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6 22:2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程标准: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采集和渔猎阶段
(1)时间: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
(2)概况
①食物来源: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他们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②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
③生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他们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阶段
(1)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2)概况
农耕的起源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中美洲 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畜牧的产生 西亚 距今约9000年前,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中国 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
南美 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3.农业出现的意义
(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②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③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几乎在所有早期文明古国中,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思考1:
(阅读教材第3页)右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根据史料价值的不同分析,它属于什么史料类型?有何价值?
提示:类型:第一手史料。
价值:间接反映了河姆渡时期动物驯化和家畜饲养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
思考2:
(阅读教材第3页“思考点”)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①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从被动适应自然到自己主动生产需要的产品,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②食物结构的变化:除了由采集渔猎获得的食物,人类开始食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和饲养的动物。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由原来流动的采集渔猎变为相对固定在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
④社会组织等的变化: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产生了新的社会分工,私有制和物品交换逐渐产生。
思考3:
(阅读教材第7页)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提示:原始农业的出现。
任务 早期农业生产
调研1 (2023·湖北卷)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商 甲骨文 周 金文 秦 小篆 现代 楷书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解析:天人合一多指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活动的情况,与渔猎采集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农”字的创制受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反映不出“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排除C项;“农”字的创制反映了当时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工具从事简单的农事活动,D项正确。
答案:D
调研2 (2024·河南新乡高二期末)两河流域加莫尔遗址距今约9000年,据考古发现,该遗址存在已经碳化的谷物颗粒,如大麦、小麦、豌豆等;还有石制农业生产工具,如石镰、石杵和石臼;还有许多已经驯化的家畜的遗骨,如山羊、绵羊、狗等动物的遗骨。这一考古发现可印证当地先民(  )
A.劳动分工比较合理
B.已过上定居生活
C.率先从事原始农业
D.以畜牧业为主业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加莫尔遗址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这可印证当地先民已过上定居生活,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该遗址存在有关劳动分工的印记,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是否“率先”从事原始农业,排除C项;“以畜牧业为主业”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B
调研3 在铁农具出现之前,中欧和西欧等地茂密的森林几乎难以逾越,这些区域农业出现较晚;由于粟和高粱在雨林不能很好生长,非洲农业也长期局限在大草原。这表明(  )
A.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
B.文明交流有助于农业产生
C.各区域农业发展类型各异
D.自然环境阻断了农业传播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生产工具进步之前,中欧和西欧茂密的森林不适合农耕,非洲由于雨林范围较大,农业局限在大草原,由此可见农业的发展除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A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中欧、西欧、非洲等文明之间的交流问题,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并非农业发展类型的不同,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环境并未阻断农业传播,且题干并非强调农业传播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食物采集者和食物生产者的区别
项目 食物采集者 食物生产者
所处时代 旧石器(打制)时代,以食物采集为主 新石器(磨制)时代,以食物生产为主
自然分工 男子负责狩猎,提供肉食;女子负责采集植物果实和茎叶 男子从事农业生产;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庭副业
男女地位 男子获取食物来源不稳定,地位较低;女性不但生育和抚养后代,还负责采集食物,地位较高 男性地位逐渐提高,女性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社会关系 人与人之间关系平等,个人隶属于集体 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先后产生
1.农业文明的兴起
(1)表现: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2)共同特征:统治者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2.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①食物生产: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②社会生活
古巴比伦王国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2)古代中国
①食物生产: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社会生活
农业生产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小农经济 战国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
国家政策 秦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往往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水利工程 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生产分布 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3)古希腊
①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②社会生活: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4)古罗马
①食物生产: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②社会生活: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小农逐渐破产。
(5)美洲
①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②社会生活: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
思考1:
(阅读教材第3页)在古代世界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如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古代文明大都分布在大河流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大河流域的水源充足,便于发展农业生产。
思考2:
(阅读教材第4页“历史纵横”)为控制尼罗河河水泛滥,古埃及人修堤筑坝、挖沟开渠。他们利用河谷的自然坡度修建一系列渠道,引水灌溉。古埃及人治理水患的方式有哪些?有何作用?
提示:方式:修堤筑坝、挖沟开渠。
作用:既可控制洪水泛滥,又可灌溉耕地,保障农业生产。
任务1 古埃及的农业生产
调研1 (2024·山东临沂高二上期末)如图为约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的壁画,描绘了当时各种食物。这可用于说明(  )
A.两河流域农业发达
B.尼罗河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C.古埃及畜牧业繁荣
D.土地国有制度促进生产技术进步
解析:据材料“约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的壁画,描绘了当时各种食物”及图片内容可知,壁画中的食物多与河流有关,如鱼等,而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壁画内容体现了尼罗河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B项;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关系不大,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壁画描绘了各种食物生产信息,且主要为农业方面的信息,与畜牧业关系不大,且无法得出其“繁荣”,排除C项;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且材料并未涉及生产技术的进步,排除D项。
答案:B
任务2 古希腊的农业生产与生活
调研2 (2024·浙江衢州五校联盟高二上期末)橄榄是希腊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当然也是希腊完善文明的重要支撑。其在古希腊的各行各业均有体现。它是贸易物品,也是医疗原料、 救命神器, 还是精神寄托、宗教法宝。关于古希腊的橄榄种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橄榄树多种植于土地肥沃的地区
B.橄榄是古希腊人的主要粮食作物
C.橄榄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希腊公民禁止奴隶参与橄榄采摘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人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并在市场上出售,故选C项;橄榄树种植于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区,排除A项;“橄榄是古希腊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不符合史实,应为“大麦和小麦”,排除B项;“禁止”不符合史实,古希腊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排除D项。
答案:C
任务3 古代食物生产的特点
调研3 (2024·江苏连云港灌南县、灌云县高二上期末)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或是积极培育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或是不断调整劳作方式以保障农业发展。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印第安人培育出了马铃薯、番茄和玉米
B.古希腊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
C.随着古罗马的扩张,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D.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印第安人培育出了马铃薯、番茄和玉米,故选A项;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与古希腊居民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古罗马的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经济逐渐破产,排除C项;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排除D项。
答案:A
任务4 区域性食物生产的差异及影响
调研4 《管子·地员》把土地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物(种),并记述了各种土壤上栽培的作物。如粟土,“尽宜桐柞,莫不秀长。其榆其柳,其檿其桑……群木蕃滋数大,条直以长。”此外,对其他十七种土壤,也有类似的记载。这反映出我国早期农业(  )
A.作物种植的品种多样化
B.已产生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C.生产关系正在发生质变
D.生产力发展呈现地域差异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在《管子·地员》中已经有了针对不同土壤种植不同的作物的记载,说明我国早期农业已产生了因地制宜的思想,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因地制宜的农业种植思想,并不是作物种植的品种多样化,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生产关系的质变和生产力的地域差异,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答案:B
1.古代东西方食物生产的多样化特征
项目 东方 西方
耕作制度 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或间作套种制 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
土地集中 土地兼并仍然用来经营种植业,仍然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分散经营,减少的是自耕农,增加的是佃农和雇农 土地集中是为了发展畜牧业,如圈地运动是为了养羊,所需劳动力少,大量失地农民只能到城市谋生
经济结构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 农牧并重、农牧结合
饮食结构 素食结构,粮食占主导地位,肉食比重少之又少 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
2.世界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征
(1)多元交汇:世界农业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等地,随着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人类迁移,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流,形成多元交汇的局面。
(2)互成体系: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大麦、小麦等,驯养山羊、绵羊和牛;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民分别培植出世界上最早的粟和水稻,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并驯化了猪和狗;中美洲印第安人则培育出玉米、甘薯等作物,养殖羊驼、骆马等。世界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体现出各具特色的地域特征,互成体系。
1.变化的原因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重要原因:农业的产生。
2.变化的表现
(1)男女地位的变化: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私有财产的出现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
②表现:氏族部落的首领利用自己的权力,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
③影响: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①背景:在领导氏族部落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军事首领的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往往把战争中的俘虏变成奴隶。这样,在氏族社会中,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
②产生: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国家应运而生。
③实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思考:
(阅读教材第6页“学思之窗”)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提示:恩格斯描述的是生产、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原始社会组织被破坏的重要原因。发生在人类早期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
任务1 古代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
调研1 (2024·浙江湖州高二上期末)有学者认为:“农业革命触发了一场链式反应,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但这一来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成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由此可知,农业革命(  )
A.导致部落联盟走向覆灭
B.标志着人类文明出现
C.瓦解了“公天下”观念
D.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有学者认为农业革命触发了链式反应,引起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说明农业革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部落联盟走向覆灭,排除A项;材料强调农业革命对于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并无有关文明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由公天下的平等到私天下的阶级分化,并未体现“公天下”观念的瓦解,排除C项。
答案:D
任务2 国家的产生
调研2 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外郭城组成,宫殿区的面积近30万平方米。古城已经有配套的引水渠直达城内。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域及外围水利工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其体量之大无疑需要长时间的建设施工。这说明良渚文化(  )
A.或已存在公共权力
B.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
C.已经使用铁制工具
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解析:依据材料“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外郭城组成,宫殿区的面积近30万平方米。古城已经有配套的引水渠直达城内”并结合所学可知,大型工程的修建需要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这说明良渚文化可能已经出现公共权力,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足以体现中华文明的起源,排除B项;良渚文化尚处于原始社会,此时我国还没有使用铁制工具,排除C项;中华文明在多个地区产生,这些文化遗存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即多元一体,仅凭良渚文化不能体现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理解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
(1)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后期,以金属工具的出现为标志,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这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代替了以氏族公社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当个体劳动日益盛行后,生产资料也就相应地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已经在社会上确立起来了。
(2)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劳动产品除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以外,还有一定的剩余。随着剩余产品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
一、选择题
1.人类学研究表明,狩猎采集群体平均规模为25~50人,随着季节的变化和追踪猎物而迁徙,呈现出群体规模小、迁徙频繁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根本上受制于(  )
A.食物资源的波动 B.生产工具的状况
C.生物生长的规律 D.生产资料的共有
解析:从材料中的狩猎采集群体的平均规模及迁徙特点来看,这主要和生产力水平低有关,而生产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方面,B项正确;食物资源的波动、生物生长的规律及生产资料的共有属于影响因素,但是并非根本因素,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答案:B
2.据学者研究,古希腊经济结构中以葡萄、橄榄的种植、加工和海外贸易为代表的商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人口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与工商业有关的生产;农业在狭隘的公民集团内部尚不能普及,完全以农业为生的人口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知,当时古希腊(  )
A.注重物质生活 B.产业结构单一
C.朝贡贸易发达 D.商业特征突出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经济的影响十分突出,当时希腊商业特征突出,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人更注重精神生活,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有商业、手工业及农业,产业结构不单一,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古希腊海外贸易状况,C项错误。
答案:D
3.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
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
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
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
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
解析:从题干的表述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因此阿兹特克的土地分为公有和私有,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排除。
答案:B
4.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两大类。泥质红陶的器形主要为较精致的钵碗盆类,其纹饰与仰韶文化类似;夹砂灰陶多为大口、深腹、平底、外表粗糙、吸热效率较高的罐类。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红山文化(  )
A.长途商贸的范围
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C.食物的加工技术
D.阶级分化的发展程度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器可用于食物的加工,因此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红山文化食物的加工技术,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长途贸易,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实行农牧结合的方式,耕地和牧场分开,耕地以外是牧场,后来牧场部分被开垦出来。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种植业和畜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一样,据专家估计,饲养羊群需要的劳动力比种植谷物要少80%。因此,它不会很快促使人口增殖到人多地狭的程度。欧洲古代社会的农业结构是农牧兼营、以牧为主,这一结构既不会迅速带来人口压力,也不会因物质匮乏而导致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其人地关系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状况。
——摘编自徐旺生《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各具特色的农业道路中,中国传统农业虽然精耕细作、多粪肥田、高产丰收,但是农桑结合、粮棉并作的农业结构自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农牧并存的西方农业结构相比,耕地不足、劳动力不足、畜力不足和肥力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制约着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仅从农业所要解决的食物问题而言,农桑结合的结果却是食物,特别是肉食的缺乏。西方畜牧的发展,不仅提供大量的畜力,而且还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肉食和乳品,畜牧在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之不同,中国的畜牧在农业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整理自张岱年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农业结构的特点并进行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农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答案:(1)特点:农牧兼营、以牧为主。评析:这种农业结构不会引起人口迅速增长,不易因物质匮乏而导致劳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2)特点:农桑结合、粮棉并作、精耕细作。问题:耕地不足,劳动力不足,畜力不足和肥力不足;畜牧长期处于从属地位。
[知识导图]
[要点记忆]
1.农(牧)业出现以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农耕和畜牧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2.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形成多元交汇、互成体系的农业格局。
3.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与国家产生,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课时作业(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选择题
1.(2024·河北邯郸一模)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原的不少遗址如泉护村、大河村、西高崖、下王岗、下集等都发现了稻作遗存,当时中原地区呈现粟、稻兼种局面。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
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反映了原始农业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水稻遗址较少,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扩大,并发现了许多稻作遗存,这表明随着稻作农业的北传,仰韶文化粟作农业经济体系中出现了混作特征,这是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D项正确;多元一体是指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水稻向北方推广,并不是南稻北粟格局,排除B项;国家初始形态主要体现在阶级分化、城市建筑等方面,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
答案:D
2.(2024·海南乐东思源高中月考)如图是甲骨文和金文中“周”字的部分拓片,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A.西周时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B.西周推行井田制
C.西周建立了贵族等级制度
D.周人擅长于农耕
解析:图片中的“周”多和农田相关,这说明当时的其他民族对周民族的印象必然是擅长于农耕的,故选D项;汉字在商朝时期就已形成完整体系,排除A项;井田制应有九块田地,而图中的“周”字只有四块田地,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图片中的“周”字是和农田相关,并不能表现出贵族等级秩序,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
答案:D
3.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的祭品是十分丰盛的,包括大麦粥、炖鸽肉、烤鹌鹑、小麦面包、蛋糕、水果等。这些祭品主要是当地的农产品,墓室的壁画中也常常出现农民种植庄稼的场景。据此可知古埃及(  )
A.农业促进烹调水平提高
B.农业影响宗教信仰发展
C.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
D.丧葬习俗反映农业繁盛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丰盛的祭品,其中大多是当地的农产品,这反映出古埃及农业的繁盛,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祭品大多源于农业生产,未涉及烹调水平提高,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排除B项;物质基础包括很多方面,丰富的祭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仅由祭品丰富就推断出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排除C项。
答案:D
4.古代希腊三面环海,“大部分是贫瘠无用之地”“比较宜于畜牧而不宜于耕种”“国内水源不足,没有经常供水的河流、湖泊或大的泉井”。在这样的环境下(  )
A.商业成为社会经济基础
B.食物生产具有地域特色
C.土地属于贵族集团所有
D.民主政体遍及各个城邦
解析:根据材料中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及地中海气候使其食物生产主要以葡萄酒和橄榄油为主,B项正确;“商业成为社会经济基础”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的所有权,排除C项;D项错在“遍及”,如斯巴达是典型的贵族寡头政体,排除。故选B项。
答案:B
5.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次重要革命。下列关于农业出现的影响有(  )
①初步改变了人类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生活的状况 ②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 ③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逐渐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故选D项。
答案:D
6.在距今10 000年前到距今2000年前,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口都转向农业。显然这是一次强制性的转变,因为没有一个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会自愿抛弃他那舒适而又可靠的生活方式,去做终日被禁锢在自己的土地或牧场上、无休无止劳作的农民。这种“强制性”指的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人口增长的压力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生态环境的变化
解析:根据材料“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无休无止劳作的农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仅靠采集、狩猎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人们不得不进行农业生产,故选B项。
答案:B
7.《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B.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解析:由材料“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可知,农业生产在当时已经受到关注,故选A项;材料并未提及农业技术问题,排除B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C项“较为发达”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排除;材料并未就当时文学流派进行细致探讨,无法确知现实主义是否成为文学主流,排除D项。
答案:A
8.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据材料可知,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是重要社交场所,与“权力”有关。综合可知,这反映了玉米生产对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实行直接民主”“注重集体活动”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B、D两项。
答案:C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私有制产生促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崇拜
D.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解析:材料表明,随着农耕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进而出现阶级、文字,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D项正确;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唯一”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说法错误,均排除。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0.下面是某学者列举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成就”中的参考条目(部分)。
材料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出现,掌握初步施肥技术,连种制、复种制出现
秦汉时期 牛耕技术普及全国,已使用铁铧、犁壁
东汉   出现一牛耕犁
……
隋唐五代 江东犁、筒车发明,圩田掌握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南方稻麦轮作复种制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参考条目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要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可对参考条目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史变迁分析。
答案:示例一 春秋战国时期增加“水利事业已有较大发展”内容。
理由: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全面展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的成就,故应予以增加。
示例二 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成就”按“耕作方式”“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等不同项目进行重组,以专项形式,按时间进行展示。
理由:以专项形式,分类进行展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变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