制下激素
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本章的主要考点: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反射和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3)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
(4)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5)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了解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以及作用特点。
(6)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真题再现】
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日新月异,万物更迭。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来应
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视觉的部位在眼球的视网膜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C.“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答案】A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
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
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A 错误。
B.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
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B 正确。
C.“谈虎色变”是人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语言文字中枢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
级的神经活动,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C 正确。
D.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 正确。
故选 A。
2.(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醉酒驾车是非常危险的,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身
体平衡能力减弱,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  )
A.大脑、小脑 B.大脑、脑干 C.小脑、大脑 D.小脑、脑干
【答案】A
【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皮层是覆盖
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
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
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小
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灰质中,
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详解】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口齿不清,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大脑的语言中枢;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能
力减弱,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所以醉酒驾车是非常危险的,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口齿不清;动作不协
调、身体平衡能力减弱,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大脑、小脑,因此 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 A。
3.(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某景区有个高空玻璃栈道,地面、护栏全部通透,脚下是很深的峡谷,
配以玻璃炸裂音效和视觉效果,人走在上面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到很深的峡谷,腿部打颤,属于反射
B.玻璃炸裂的声音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在耳蜗形成听觉
C.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恐惧感
D.脑干活动增强,呼吸频率加快
【答案】B
【分析】1、听觉的形成可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
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产生听觉)。2、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详解】A.人走在高空玻璃栈道上,看到脚下是很深的峡谷,会出现腿部打颤等反应,属于反射,A 正确。
B.玻璃炸裂的声音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
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B 错误。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紧张、刺激的感受让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恐惧感,C 正确。
D.脑干的灰质中存在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所以脑干活动增强,呼吸频
率加快,D 正确。
故选 B。
4.(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人体神经冲动传导路径示意图,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若只有 a 处受损,则无感觉,能完成反射
B.若只有 a 处受损,则有感觉,不能完成反射
C.若只有 b 处受损,则无感觉,能完成反射
D.若只有 b 处受损,则有感觉,不能完成反射
【答案】D
【分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a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b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B.若只有 a 处传入神经受损,则无法向神经中枢传达兴奋,神经冲动不能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
达到脑,因此不能产生感觉。由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也不能完成反射,AB 错误。
CD.若只有 b 处传出神经受损,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射活动,但神经冲动会
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产生感觉到疼痛,但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
成反射,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5.(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2023 年 5 月 21 日,长春马拉松鸣枪开跑,约 3 万名选手参与角逐。如
图为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对枪声敏感的细胞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分析】(1)在耳的结构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它们分别有收集声波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中耳由鼓
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
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内耳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管腔,三部分管腔分布有相应的感
受器,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置觉(平衡觉)感受器。
(2)观图可知:①耳蜗、②前庭、③鼓膜、④耳郭。
【详解】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对声波敏感的感受细胞在①耳蜗内。
故选 A。
6.(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丹丹同学用手抓起刚蒸好的馒头,来不及思考就迅速将馒头丢下,这一过程
是缩手反射。如图是人体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相①-②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①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若图中的②受损,该反射仍能正常进行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为①→②→⑤→④→③
【答案】B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图中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
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五部分。
【详解】A.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只在脊髓的参与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A 错误。
B.图中的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B 正确。
C.若图中的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就不能完成缩手反射,C 错误。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缩手反射的传
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D 错误。
故选 B。
7.(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可
见,视觉和听觉对于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凸度过小
B.随意用手揉眼睛,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引发眼部炎症
C.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以免戳伤鼓膜
D.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
【答案】A
【分析】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眼和耳,视觉与听觉的形成
是与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的。
【详解】A.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
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方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可配带凹透镜纠正。因此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
视,原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A 错误。
B.如果用沾染了细菌或病毒的手揉眼睛,那么眼睛就会带入细菌或病毒,会引起眼部发炎,B 正确。
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戳伤鼓膜,使鼓膜不能产生振动,影响声波的传递,致使听力下降,C 正确。
D.遇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开口或者闭嘴、堵耳,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防止震破鼓膜,D 正确。
故选 A。
8.(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骨骼肌是感受器
C.①是传入神经纤维 D.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
【答案】B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
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兴奋(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
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可见,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A 正确。
B.感受器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产生神经冲
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
活动。结合题图可知,骨骼肌是效应器,不是感受器,B 错误。
C.结合题图和分析可知,①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C 正确。
D.神经中枢是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的,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D 正
确。
故选 B。
9.(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例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接听电话 B.吃火锅时满头大汗
C.瞌睡时打哈欠 D.吃桔子时分泌唾液
【答案】A
【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
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吃火锅时满头大汗、瞌睡时打哈欠、吃桔子时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接听电
话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 符合
题意。
故选 A。
10.(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在进行乒乓球运动时,眼球中能折射光线,让远近不同的乒乓球在视
网膜上清晰成像的主要结构是(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玻璃体
【答案】C
【分析】眼球的结构: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
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眼球。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前面是虹膜,虹
膜不透光有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视网膜上
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详解】A.角膜在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A 错误。
B.瞳孔光线进入的通道,B 错误。
C.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
状体的曲度,视近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凸度变小。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实现的,C 正确。
D.玻璃体含有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D 错误。
故选 C。
11.(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图中甲、乙分别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
析错误的是(  )
A.注射胰岛素可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
B.AB 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C.DE 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
D.FG 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
【答案】B
【分析】(1)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液合成糖原,加速血糖
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2)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
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
的症状,三多即多饮、多尿、多食,一少指体重减少。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详解】A.甲为糖尿病患者,由图可知其血糖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偏高,注射胰岛素可促进血液合成糖原,
加速血糖的分解,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A 不符合题意。
B.AB 段变化的原因是摄取葡萄糖溶液,因此血糖含量升高,而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B 符合题意。
C.人摄取葡萄糖溶液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AB、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
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DE),使血糖
维持在正常水平。DE 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C 不符合题意。
D.F 点乙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血液中葡萄糖,导致血糖含量下降,即 FG
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2.(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酒驾的查处力度,但有极少数人仍置
若罔网,抱着侥幸的心理酒后驾车,如图是人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图中的 B
B.酒驾者按交警指挥到指定地点停车的行为属于复杂反射
C.某人在酒驾的交通事故中腿部受伤,感觉到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图中的 A
D.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A
【答案】D
【分析】图中 A 大脑,B 小脑,C 脑干。
【详解】A.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原因是酒精麻痹
了图中的 B 小脑,A 正确。
B.酒驾者按交警指挥到指定地点停车的行为属于后天经过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复杂反射,B 正确。
C. 某人在酒驾的交通事故中腿部受伤,感觉到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图中的 A 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
枢,C 正确。
D.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C 脑干,D 错误。
故选 D。
13.(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糯米是制作粽子的主要食材,
含有大量的淀粉。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糯米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这样的过程叫做 。
(2)若图一中乙代表小肠,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收后,随着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 (填字母)中。
(3)葡萄糖从心脏出发到达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该
过程主要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
(4)血液流经图一中甲进行气体交换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用图二中曲线 (填字母)表
示。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 (填器官名称)形成尿液排出。
(5)健康人食用粽子后,血糖浓度会升高,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的 发
挥了调节作用。
【答案】(1)消化 (2)A (3)线粒体 (4) b 肾脏 (5)胰岛素
【分析】(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的场所是小肠。
(2)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
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
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
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
氧化碳等废物。
【详解】(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糯米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
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这样的过程叫做消化。
(2)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肠静脉、下腔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 A 右心房。
(3)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
机物口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4)血液流经图一中甲进行气体交换是发生在肺部,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可用图二中曲线 b 表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
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而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
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
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
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
液。
(5)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健康人食用粽子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发挥了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