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7 11:59: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6张PPT)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01
02
03
04
01
把芹菜的茎放在蓝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它会有什么变化?
将装了水的气球放在火上烧,气球会破吗?
将套上气球的瓶子放在热水里,气球会变大吗?
1. 看图例,了解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芹菜慢慢变蓝。
实验原理:植物能通过茎部吸收水分。芹菜的茎部里有一些小管子,可以将蓝色的墨水通过茎部输送到芹菜的各个部分。
实验结果:气球没有破。
实验原理:气球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气球里面装了水,而水是冷的,火的热量传递到水里,从而降低了气球表面的温度。
实验结果:气球变大了。
实验原理:玻璃瓶里有空气,瓶内的空气在热水中受热膨胀,把气球给“吹”大了。
2.了解实验结果,简述科学原理
02
审题意
明要求
写自己做过的一项实验
要把实验的经过、
看到的现象写清楚。
勤于思考
揭示原理
重点
突出自己的感受
聊话题
定选材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实验中一般既有实验现象又有科学知识。
什么是实验?
物理化学
摩擦起电实验
抗拒引力实验
声音传播实验
......
动物植物
蚂蚁回家实验
花朵变色实验
土豆饮水实验
......
自然现象
彩虹形成实验
光的折射实验
热胀冷缩实验
......
写什么
......
理思路
学写法
思路导图
5
结尾要写出自己的实验心情、感受或收获。
思路点播
1
交代清楚要写的小实验是什么。
2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实验过程。
3
抓住实验过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写。
4
揭示科学原理时要注意简洁准确。
写法指导
写之前,可以先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信息。
写法指导
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表述实验过程。
写的时候,注意回顾实验的步骤:先做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写的时候,我们要分步写,先做的先写,后做的后写。
在介绍实验过程的时候,为了将实验过程表述得更加清晰有序,我们可以运用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如:
在表述时间顺序时,我们可以用“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分钟以后”等;
在表述先后顺序时,可以用“先……接着……然后……最后……”;
在表述操作步骤时,则可以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
蜜蜂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使用表示步骤的词语
2.使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适当写出自己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的发现。
写法指导
第一,写做实验时的心情;
第二,将自己的心理活动穿插在做实验的过程中;
第三,当实验进行到见证奇迹的时候,当时自己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其他人有什么反应,这些都可以适当地写一写。
蜜蜂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
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吧!
加入自己的想象
加入心理活动
加入人物语言等
写法指导
实验过程后揭示实验的原理。
我们可以问老师、问家长、和同学讨论,还可以查找书籍,上网查询……
疑惑不解 手舞足蹈 目不转睛 欢呼雀跃
争先恐后 妙趣横生 大开眼界 屡试不爽
纸上谈兵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先见之明
一丝不苟 废寝忘食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英·牛顿
人的天职在用于探索真理。 ——波兰·哥白尼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俄·巴甫洛夫
先后步骤要写清,特殊句式来表明。
实验心情要表白,实验原理要交代。
03
有趣的“鸡蛋浮水”
今天,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称叫“鸡蛋浮水”。①
这个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一个生鸡蛋、一双筷子、一个玻璃杯、一罐盐、一把勺子。②
①开门见山交代一个小实验——“鸡蛋浮水”。
②交代实验所需要的材料。
我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只透明的玻璃杯子,往杯子里倒了大半杯水。接着我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杯中。鸡蛋像一名潜水员“游”向深处,不一会儿,便沉入杯子底部,懒洋洋地躺在杯底睡起大觉来。这么重的鸡蛋,怎么才能浮起来呢?我心中充满了疑惑。最后我开始往杯子里不停地倒盐,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拌。我搅啊搅,盐慢慢地溶化了,此时的水,变成了糯米色,像一层层白茫茫的雾。再看看鸡蛋,奇迹发生了——它正慢悠悠地往上漂,摇摇晃晃的,跌跌撞撞的,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一会儿,它就浮到水面上了。“鸡蛋浮上来啦!鸡蛋浮上来啦!实验成功啦!”短短几分钟里发生的这些变化惊得我目瞪口呆,“这……这……这……实在是太神奇了!”我激动得语无伦次。③
③是全文的重点,描述做实验的具体步骤,展现鸡蛋是如何一步步浮出水面的。中间穿插描写了自己实验时的思考。整个过程生动有趣,让人如亲眼所见。
为什么鸡蛋一开始沉底,到最后又浮起来了呢?通过查阅资料我才知道:物体能不能浮于水面,要看它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大则沉,小则浮。一开始鸡蛋在水中,密度大于水,所以就下沉;后来随着水中盐的不断溶解,清水变盐水,盐水密度不断加大,直至大于鸡蛋的密度,浮力增加,鸡蛋便能浮起来了。④
④讲解实验原理。对鸡蛋能浮起来的原因进行科学解释。
这个实验真有趣啊!它不仅让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还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并且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⑤
⑤表达自己对这次小实验的感悟。
火烧纸船
世界上会有不会点燃的纸片吗?有。不信的话,就随我做一次小实验吧!①
①开头设置疑问,引出小实验。
在一节自然课上,老师拿出了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一个三脚架,一盏酒精灯,一个打火机,一杯清水,一瓶糨糊和一张纸。然后神神秘秘地跟我们说:“你们猜一猜,火烧纸船,纸船会烧着吗?”同学们都充满了疑问……②
②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充满了疑问……”写出了实验前的心情。
实验开始了,老师让我们先用纸快速地折出一艘纸船,用糨糊把空隙处粘好,把它放在三脚架上。接着往纸船里倒满清水,然后用打火机点燃酒精灯,最后把酒精灯轻轻地、缓慢地推到铁架子下。在酒精灯放到纸船下的那一刻,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纸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火燃烧着,过了一会儿,纸船并没有被烧着,底部只是微微地冒出了一缕烟而已。③
③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运用了“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一步步有顺序地展现实验过程。
看到实验结果,我们既兴奋又疑惑。难道纸船被施了魔法吗?当然不是啦!实验结束,老师为我们解开了心中的疑问,原来物质燃烧都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燃点”。因为纸船里有水,纸船加热时,水吸收了大量的热量,纸船没有达到燃点,所以没有被烧着。④
④自问自答,表达自己既兴奋又疑惑的心情,并揭秘实验原理。
这堂课真是太有趣啦!小小的实验,大大的科学道理,我喜欢做实验。⑤
⑤表达自己对这次小实验的感悟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气球,用火烧,也烧不破。你相信吗?如果不信请和我一起做一项科学小实验。
我们要准好一个气球、一根蜡烛,当然还要有一些清水。准备好之后,我们的实验就开始啦!
首先,我们要将一些清水倒进气球里,然后给气球吹起,让它鼓起来。我们用力的吹,气球渐渐地鼓起来,刚开始像个小鸡蛋,慢慢地就成了大葫芦啦。这个时候,我们抓紧气球口,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帮忙将口系好。
用设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实验准备简单介绍
实验第一步
用比喻写出了气球的大小变化。
接下来,我们就要点燃蜡烛啦。注意一定要远离煤气、酒精灯易燃物。我是让爸爸在一旁保驾护航的,希望你也是。蜡烛点燃,火苗跳跃,显得十分高傲,想要一下子烧破气球。我们就把气球放上去吧。
如果你没做过这个实验,你肯定担心气球突然爆炸吓你一跳,同时将里面的水洒你一身。但是,现在你就放心地将气球放在火焰上烧吧。你会发现,好长好长时间气球没有一点点要爆炸的迹象。这时候,我们真的要为这个气球鼓掌了。
实验第二步。
很贴心的提醒。
拟人,想象奇特。
通过对比巧妙写出实验结果。
气球为什么烧不破呢?其实不是气球有多厉害,而是气球里的水很厉害。蜡烛将热传给气球,水吸收了热量,让气球的温度始终处在燃点之下,自然就烧不破了。
在外探险的人有时候会用塑料袋装满水当锅在火上烧水,水烧开了,塑料袋也不会破。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
揭示科学原理,语言简洁,解说很清晰。
原理扩展,丰富文章内容。
自然而然抒发感受
水会不会洒出来?
科学非常有趣,成功带给你的喜悦会使你更加热爱科学!
昨天下午,我在看书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一张纸挡住倒置的装满水的水杯,而杯子里的水不会洒出来。这能是真的吗?我带着满腹的疑问,准备做这个小实验。
开篇点题
生活观察,产生问题
要做这个实验,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的仪器,只需要我们生活中都有的几样东西:普通的纸、玻璃杯和水。我找出了这三样东西,先在杯子里装满水,接着把纸盖到杯口上,然后我把杯子倒过来,可是水全洒了,我耷拉着头,没精打采。我冥思苦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三番五次地实验、观察。噢,这才明白,是因为我太急了,手没有压紧杯口,所以导致水全洒出来。于是,我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用手紧紧地按住杯口,再猛地把杯子倒过来,这时,奇迹出现了!水就像被制服的猛兽,安安静静地躺着,没有流下来。
有条理地记叙了实验的经过。观察仔细,叙述得很清楚。
神态描写,写出心情。
惊讶、喜悦与激动的心情展现出来了。
交代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再次进行实验。
我终于成功了,心想:爸爸知道了肯定会为我感到骄傲的!于是迫不及待的想表演给爸爸看。我谨慎小心地表演着,生怕出什么差错。表演完后,爸爸表扬了我,说我善于发现,我的心里乐滋滋的。
实验虽然成功了,但是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去网上查了查,结果令我出乎意料。我一直以为是那张纸的作用,但结果却是空气的作用:水不会洒出来是因为杯子里没有了空气,只有纸片的外面才有大气,它就被大气封在杯口了。这样,水才不会洒出来。
科学可真有趣啊!以后我要多做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首尾呼应,写出了自己的收获。
心理活动丰富。
实验结果中渗透原理。
食盐的妙用
今天中午很热,妈妈说给我做个水果冰沙吃,散散热。
只见妈妈从客厅的冰箱里拿出一大盒小冰块,倒进了桌子上的大盘子里,然后去厨房切水果。我看着盘子里一颗颗正方形的小冰块,真像一块块正方形的小积木啊!我想:要是把冰块一块块叠起来,会不会叠成一个高高的冰柱呢?
把“想做实验”的原因写具体了。
我拿起几块冰块试了起来,结果发现第一块、第二块勉强能叠在一起,可是到第三块就叠不上去了。冰块很滑,稍叠高一点就会滑倒,无论我怎么小心翼翼地叠放,总是不成功,我气得直跺脚。
这时,妈妈走过来问:“可可,你在做什么?”我生气地说:“妈妈,我想用这些小冰块叠一个高一点的冰柱,可是冰块太滑了,怎么都叠不起来。”妈妈看着我气急败坏的样子笑了,说:“我有一个方法能让冰块叠起来哦。”
从“想做实验”到“尝试做”再到“实验失败”,叙事清晰,不忘加上动作与心情描写。
“真的吗?”我瞪大眼睛看着妈妈。妈妈胸有成竹地说:“你去厨房把食盐拿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让冰块们能乖乖地粘在一起不滑倒。”我听了妈妈的话火急火燎地去厨房拿盐,可我心里却泛着嘀咕:这盐又不是胶水,有什么用啊,能让冰块粘在一起?
我把食盐拿来后,妈妈说:“可可,现在你按我说的步骤一步步地来。先放一块小冰块在桌上,在它上面撒上一些盐,接着把第二块小冰块放在它上面,用力压一压,然后在第二块小冰块
通过写母女的对话,过渡到准备用盐来做实验,很自然。与此同时,还加入自己的疑惑,抓住读者的心。
上也撒上盐,再放上第三块小冰块用力压一压,之后就继续重复前面的过程,最好把叠好的冰块放上一分钟,你看看小冰块们是不是粘在一起不会滑倒了?”我按妈妈说的一步步做,叠了七块小冰块,真的一块都没滑倒,都牢牢地粘在了一起,一个小地冰柱很快就叠好了。我欣喜若狂地大喊:“妈妈,妈妈,我成功了,我叠出来了一个小冰柱,上面地小冰块真的没滑倒呀。这太神奇了!”
“先、接着、然后、再、最后”这些连接词很好地串起实验的过程,叙述变得有条有理。最后通过语言描写体现高兴的心情,很巧妙。
妈妈看着我手舞足蹈的样子说:“可可,你知道为什么食盐能让小冰块们粘起来吗?”我把头摇得如拨浪鼓似的:“不知道。妈妈,这是为什么呢?”“你去查查资料,”妈妈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看看这个小实验成功的原理是什么,弄明白了来告诉妈妈吧。”
听了妈妈的话,我打开电脑开始查阅资料,发现原来实验的原理很简单:在冰块上撒上盐,冰块表面就会融化成水,在表面融化的冰块上放上新的冰块,水遇冷又会快速地结冰,这就将 两块冰牢牢地粘在了一起。这时,妈妈走过来问
妈妈的话引领下文,勾起读者的探究欲,同时也体现出对子女良苦的用心。
我:“可可,你现在知道实验的原理了吗?”“我知道了盐可以让冰快速融化,冰的低温又可以让周围的水快速结冰。”我脱口而出。“总结得不错,现在你还觉得这个实验很神奇吗?”妈妈问,见我答不上来又接着说 :“生活中总会遇到难题,不要急不要慌,要思考如何解决,遇到很神奇的事要去研究事物背后的原理。总之要多学习各种知识,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才不会被难倒。”我恍然大悟。
最后交代实验原理,与前文呼应,也让全文更加完整。
正如哥白尼所说“人的天职在用于探索真理”,今天的小实验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原来科学就在身边,真是太有趣了!
引用名人名言总结全文,体现科学就在身边,勇于探索就能发现。
04
1.选择一项熟悉的实验,题目自拟;
2.实验过程写详细,用上连接词,分步骤来写;加入修辞;把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展现出来;
3. 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