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高2022级高二学年末统一考试
地理
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3页,非选择题3~4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城郊悄然兴起了“共享菜园”,为市民提供租地种菜的服务,传统的农耕业正在逐渐向新型服务业转变。“共享菜园”一般分为自种区、全托管区和半托管区,其中全托管区和半托管区有专人负责,都是农闲时节闲在家的当地村民。据此完成1~3题。
1.“共享菜园”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郊悄然流行的原因是
A 土地资源 B.市场需求 C.交通改善 D.国家政策
2.目前“共享菜园”也成为了一些地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新举措,其作用主要有
①优化人口结构 ②合理乡村布局 ③丰富传统文化 ④盘活撂荒土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共享菜园”促进了产业的变革,主要是指
A.产业转移 B产业升级 C.产业融合 D.产业调整
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最重要的高原湿地和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在水源保护和供应、气候调节及生态平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图1示意2010~2015年若尔盖高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人类从若尔盖湿地获取泥炭,主要体现自然环境的
A 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5.2010~2015年期间,若尔盖高原土地的主要变化是
A.裸地面积增加最多 B.草地面积减少百分比最高
C.湿地调节功能增强 D 植被固碳能力减弱
6.造成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大力发展工业 B.退耕还林还草 C.积极发展农业 D.旅游开发建设
2023年,安徽省启动“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改革试点,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这是省级地方政府层面出台的首个相关改革方案。据此回答7~8题。
7.“小田变大田”有利于
①农田增效 ②农业增产 ③农民增收 ④农村宜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小田变大田”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B.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多产粮保障粮食安全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越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图2是“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据此完成9~11题。
9.穿越苏伊士运河采用隧洞输水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蒸发 B.保障水质 C.保护生态 D.缩短距离
10.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的原因是此处
A.水流速度慢 B.水分蒸发强 C.水分下渗多 D.地势起伏大
11.推测此处西水东调工程最佳调水时间段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边际油田是指一些中、小型油田或地层构造复杂及地处边远的油田。传统模式开发海上边际油田,需新建海上生产平台或水下井口等设施。采用大位移井(指水垂比不小于2且测量深度大于3000米的井,或水平位移大于3000米的井。水垂比是井的水平长度与垂直深度的比值),不仅实现了边际油田的规模化开发,还推动了老油田的增产挖潜。2024年4月13日,位于深圳西南方约200公里海域的我国首口自主设计实施的恩平油田超深大位移井(如图3所示)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超远超深钻井技术跨入世界前列。据此完成完成12~13题。
12.相对于传统模式开发边际油田,采用大位移井的优势是
①投入减少 ②缩短工期
③提升油质 ④降低油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从国家安全角度,恩平油田超深大位移井投产有利于我国
①生态安全 ②国土安全
③能源安全 ④社会安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CUS技术指的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指将CO2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CO2永久减排的过程。在“双碳”背景下,我国CCUS技术迅速发展,但现阶段仍面临多方面挑战,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运行仍有一定的距离。图4为CCUS技术流程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推测制约我国CCUS技术大规模商业化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产业基础薄弱 B.缺乏技术创新 C.生产成本过高 D.应用领域较小
15.在CCUS技术中,与封存措施相比,CO2的利用措施前景更为广阔的原因是
A.技术难度较小 B.效益潜力较大 C.安全稳定性差 D.技术成本较低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个大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3月28日,全球首个应用二代技术(二代技术为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领先)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在新疆哈密市开建,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700亿元,也是国家重大能源战略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依托哈密地区独特的富油煤资源,计划每年用煤1420万吨,直接液化煤制油320万吨,打造国家级绿色低碳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的能源资源保障基地,并计划修建哈密西油东送的输油管道。
(1)简述哈密建设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2)说明哈密建设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作用(6分)。
1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稀土元素又称稀土金属,分布极不均匀,存在于稀土伴生矿中,稀土有“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之称,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航天、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许多行业关键战略性原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开采国和出口国,但综合利用率低。图5是我国稀土矿比重分布示意图。
(1)描述我国稀土矿的空间分布特点。(8分)
(2)近年来稀土矿价格攀升,我国却在削减出口份额,试分析其原因。(6分)
(3)请为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18.(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斯瓦尔巴群岛,大约90%的土地是冰川和荒原冻土,植物稀少,生态环境脆弱。1917年,伴随第一口煤井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居住。到2025年,岛上最后一家煤矿厂将关闭,标志斯瓦尔巴群岛经济由采矿业全面转型为旅游业。图6为斯瓦尔巴群岛在北极地区的位置示意图。
(1)从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修复等角度,分析斯瓦尔巴群岛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6分)
(2)从生产安全角度,说出斯瓦尔巴群岛煤炭集中开采的季节并说明原因。(5分)
(3)指出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4分)
(4)简述斯瓦尔巴群岛转型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6分)泸州市高2022级高二学年末统一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BDCAD 6-10:BADAD 11-15:DACCB
16.(1)①哈密地区有独特的富油煤资源,为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这是发展该项目的基础条件。②该项目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③总投资巨大,资金相对充足,有利于项目的推进。④二代技术为我国自主研发且全球领先,技术上有保障。
(2)①该项目计划每年用煤制油320万吨,增加了国内的能源供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紧张状况。②打造国家级绿色低碳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的能源资源保障基地,有利于提升国家能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③修建哈密西油东送的输油管道,能够优化能源的调配和输送,保障能源供应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17.(1)我国稀土矿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分布不均衡;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占比极高,达 83%,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地区如山东微山占 8%、四川凉山占 3%、南方七省占 3%等,所占比例较小。
(2)原因主要有:虽然我国是稀土矿开采国和出口国,但综合利用率低,削减出口份额可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稀土是许多行业关键战略性原料,过度出口不利于国家资源安全和战略发展;价格攀升时削减出口份额,有利于提升稀土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
(3)合理建议包括: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稀土资源的勘探和储备;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稀土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污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稀土资源。
18.(1)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包括:首先,约 90%的土地是冰川和荒原冻土,这意味着可生长植物的区域有限,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生态系统简单,稳定性差;其次,植物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对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的发挥有限,生态修复能力较弱。
(2)煤炭集中开采的季节应为夏季。原因是夏季气温相对较高,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冰雪融化,施工和作业环境相对更有利,更便于开展煤炭开采工作,生产安全更有保障。
(3)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有: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污染空气;会产生矸石等废弃物,占用土地且可能污染土壤和水体等。
(4)斯瓦尔巴群岛转型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北极地区,有极地风光等特殊景观;有历史上的煤井等人文景观可开发;有机场等交通设施,便于游客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