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风”的内涵。
2、比较本文与《留学巴黎》在写法上的异同。
3、感受主人公忍辱负重,执着追求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心血凝成的作品》是传记文学,它运用文学笔法描写细致,语言生动,能唤起读者的共鸣,更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两文写法各有千秋。但它们所展现的冼星海胸怀大志,心系祖国,执着坚韧的精神是不变。《心血凝成的作品》和《留学巴黎》这两篇文章结构简单,情节简洁,同中有异。十分适合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增加学生的合作探究环节,着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风”的内涵。
2、重点研读相关的段落,理解“风”的三重内涵。
3、比较阅读,多角度探究本文与《留学巴黎》在写法上的异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心血凝成的作品>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留学巴黎》让我们了解了音乐家冼星海在巴黎的生活,作家以叙述的形式,给读者介绍了他的生活。当代音乐家马可从另外的角度,对冼星海在巴黎的生活做了细致的描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心血凝成的作品》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
1、你能词语读准以下词语吗?
凛冽 ( liè ) 清廖( liáo) 暴虐( nüè) 积忿( fèn )
布衾 (qīn ) 亵渎( xiè ) 呕心沥血( ǒu ) 彬彬有礼( bīn )
2、简介作者:
马可,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当代音乐家,江苏徐州人。他写《冼星海传》所根据的是冼星海的自述。
三、重点研读,理解“风”的内涵
如此说来,“风”是冼星海命运的核心意象。在马可这里,仅是《风》的写作过程,就用了两千多字。马可抓住了“风”,把它作为全文的核心意象的同时,又把风的内涵加以扩展,在本文中,“风”具有三重含义,你能具体说说吗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1---9自然段,画出描写“风”的句子,然后概括总结)
明确:首先,是冼星海住处的“风”;其次,是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风”。这二者凝集起来,成为第三种“风”,就是冼星海作品中的“风”。
(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教师只做适当地引导、总结。)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一段浓墨重彩地描写冼星海疲乏寒冷的情景有什么用意?
(1)、.点明题目,说明这部作品是冼星海呕心沥血的结晶;
(2)、二.赞美他坚强面对困境追求音乐理想的精神。
2.、文章为什么要插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迫歌》 中的诗句?有什么效果?
(1)、两者境遇相近,引用诗句很好的衬托了作者创作条件的艰苦和创作心境的悲苦。
(2)、表达了作者对冼星海伟大人格力量和坚强意志品质的 崇敬和赞美。
3、马可抓住了风,把它作为全文的核心意象的同时,又把风的内涵作出拓展。在本文中,风具有三重含义,你能具体说说吗
一是,冼星海住处的风——大自然的风。包含着冼星海自传的风,民族的历史的风。
二是,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风。
三是,两者凝集起来的风——冼星海作品中的“风”
4、冼星海作品中风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音乐形象是旋律,本来是语言所不能传达的,但是,马可找到了表述音乐的形象的语言,把专业性术语和形象的可感性结合了起来。在这里,音乐术语构成了音乐的旋律形象,更借助着对杜甫的想像,透露出冼星海的内心形象,把音乐的风和冼星海内心的风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由此而引发法国音乐大师们对冼星海的赞
5、马可对“考场事件”描写的如此细致有何好处
考场事件冼星海为简单的叙述,马为文学描写,优于前者在三点:
1.细写门警反应,反差越大,越显得主人公的可贵;
2.突出了及感人的要饭票细节(体现冼的精神品质);
3.采取小说情节手法,使故事极富情节性、戏剧性, 引人入胜。
五、品读课文,比较探究
同样写创作《风》的过程,《留学巴黎》和《心血凝成的作品》两篇文章的写法却不同?请从内容、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内容相同,都是写冼星海留学巴黎时创作《风》的经历;都运用了叙事、描写等表达方式,注重了细节描写。
不同点:(1)内容上:冼星海《留学巴黎》以描写自身生活的真实体会为主;马可的描写更注重用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来突出《风》的创作内容。
(2)体裁上:冼星海《留学巴黎》是自己的传记,是以真实叙事来打动读者的。马可的《心血凝成的作品》是传记文学,允许有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成分。
(3)表达方式上:冼星海《留学巴黎》以记叙、描写为主;马可《心血凝成的作品》选段以描写为主。
(学生再读《留学巴黎》中写创作《风》的过程的段落。启发学生细读文本,读懂文本,以备进行深层比较)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助学》和《配套练习》。
2.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网上看电影:《少年星海》或《冼星海》进一步了解冼星海的故事。谈读(观)后感。
板书设计 :
心血凝成的作品
马 可
创作《风》的过程
《留学巴黎》 《心血凝成的作品》
自身生活的真实体会 内容 大胆合理的想象
自传 体裁 文学传记
记叙、描写 表达方式 描写
教学反思: 本课是比较阅读类型课文 ,应着重引导学生与前面学过的课文《留学巴黎》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自传与传记文学,从中学习一些文章的写作技巧。使学生了解冼星海坚韧的毅力,对音乐真理的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心系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