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满分:100 分 时间:7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B.Li、Na、K、Rb 的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C.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D.NaF、NaCl、NaBr、NaI 的熔点依次降低
【答案】C
【解析】金刚石和硅都属于共价晶体,且结构相同,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碳碳键的键
长小于硅硅键的键长,碳碳键的键能大于硅硅键的键能,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
体硅,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A 不符合题意;Li、Na、K、Rb 都属于金属晶体,同主族元素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键减弱,Li、Na、K、Rb 的熔点、沸点逐渐降低,与化学
键的强弱有关,B 不符合题意;卤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熔点、沸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C 符合题意;NaF、NaCl、
NaBr、NaI 都是离子晶体,离子半径逐渐增大,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晶格能逐渐减小,离子键
逐渐减弱,NaF、NaCl、NaBr、NaI 的熔点依次降低,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D 不符合题意。
2.下表所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晶体名称 碘化钾 铜 石墨 碘
组成晶体 金属阳离子,自由电
阴、阳离子 原子 分子
微粒名称 子
晶体内存在 范德华力,
离子键 金属键 共价键
的作用力 共价键
【答案】C
【解析】碘化钾属于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A 正确;铜属于金属晶体,原子
间通过金属键结合,B 正确;石墨属于混合晶体,构成微粒为原子,晶体中存在共价键和范德
华力,C 错误;碘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分子内碘与碘之间是共价键,D
正确。
3.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 6 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胞中,每个 Na+周围等距且紧邻 6 个 Na+
C.1 mol SiO2晶体中含 4 mol Si—O 键
D.干冰晶体中,每个 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 12 个 CO2分子
【答案】B
【解析】金刚石网状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含有 4 个共价键,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
的环上有 6 个碳原子,A 正确;氯化钠晶胞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个数=3×8/2
=12,B 错误;二氧化硅晶体中 1 个硅原子形成 4 个 Si—O 键,1 mol SiO2晶体中含 4 mol
Si—O 键,C 正确;二氧化碳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紧邻二氧化碳分子个
数=3×8/2=12,D 正确。
4.立方氮化硼硬度高,耐磨性好,在机械加工行业有广泛应用。制备立方氮化硼的一种方法
为 BCl3(g)+NH3(g)===BN(s)+3HCl(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混合物中所有化学键均为共价键
B.元素电负性大小为 N>B
C.BCl3和 BN 均为共价晶体
D.形成 BCl3时 B 原子先激发后杂化,其激发态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C
【解析】四种物质均为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Cl、N—H、B—N、H—Cl 化学键均为
共价键,A 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
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元素电负性大小为 N>B,B
正确;立方氮化硼硬度高,耐磨性好,为共价晶体,而 BCl3为分子晶体,C 错误;BCl3中 B
原子形成 3 个共价键,为 sp2杂化,其激发态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 正确。
5.下列有关分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都具有分子密堆积的特征
②冰融化时,分子中 H—O 键发生断裂
③分子晶体在水溶液中均能导电
④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通常熔点越高
⑤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越高
⑥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都是分子晶体
⑦所有分子晶体中既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存在化学键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B
【解析】冰中水分子间存在特殊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所以水分子形成的固态的冰,不具有分子
密堆积特征,①错误;冰融化时,是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不是 H—O 键断键,②错误;很
多分子构成的物质都能形成分子晶体,但这些物质中有很多是非电解质,甚至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其水溶液不能导电,例如葡萄糖、乙醇等,③错误;分子晶体在物态变化时,
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晶体熔、沸点越高,④正确;同④的
分析,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⑤错误;其他非金属元素与 H
元素形成的非金属氢化物的构成微粒均是分子,所以其固态结构均是分子晶体,⑥正确;稀
有气体中的各种单质构成的晶体也是分子晶体,但这些晶体中不存在化学键,⑦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固体一定是晶体
B.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铜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中含有 14 个铜原子
D.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观察固体的原子光谱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硅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不一定是晶体,A 错误;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具有
自范性,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不具有自范性,B 正确;铜晶胞中顶点处的铜原子被 8 个晶
胞共用,面心处的铜原子被两个晶胞共用,因此每个晶胞中含有 4 个铜原子,C 错误;区分晶
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 X 射线衍射,D 错误。
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分子晶体后,查阅了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记录如下:
NaCl MgCl2 AlCl3 SiCl4 CaCl2
熔点/℃ 801 712 190 -68 782
沸点/℃ 1 465 1 418 178 57 1 600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NaCl、MgCl2、CaCl2
B.AlCl3、SiCl4
C.NaCl、CaCl2、AlCl3
D.NaCl、MgCl2、AlCl3、SiCl4、CaCl2
【答案】B
【解析】由表中氯化物熔、沸点可知,一般情况下,熔、沸点较低的是分子晶体,熔、沸点较
高的是离子晶体。SiCl4、AlCl3的熔、沸点都很低,因此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NaCl、
MgCl2、CaCl2的熔、沸点很高,所以形成的晶体应该是离子晶体,通过离子键结合,故 B 正
确。
8.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②在离子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相等
③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 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⑤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⑥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H—I>H—Br>H—Cl
A.①②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③⑤
【答案】D
【解析】稀有气体形成的分子晶体,不存在共价键,①错误;在 CaF2晶体中,Ca2+和 F-个数
比为 1 2,②错误;金刚石、SiC 为共价晶体,C 的原子半径小于硅,共价键能前者大于后者,
熔点前者大于后者,NaF、NaCl 为离子晶体,离子带电荷数相同,F-半径小于 Cl-,前者晶格
能大于后者,H2O、H2S 为分子晶体,前者能形成分子间的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前者大于后者,
总的来说,熔点按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依次降低,③正确;离子晶体中一定有离
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④错误;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四个
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⑤正确;非金属性 I
H—I9.下列物质中,σ 键数目与 π 键数目之比为 1:1 的是( )
A.N2 B.CS2
C.HCHO D.H2O2
【答案】B
【解析】N2结构式是 NN,2 个 N 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1 个 σ 键,2 个 π 键,σ 键数目与 π
键数目之比为 1:2,A 不符合题意;CS2 结构式是 S===C===S,3 个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2
个 σ 键,2 个 π 键,σ 键数目与 π 键数目之比为 1:1,B 符合题意;HCHO 分子的结构式是
,分子中含有 3 个 σ 键,1 个 π 键,σ 键数目与 π 键数目之比为 3:1,C 不符合题意;
H2O2分子的结构式是 H—O—O—H,分子中含有 4 个 σ 键,无 π 键,D 不符合题意。
10.有 5 种元素 X、Y、Z、Q、T。X 原子 M 层上有 2 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 原子的特
征电子构型为 3d64s2;Z 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 Q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Q 原子的 L 电子层
的 p 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 原子有 1 个 3p 空轨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 Y 和 Q 可形成化合物 Y2Q3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Q>T>Z
C.X 和 Q 结合生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D.T 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B
【解析】由 X 原子 M 层上有 2 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可知,X 为 S 元素;Y 原子的特征电
子构型为 3d64s2,则 Y 为 Fe 元素;Q 原子的 L 电子层的 p 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则 Q 是
O 元素;由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 O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知,Z 为 C 元素;由 T 原子
有 1 个 3p 空轨道可知,T 是 Si 元素。Fe 元素和 O 元素能形成化合物 Fe2O3,A 项正确;元素
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Q>Z>T,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Q>Z>T,B 项错误;硫元素和氧元素结合生成的化合物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二氧化
硫和三氧化硫都是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C 项正确;Si 元素和 C 元素的最高
价氧化物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D 项正确。
11.如图是氯化铵晶体的晶胞,已知晶体中 2 个最近的 NH +4核间距离为 a cm,氯化铵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 M,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铵晶体的密度(单位 g·cm-3)为( )
8M M
A. B.
a3NA a3NA
a3M a3M
C. D.
8NA NA
【答案】B
1
【解析】1 个晶胞中含有 1 个 Cl-,1 个 NH+4 8× ,则 1 个晶胞中含有 1 个 NH4Cl。1 个 NH4Cl
8
M
M m M
的质量 m= g,晶胞体积 V=a3cm3 NA,则密度 ρ= = = g·cm-3。
NA V a3 NAa3
12.一种 MnS 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设晶胞边长为 a nm,1 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
2 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距离 S2-最近且等距的 Mn2+数为 12
1
B.3 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 ,12 )
C.Mn2+填充在 S2-围成的正四面体中心
3.48 × 1023
D.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NA·a3
【答案】D
【解析】以面心的 S2-为基准分析,距离 S2-最近且等距的 Mn2+数为 6,A 错误;1 号原子的
1
分数坐标为(0,0,0),2 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1,1),3 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1,2),B
错误;结合晶胞结构,Mn2+填充在 S2-围成的正八面体中心,C 错误;根据均摊法,晶胞中,
1 1 1 m
S2-个数为= ×8+ ×6=4,Mn2+个数为 1+ ×12=4,则该晶胞含有 4 个 MnS,根据 ρ= =
8 2 4 V
87 g·mol-1
N mol-1 × 4A 3.48 × 1023
= g·cm-3,D 正确。
(a × 10-7)3 cm3 NA·a3
13.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 N—N 键的键能为 160 kJ·mol-1(N2 的
键能为 942 kJ·mol-1),晶体片段结构如图所示。又发现利用 N2 可制取出 N +5、N3。含 N 5的化
合物及 N60、N5极不稳定。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按键型分类,该晶体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含 N +5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高聚氮与 N2、N3、N 、N+5 5、N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烈性炸药或高能材料
【答案】C
【解析】高聚氮中含 N—N 键,则该晶体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 A 正确;含 N +5的化合物为
离子化合物,还存在 N—N 键,则含 N +5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 B 正确;同素
异形体的分析对象为单质,而 N +5为离子,与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C 错误;N—N 键易
断裂,高聚氮能量较高,则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烈性炸药或高能材料,故 D 正确。
14.以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8 g 冰(图 1)中含 O—H 键数目为 2NA
B.28 g 晶体硅(图 2)中含有 Si—Si 键数目为 2NA
C.44 g 干冰(图 3)中含有 NA 个晶胞结构单元
D.石墨烯(图 4)是碳原子单层片状新材料,12 g 石墨烯中含 C—C 键数目为 1.5NA
【答案】C
【解析】一个水分子中有 2 个 H—O,则 18 g 冰即 1 mol 中含 O—H 键数目为 2NA,A 正确;
1
28 g 晶体硅含有 1 mol 硅原子,晶体硅中每个硅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 ×4=2,则 1 mol 晶体硅
2
中含有 Si—Si 键数目为 2NA,B 正确;一个晶胞结构单元含有 4 个二氧化碳分子,44 g 即 1 mol
干冰中晶胞结构单元数小于 NA,C 错误;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周围有两个碳碳单键和一个碳
碳双键,所以每个碳原子实际拥有 C—C 键为 1.5 个,则 12 g 石墨烯即 1 mol 中含 C—C 键数
目为 1.5NA,D 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
15.(12 分)如图为 NaCl 晶胞结构示意图(晶胞边长为 a nm)。
(1)能准确证明其是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晶体中,Na+位于 Cl-所围成的正________面体的体心, 该多面体的边长是________nm。
(3)晶体中,在每个 Na+的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 Na+共有________个。
(4)Na+半径与 Cl-半径的比值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2=1.414)。
(5)在 1 413 ℃时,NaCl 晶体转变成氯化钠气体。现有 5.85 g NaCl 晶体,使其气化,测得气
体体积为 1.12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则此时氯化钠气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
[答案] (1)X 射线衍射法或 X 射线衍射实验 (2)八 a (3) 12 (4)0.414 (5) Na2Cl2 或
2
(NaCl)2
[解析] (1)能准确证明其是晶体的方法是 X 射线衍射法或 X 射线衍射实验。
(2)晶体中,以 Na+为中心在它的上下前后左右有 6 个 Cl-,Na+位于 Cl-所围成的正八面体的
2
体心,如图 该多面体的边长=图中对角线长的一半= a nm。
2
(3)晶体中,以 Na+为中心的三个垂直的面上各有 4 个 Na+,在每个 Na+的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
离的 Na+共有 12 个。
(4)根据图 ,NaCl 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最短距离为边长的一半即 a/2 nm,氯离子的
2 2
半径为对角线的 1/4,即为 a nm,由图 ,钠离子的半径为 (a/2- a)nm,所以4 4
a 2
R+ - a
Na+离子半径与 Cl- 2 4离子半径之比为 = =0.414。
R- 2
4 a
(5)1 mol 氯化钠的质量=1 mol×58.5 g·mol-1=58.5 g,标况下,气体体积为 1.12 L 的氯化钠的
物质的量=1.12 L/22.4 L·mol-1=0.05 mol,M=5.85 g/0.5 mol=117 g·mol-1,所以氯化钠气体
的分子式为 Na2Cl2或(NaCl)2。
16.(14 分)碳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碳元素不仅能形成丰富多彩的有机化合物,而且还能
形成多种无机化合物,同时自身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1)C60 分子形成的晶体中,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均含有一个 C60 分子,则一个 C60 晶胞的质量
为_________________。
(2)干冰和冰是两种常见的分子晶体,下列关于两种晶体的比较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晶体的密度:干冰>冰
b.晶体的熔点:干冰>冰
c.晶体中的空间利用率:干冰>冰
d.晶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类型相同
(3)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单质,下列关于这两种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________。
a.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都很高,所以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共价晶体
b.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金刚石中 C—C<石墨中 C—C
c.晶体的熔点:金刚石>石墨
d.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角:金刚石>石墨
e.金刚石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石墨晶体中则存在共价键和范德华力
(4)金刚石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 BN 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在 BN 晶体中,B 原子周围最近的
N 原子所构成的立体图形为________,一个晶胞中 N 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
(5)碳与孔雀石共热可以得到金属铜,金属铜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即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
均含有一个 Cu 原子,则 Cu 晶体中 Cu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已知 Cu 晶体的密度为 ρ g·cm
-3,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 Cu 的原子半径为________。
2 880 2 4M
[答案] (1) g (2)ac (3)e (4)正四面体 4 (5)12 3 cm
6.02 × 1023 4 ρNA
[解析] (1)C60属于分子晶体,即其晶胞的构成微粒为 C60分子,则一个晶胞中含有 C60分子数
1 1 4MC60 4 × 60 × 12 2 880
为 8× +6× =4,所以一个 C60晶胞的质量为 = g= g。
8 2 NA 6.02 × 1023 6.02 × 1023
(2)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且氢键有方向性,导致水分子形成冰时存在较大的空隙,密度比水小,
干冰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形成的分子晶体是密堆积,密度比水大,a 正确;冰融化时氢
键被破坏,干冰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融化时破坏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故晶体
的熔点:冰>干冰,且 0 ℃时,水已冻结成冰,而 CO2 仍为气体,由此可见冰的熔点比干冰
高,b 错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且氢键有方向性,导致水分子形成冰时存在较大的空隙,干
冰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形成的分子晶体是密堆积,晶体中的空间利用率:干冰>冰, c
正确;干冰晶体中只有分子间作用力,冰的晶体中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两种晶体中分子间
相互作用力类型不同,d 错误。
(3)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石墨属于混合晶体,a 错误;碳碳双键的键长比碳碳单键的短,石墨
中的化学键是大 π 键,其平均键长要小于金刚石的碳碳单键,b 错误;键长越短,所含能量越
高,所以石墨所含能量高,破坏化学键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金刚石的熔点比石墨低,c 错误;
金刚石的键角为 109°28′,石墨的键角为 120°,d 错误;
金刚石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石墨晶体中,碳原子周围连有 3 个碳原子,这些碳原子之间连有
σ 键,这样无限扩展,每个 6 元环都有大 π 键,这些 π 电子可以在整个碳层面上活动,类似于
金属键;每个碳原子层之间靠范德华力连接,所以石墨晶体中存在共价键和范德华力,e 正确。
(4)B 的基态原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2s22p1,N 的基态原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2s22p3,
则 B、N 周围都可以有三个化学键,即 B 周围可以连接三个 N 原子,N 原子周围有三个 B 原
子,且题中已经告知 BN 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所以 B 原子周围最近的 N 原子所构成的立体
图形为正四面体;从晶胞的结构来看,有四个“体心”(非正规体心)原子,且和其他原子不同,
所以一个晶胞中,含有 4 个这样的原子,所以不管该原子是 B 还是 N,N 原子的数目都是 4(共
价晶体化学式的下标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的最简比)。
(5)金属铜的晶胞中,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均含有一个 Cu 原子,则 Cu 原子的配位数为 12;一个
1 1 2
晶胞含有 Cu 原子个数为 8× +6× =4,设 Cu 的原子半径为 r,则晶胞的棱长为 ×4r cm=2 2r
8 2 2
4M 4M
cm,则有 ( )3 22 2r ×ρ= ,解得 r= 3 cm。
NA 4 ρNA
17.(16 分)Al 和 Si 在元素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建筑业、电子
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AlCl3是化工生产中的常用催化剂,熔点为 190 ℃,熔融状态以二聚体 Al2Cl6形式存在,其
中铝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 。
(2)纳米氮化铝(AlN)在绝缘材料中应用广泛,AlN 晶体与金刚石类似,每个 Al 原子与 个 N
原子相连,与同一个 Al 原子相连的 N 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为 。AlN 属于 晶体。
(3)Si 和 C 同主族,Si、C 和 O 成键情况如下:
C—O C===O Si—O Si===O
键能/(kJ·mol-1) 351 745 464 640
C 和 O 之间可以通过双键形成 CO2 分子,而 Si 和 O 则不能像碳那样形成稳定分子的原因
是 。
(4)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填字母)。
Na2O Na AlF3 AlCl3
920 ℃ 97.5 ℃ 1 291 ℃ 190 ℃
Al2O3 BCl3 CO2 SiO2
2 073 ℃ -107 ℃ -57 ℃ 1 723 ℃
A.Na2O、AlF3是离子晶体;AlCl3、BCl3是分子晶体
B.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C.SiO2是共价晶体
D.在上面涉及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 (1) 共价键(或 σ 键) (2) 4 正四面体 共价 (3) C===O 键的键能大于 2 倍的
C—O 键的键能,Si===O 键的键能小于 2 倍的 Si—O 键的键能,所以 Si 和 O 成单键,而 C 和
O 以双键形成稳定分子 (4) D
[解析] (1)AlCl3 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催化剂,熔点为 190 ℃,熔融状态以二聚体 Al2Cl6 形式
存在,可以推出其分子为共价化合物,因此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2)纳米氮化铝(AlN)在绝缘材料中应用广泛,AlN 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可以知道 AlN 为共价晶
体,因此每个 Al 原子周围有 4 个 N 原子,且与同 1 个 Al 原子相连的 4 个 N 原子构成正四面
体结构。
(3)C 和 O 之间可以通过双键形成 CO2分子,而 Si 和 O 则不能像碳那样形成稳定分子的原因是
C===O 键的键能大于 2 倍的 C—O 键的键能,Si===O 键的键能小于 2 倍的 Si—O 键的键能,
所以 Si 和 O 成单键,而 C 和 O 以双键形成稳定分子。
(4)Na2O、AlF3 的熔点较高,是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
合形成的离子晶体,AlCl3、BCl3 的熔点较低,和分子晶体比较接近,且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
的电负性相差都小于 1.7,所以 AlCl3、BCl3 是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形成的分子晶
体,A 正确;C、Si 都是第ⅣA 族的元素,它们形成的氧化物中,CO2的熔点较低,是由分子
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而 SiO2 熔点很高,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共
价晶体,B 正确;SiO2熔点很高,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共价晶体,C 正确;BCl3 分子
中 B 原子最外层只有 6 个电子,没有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D 错误。
18.(16 分)回答下列问题:
(1)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为长方体。写出与 AlH
-
4空间结构相同的一种分子: (填化学式)。NaAlH4 晶体中,与 AlH -4紧邻且等距
的 Na+有 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含 a、NA 的代数式表示)。
(2)①钛称之为 21 世纪金属,具有一定的生物功能。钙钛矿(CaTiO3)晶体是工业获取钛的重要
原料。CaTiO3晶胞如图,晶胞参数为 a nm,晶胞中 Ti、Ca、O 分别处于顶点、体心、面心位
置。Ti 与 O 间的最短距离为 nm,与 Ti 紧邻的 O 个数为 。
②在 CaTiO3 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中,Ti 处于体心位置,则 Ca 处于 位置,O
处于 位置。
(3)①已知 MgO 与 NiO 的晶体结构(如图 1 所示)相同,其中 Mg2+和 Ni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 66
pm 和 69 pm。则熔点:MgO (填“>”“<”或“=”)NiO,理由是 。
②若 NiO 晶胞中离子坐标参数 A 为(0,0,0),B(1,1,0),则 C 的坐标参数为 。
③一定温度下,NiO 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 O2-作密置单层排列,
Ni2+填充其中(如图 2 所示)。已知 O2-的半径为 a m,每平方米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
为 g[用 a、NA(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表示]。
1.08 × 1023 2
[答案] (1) CH4(合理即可) 8 (2) a 12 顶点 棱心
a3NA 2
1 1
(3) > Mg2+的半径比 Ni2+的小,MgO 的离子键比 NiO 的强 (1, ,2 2)
25 3
2a2NA
[解析](1)AlH -4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与其结构相同的分子有CH4、CCl4等;由图可知,NaAlH4
晶体中与 AlH -4紧邻且等距的 Na+同层的有 4 个、上下层各有 2 个,故共有 8 个;该晶胞体积
1 1 1 1
为(a×a×2a×10-21) cm3,该晶胞中 Na+个数为 6× +4× =4,AlH -4个数为 8× +4× +1=4,
2 4 8 2
54 × 4 1.08 × 1023
NaAlH NA4晶体的密度为 g·cm-3= g·cm-3。
2a3 × 10-21 a3NA
1
(2)①Ti 与 O 分别位于顶点和面心,所以 Ti 与 O 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的 ,面对角线长为
2
2
2a nm,则该距离为 a nm;与 Ti 紧邻的 O 位于面心,且 1 个 O 被 2 个晶胞共用,则于 Ti
2
1 1 1 1
紧邻的 O 的个数为 ×3×8=12; ②根据化学式 CaTiO3,面心占 、顶点占 、棱占 、体心占 1,
2 2 8 4
若 Ti 处于体心位置,Ca 个数为 1 且与 Ti 等距,则 Ca 位于顶点,O 位于棱心。
(3)①离子晶体结构相同时,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Mg2+的半径比 Ni2+的小,MgO 的离
子键比 NiO 的强,故熔点:MgO>NiO。②若 NiO 晶胞中离子坐标参数 A 为(0,0,0),B(1,
1 1
1,0),C 位于左侧面的面心,则 C 的坐标参数为(1, , );③在图 2 中的“单分子层”中可以2 2
画出二维重复单元,如 。重复单元呈菱形,是相邻四个氧离子球中心的
连线组成的,每个重复单元包含 1 个氧离子和 1 个镍离子,Ni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5;重复
单元所占的面积为(2a× 3a) m2=2 3a2 m2 25 3,则每平方米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 g。
2a2NA第 3 章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满分:100 分 时间:7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B.Li、Na、K、Rb 的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C.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D.NaF、NaCl、NaBr、NaI 的熔点依次降低
2.下表所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晶体名称 碘化钾 铜 石墨 碘
组成晶体 金属阳离子,自由电
阴、阳离子 原子 分子
微粒名称 子
晶体内存在 范德华力,
离子键 金属键 共价键
的作用力 共价键
3.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 6 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胞中,每个 Na+周围等距且紧邻 6 个 Na+
C.1 mol SiO2晶体中含 4 mol Si—O 键
D.干冰晶体中,每个 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 12 个 CO2分子
4.立方氮化硼硬度高,耐磨性好,在机械加工行业有广泛应用。制备立方氮化硼的一种方法
为 BCl3(g)+NH3(g)===BN(s)+3HCl(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混合物中所有化学键均为共价键
B.元素电负性大小为 N>B
C.BCl3和 BN 均为共价晶体
D.形成 BCl3时 B 原子先激发后杂化,其激发态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5.下列有关分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都具有分子密堆积的特征
②冰融化时,分子中 H—O 键发生断裂
③分子晶体在水溶液中均能导电
④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通常熔点越高
⑤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越高
⑥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都是分子晶体
⑦所有分子晶体中既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存在化学键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固体一定是晶体
B.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铜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中含有 14 个铜原子
D.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观察固体的原子光谱
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分子晶体后,查阅了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记录如下:
NaCl MgCl2 AlCl3 SiCl4 CaCl2
熔点/℃ 801 712 190 -68 782
沸点/℃ 1 465 1 418 178 57 1 600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NaCl、MgCl2、CaCl2
B.AlCl3、SiCl4
C.NaCl、CaCl2、AlCl3
D.NaCl、MgCl2、AlCl3、SiCl4、CaCl2
8.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②在离子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相等
③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 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⑤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⑥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H—I>H—Br>H—Cl
A.①②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③⑤
9.下列物质中,σ 键数目与 π 键数目之比为 1:1 的是( )
A.N2 B.CS2
C.HCHO D.H2O2
10.有 5 种元素 X、Y、Z、Q、T。X 原子 M 层上有 2 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 原子的特
征电子构型为 3d64s2;Z 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 Q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Q 原子的 L 电子层
的 p 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 原子有 1 个 3p 空轨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 Y 和 Q 可形成化合物 Y2Q3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Q>T>Z
C.X 和 Q 结合生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D.T 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11.如图是氯化铵晶体的晶胞,已知晶体中 2 个最近的 NH +4核间距离为 a cm,氯化铵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 M,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铵晶体的密度(单位 g·cm-3)为( )
8M M
A. B.
a3NA a3NA
a3M a3M
C. D.
8NA NA
12.一种 MnS 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设晶胞边长为 a nm,1 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
2 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距离 S2-最近且等距的 Mn2+数为 12
( 1B.3 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1, ,12 )
C.Mn2+填充在 S2-围成的正四面体中心
3.48 × 1023
D.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NA·a3
13.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 N—N 键的键能为 160 kJ·mol-1(N2 的
键能为 942 kJ·mol-1),晶体片段结构如图所示。又发现利用 N2 可制取出 N5、N3。含 N +5的化
合物及 N60、N5极不稳定。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按键型分类,该晶体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含 N +5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高聚氮与 N2、N3、N5、N+5、N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烈性炸药或高能材料
14.以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8 g 冰(图 1)中含 O—H 键数目为 2NA
B.28 g 晶体硅(图 2)中含有 Si—Si 键数目为 2NA
C.44 g 干冰(图 3)中含有 NA 个晶胞结构单元
D.石墨烯(图 4)是碳原子单层片状新材料,12 g 石墨烯中含 C—C 键数目为 1.5N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
15.(12 分)如图为 NaCl 晶胞结构示意图(晶胞边长为 a nm)。
(1)能准确证明其是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晶体中,Na+位于 Cl-所围成的正________面体的体心, 该多面体的边长是________nm。
(3)晶体中,在每个 Na+的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 Na+共有________个。
(4)Na+半径与 Cl-半径的比值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2=1.414)。
(5)在 1 413 ℃时,NaCl 晶体转变成氯化钠气体。现有 5.85 g NaCl 晶体,使其气化,测得气
体体积为 1.12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则此时氯化钠气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_。
16.(14 分)碳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碳元素不仅能形成丰富多彩的有机化合物,而且还能
形成多种无机化合物,同时自身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1)C60 分子形成的晶体中,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均含有一个 C60 分子,则一个 C60 晶胞的质量
为_________________。
(2)干冰和冰是两种常见的分子晶体,下列关于两种晶体的比较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晶体的密度:干冰>冰
b.晶体的熔点:干冰>冰
c.晶体中的空间利用率:干冰>冰
d.晶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类型相同
(3)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单质,下列关于这两种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________。
a.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都很高,所以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共价晶体
b.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金刚石中 C—C<石墨中 C—C
c.晶体的熔点:金刚石>石墨
d.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角:金刚石>石墨
e.金刚石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石墨晶体中则存在共价键和范德华力
(4)金刚石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 BN 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在 BN 晶体中,B 原子周围最近的
N 原子所构成的立体图形为________,一个晶胞中 N 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
(5)碳与孔雀石共热可以得到金属铜,金属铜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即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
均含有一个 Cu 原子,则 Cu 晶体中 Cu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已知 Cu 晶体的密度为 ρ g·cm
-3,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 Cu 的原子半径为________。
17.(16 分)Al 和 Si 在元素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建筑业、电子
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AlCl3是化工生产中的常用催化剂,熔点为 190 ℃,熔融状态以二聚体 Al2Cl6形式存在,其
中铝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 。
(2)纳米氮化铝(AlN)在绝缘材料中应用广泛,AlN 晶体与金刚石类似,每个 Al 原子与 个 N
原子相连,与同一个 Al 原子相连的 N 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为 。AlN 属于 晶体。
(3)Si 和 C 同主族,Si、C 和 O 成键情况如下:
C—O C===O Si—O Si===O
键能/(kJ·mol-1) 351 745 464 640
C 和 O 之间可以通过双键形成 CO2 分子,而 Si 和 O 则不能像碳那样形成稳定分子的原因
是 。
(4)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填字母)。
Na2O Na AlF3 AlCl3
920 ℃ 97.5 ℃ 1 291 ℃ 190 ℃
Al2O3 BCl3 CO2 SiO2
2 073 ℃ -107 ℃ -57 ℃ 1 723 ℃
A.Na2O、AlF3是离子晶体;AlCl3、BCl3是分子晶体
B.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C.SiO2是共价晶体
D.在上面涉及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
18.(16 分)回答下列问题:
(1)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为长方体。写出与 AlH
-
4空间结构相同的一种分子: (填化学式)。NaAlH -4 晶体中,与 AlH 4紧邻且等距
的 Na+有 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含 a、NA 的代数式表示)。
(2)①钛称之为 21 世纪金属,具有一定的生物功能。钙钛矿(CaTiO3)晶体是工业获取钛的重要
原料。CaTiO3晶胞如图,晶胞参数为 a nm,晶胞中 Ti、Ca、O 分别处于顶点、体心、面心位
置。Ti 与 O 间的最短距离为 nm,与 Ti 紧邻的 O 个数为 。
②在 CaTiO3 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中,Ti 处于体心位置,则 Ca 处于 位置,O
处于 位置。
(3)①已知 MgO 与 NiO 的晶体结构(如图 1 所示)相同,其中 Mg2+和 Ni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 66
pm 和 69 pm。则熔点:MgO (填“>”“<”或“=”)NiO,理由是 。
②若 NiO 晶胞中离子坐标参数 A 为(0,0,0),B(1,1,0),则 C 的坐标参数为 。
③一定温度下,NiO 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 O2-作密置单层排列,
Ni2+填充其中(如图 2 所示)。已知 O2-的半径为 a m,每平方米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
为 g[用 a、NA(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