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6 22:2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
2.时间: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3.物种外传: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4.表现
物种 欧洲 亚洲
玉米 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从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到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传播时间、途径:明朝时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 种植范围: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已遍布全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辣椒 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思考1:
(阅读教材第9页“《本草纲目》中所附玉米图”“清朝吴其濬绘制的玉米图”)玉米原产地在哪里?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提示:原产地:美洲。
传入中国: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随着殖民扩张,传播到亚洲,也传入了中国。
思考2:
(阅读教材第9页“学思之窗”)依据上述材料,谈谈甘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提示:材料记述了甘薯传入中国的两条途径。
①第一条途径是从吕宋(今菲律宾)传入福建漳州、泉州、莆田、福州一带。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到菲律宾经商时发现甘薯产量高、味道美、易于栽培,而且适应性强,于是他以重金买得几尺薯藤回国(当时吕宋不准薯种出国),并试种成功。
②第二条途径是由安南(今越南)传入广东东莞等地。明朝万历年间,广东东莞人陈益随海商到安南,回国时把甘薯种带回家乡。
任务1 美洲物种的外传
调研1 (2024·河南新乡高二上期末)明末山东人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说:“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穗苞如拳,而长须如红绒,粒如芡实大而莹白。……旧名番麦……一名玉蜀黍,一名玉高粱,一名戎菽,实一物也。”上述粮食作物的原产地是(  )
A.南亚 B.西亚 C.美洲 D.非洲
解析:根据题干“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穗苞如拳而长,须如红绒,粒如芡实大而莹白”和“一名玉蜀黍,一名玉高粱”可知该作物为玉米,玉米的原产地为美洲,C项正确;题干作物为玉米,玉米的原产地并非南亚、西亚和非洲,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答案:C
任务2 美洲物种传入中国
调研2 外来农作物传入古代中国有三次高潮,其中前两次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多带“胡”字,如“胡麻”“胡萝卜”,第三次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则多带“番”字,如“番茄”“番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
A.物种交流对象的变化
B.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
C.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
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带“胡”字的是之前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的,而带“番”字的则是通过新航路从美洲等地传入的,这反映出了传入地的不同,即物种交流对象的变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入地不同,不能说明华夷观有所变化,排除B项;传入的物种不一样,与综合国力大小无关,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与材料中不同地区的物种传入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调研3 辣椒原产于美洲,自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观赏植物—药用作物—调味品的“形象变迁史”。在门口悬挂红辣椒成为一些地方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其视为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庄稼大获丰收的象征。辣椒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主要得益于(  )
A.中国传统风俗的宽厚包容
B.新航路的开辟与西学东渐
C.中华传统医药理论的进步
D.物种交流与文化心理传承
解析:根据材料“辣椒原产于美洲,自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观赏植物—药用作物—调味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辣椒传到中国,由观赏植物逐渐成为药物与调料,甚至成为一种生活红红火火、庄稼大获丰收的象征,反映了物种交流与文化心理传承,D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西学东渐,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医药理论的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
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政府因素:高产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的引进,能解决由于人口膨胀导致的粮食问题,因而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推广。
②经济因素:美洲作物的引进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而且满足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等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影响
①积极影响: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促进土地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促进了工具器物的革新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缓解饥荒,促进社会稳定;促进了世界的交流及交融,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②消极影响: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失衡(一些物种在没有天敌的新环境下泛滥成灾);导致疾病传播。
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
(1)类别
①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
②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③蔬菜类:黄瓜、豌豆。
④经济类:甘蔗。
(2)表现
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②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2.畜禽在美洲的推广
(1)表现: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
(2)影响: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思考:
(阅读教材第11页“历史纵横”)“咖啡与咖啡馆”的传播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
提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亚地区的作物和饮食习惯传入美洲,改变了当地的作物种植结构和饮食、生活习惯。
任务 亚欧物种输入美洲
调研 (2024·河南商开大联考高二上期末)新航路开辟后,马成为欧洲人最早引入美洲的物种之一,马推动了大平原上的美洲原住民部落变成使用马匹狩猎的游牧民族;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据此可知,这些物种传播(  )
A.促进了民族演进,改变了人口结构
B.使欧亚作物开始影响美国农业
C.开发了大量土地,缓解了人地矛盾
D.促进了美洲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解析:据题干可知,马推动了美洲原住民变成游牧民族,“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使美洲形成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即美洲人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故选D项;“改变了人口结构”不符合史实,“改变了人口结构”的是欧洲殖民者的屠杀政策,排除A项;“美国”不符合时空,美国称呼开始于1776年,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发了大量土地,缓解了人地矛盾,排除C项。
答案:D
早期各大洲物种交流的特点
(1)多向交流:美洲与欧洲、亚洲、非洲之间都有物种交流,还存在反向传播,如番茄经欧洲改良后又传回美洲。
(2)农作物居多:在物种的交流过程中,传播的多为农作物,禽畜品种较少。
(3)欧亚为主:物种交流范围主要是在欧亚地区与美洲地区,其他地区如非洲,交流甚少。
(4)逐步深入:美洲物种传入亚欧后,起初多为观赏或者药用,后来对其认识逐步全面深刻,将其发展为粮食或蔬菜作物。
(5)西葡中介: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走在殖民扩张的前列,因此在物种交流过程中,充当了不自觉的历史交流工具。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1)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2)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
(3)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2)玉米、马铃薯、甘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1)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美洲 ①马、牛、羊等动物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 ②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 ③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中国 ①玉米、甘薯等耐旱高产美洲作物的引进,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思考:
(阅读教材第11页“思考点”)食物物种交流怎样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提示:极大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原有的饮食结构,逐渐形成了新的饮食文化;高产作物的引进,缓解了粮食紧缺,保障了粮食供应,有利于社会稳定;以往的奢侈品变为日常消费品,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级,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
任务1 “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调研1 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文中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作者认为近代物种交换(  )
A.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阻碍了美洲农业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是指哥伦布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新物种传入欧洲,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了欧亚的物种资源,改变了当地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增长;“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是指原产于欧亚的甘蔗等传入美洲后,殖民者建立单一种植园经济和使用奴隶劳动,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美洲农业的正常发展,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灾难。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哥伦布引发的物种交换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与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人们饮食习惯及阻碍美洲农业发展的说法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答案:A
任务2 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调研2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牛、山羊、猪和马引入美洲后,为美洲印第安人提供了皮革和羊毛以及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马和牛提供了重要的畜力,使人们可以在美洲土地上开垦耕种;有轮子的车辆和更多种类的驮畜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
A.导致了美洲人口数量的激增
B.是以动物物种交流为主的
C.影响了美洲地区的社会生活
D.导致了美洲自然经济解体
解析:材料表明牛、山羊等物种进入美洲后,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力、交通运输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说明其影响了美洲地区的社会生活,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洲人口数量的激增,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非常丰富,仅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其以动物物种交流为主,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导致美洲的自然经济解体,排除D项。
答案:C
调研3 下表是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地区 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
14世纪 欧洲 食物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
16世纪 欧洲、亚洲 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
A.生产技术进步 B.对外大量移民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16世纪欧洲和亚洲的食物谱中增加了来自美洲的作物,这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不同大陆之间的物种交流,C项正确;生产技术在这一时期并未有明显的进步,排除A项;对外移民不是食物种类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当时亚洲地区主要是自然经济而非资本主义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
近代物种传播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特点
①欧洲主导,物种交流是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的。
②种类丰富,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
③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④范围广泛,涉及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⑤时间漫长,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中。
(2)影响因素: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水平;人地矛盾;政府政策等。
一、选择题
1.《地理大发现探幽》中评价新航路开辟时指出:它让各地出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变了大陆的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其观察视角立足于(  )
A.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
B.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C.物质文明改变了政治文明
D.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
解析:材料主旨是新航路开辟后动植物品种的传播引起了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变化,因此立足点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D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工业文明的诞生与工业革命有关,排除B项。
答案:D
2.咖啡、可可和茶是世界三大饮料。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茶则由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东方进口,18世纪变得十分流行。这表明(  )
A.世界贸易推动社会生活变迁
B.新航路开辟开启了物种交换
C.早期殖民扩张以农业为主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贸易促进了物种的交流,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A项正确;B项“开启了”错误,排除;早期殖民扩张以掠夺为主,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3.下表是宋代至明代苏州地区粮食平均亩产量统计表(单位:市斤)。据此可以推知,明代苏州地区粮食亩产量的增加(  )
朝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粮食平均亩产量 326 347 450
A.得益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促进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D.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代苏州地区的粮食产量相对于前朝有明显的增加,这意味着有限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有利于推动剩余人口从事其他产业,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D项正确;A项属于因果关系颠倒,排除;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B项;材料与美洲农作物的传播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谷:岁共出万余石,苗乡自食并缩酒卖甚众,贫民做粑卖,村市熬糖做粉卖,每石十大官斗,现价易制钱一十二千文,较米每石十大官斗现价少易制钱四千六百文。
——宣统元年湖南《永绥直隶厅志》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玉米传入中国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和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二。
答案:(1)促进了粮食加工业的兴起,食品更加多样化、精细化。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的物种交流和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的联系,但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知识导图]
[要点记忆]
1.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作物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使物种交流进一步发展,真正开始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食物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促进了世界人口的激增,深刻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3.世界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新物种的引进导致了对土地等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课时作业(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选择题
1.(2024·山西长治上党区一中高二期末)在美洲,小麦是欧洲移民的主食,传教士需用面粉制作圣餐中的面包。1776年,《美国农业》记载:“我们在原先种烟草的土地上继续种小麦等谷物,再适当施肥,便可获得丰收。”当地农民谈道:“小麦收割后,被大量卖到里沃德岛、新西兰等地。”这说明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
A.改变了美洲居民的饮食习惯
B.打通了欧亚间的新商路
C.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传教士的需要、丰产以及商品化推动了小麦的传播,因此,小麦在美洲的传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洲居民的饮食结构,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打通了欧亚贸易路线,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
2.17世纪以来,马铃薯逐渐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主粮,爱尔兰人口从1762年的110万增加到1846年的830万。在德意志地区,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才开始接受马铃薯,在谷物歉收压力下,马铃薯代替了“自中世纪以来在广大民众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粥食”。这说明物种交流(  )
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B.延缓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程
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
D.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解析:马铃薯在爱尔兰成为最主要的粮食,在德意志地区马铃薯代替了粥食,这说明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区域饮食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A项“解决了”表述绝对,当前依然存在饥饿问题,排除;物种交流是殖民扩张的结果,但并不能延缓殖民扩张的进程,排除B项;材料中德意志地区并未涉及人口的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
3.中国传统本草学一向认为辛辣食物或辛辣味有“除六腑寒冷”的功效。《清稗类钞》记载:“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下列关于辣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产于南美洲的阿根廷
B.15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C.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D.18世纪传到西班牙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A项错误;15世纪末辣椒传入西班牙,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B、D两项错误;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C项正确。
答案:C
4.著名农史学家曾对域外引种作物名称做过分析: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由此可见,中国对域外作物的引种(  )
A.呈单向交流模式
B.带有较强的歧视性
C.以美洲作物为主
D.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时期域外引种作物的名称有着不同的称呼,说明域外作物引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D项正确;中国也有物种进行输出,并非单向交流模式,排除A项;材料与歧视性无关,排除B项;以美洲作物为主主要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
5.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非洲。玉米逐渐适应了当地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这说明玉米的传入(  )
A.影响了非洲的气候环境
B.有利于全球人口的增长
C.推动了当地经贸的发展
D.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解析:根据材料“玉米传入非洲”“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非洲人口的增长,有利于全球人口的增长,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玉米适应了非洲的气候环境,而不是影响了非洲的气候环境,排除A项;C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玉米成为可靠的食物来源并不等于人们的饮食习惯被改变,排除D项。
答案:B
6.“没有美洲的农作物,欧洲不可能有能力像后来养活那么庞大的人口,而且旧大陆的热带地区不会如此之快地得到开发。没有欧洲的牲畜,特别是用于运输和耕种的马和骡,美洲大陆不可能以它已经发生过的那种速度被开发。”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导致新旧大陆间经济互补而和谐发展
B.带来的物种交换改变了新旧大陆面貌
C.使美洲人口迁移造成旧大陆人口激增
D.并未给美洲造成致命打击和巨大破坏
解析:根据材料“没有美洲的农作物,欧洲不可能有能力像后来养活那么庞大的人口”“没有欧洲的牲畜……美洲大陆不可能以它已经发生过的那种速度被开发”可知,新航路开辟开启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文明交流,新航路带来的物种交换改变了新旧大陆的面貌,故选B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新旧大陆的和谐发展,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造成非洲人口的迁移,美洲人口迁移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材料内容不能体现是否对美洲造成巨大破坏,D项错误。
答案:B
7.原产于智利南部的土豆传到欧洲以后,狄德罗认为“它是胀气的,它不能算作可口的食物,但却可以为仅仅想果腹的人提供合宜的健康食品”。其意在(  )
A.强调食用土豆会影响健康
B.说明土豆只适合农民食用
C.肯定食物物种交流的意义
D.推动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狄德罗认为土豆虽然不好吃,但是却能为想果腹的人提供合宜的健康食品,说明其肯定了食物物种交流的意义,C项正确;食用土豆会影响健康与“提供合宜的健康食品”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想果腹的人群不一定都是农民,且B项说法过于狭隘,排除;材料未涉及对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
8.自小麦输入美洲以来,1634年,英国人约翰·哈维宣布:“弗吉尼亚已经成为英王的北美谷仓了。”17世纪末以来,小麦取代玉米,成为北美(产量)第二大农作物。这反映出小麦输入美洲(  )
A.提高了人们抗饥荒的能力
B.影响着人类正常生活
C.增加了民众农业投入
D.改变了当地农业结构
解析:材料反映了小麦在北美从无到有,并迅速取代玉米成为“北美(产量)第二大农作物”,这实际上说明了小麦的输入改变了北美的农业结构,D项正确;材料强调小麦的输入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结构,无法体现人们抗饥荒能力的变化,排除A项;小麦输入北美,并未对人类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众农业投入增加,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
9.在中世纪,原产于亚洲的香料成为欧洲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欧洲民众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鱼、肉、果酱、汤,甚至饮料都掺入香料。这说明(  )
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B.美洲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
C.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口味
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转向奢侈
解析:从材料可知,16世纪以来欧洲的菜肴中大量使用了各种香料,而这些香料大多盛产于亚洲,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亚洲、欧洲各国之间联系更为密切带来的影响,C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黄金白银价格下跌而物价上涨的现象,与材料中欧洲人饮食菜肴中调料增加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美洲,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16世纪欧洲菜肴中调料增加,不能表明调料多了就是民众消费奢侈的表现,排除D项。
答案:C
10.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清)《沅州府志》记载“(乾隆二十三年)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口增长很快,作为高产作物的玉米适应了当时人口增加的需要,B项正确;玉米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其种植范围扩大不是气候原因导致,排除A项;这一时期中国范围内并未遭受到殖民侵略,排除C项;D项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2024·山东潍坊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
两汉至隋唐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一批西亚乃至北非、欧洲特有的农作物品种被传入中国境内。如葡萄、石榴、西瓜等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菠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也成为重要的蔬菜。本土种植的一些蔬菜品种则被取代。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启了美洲与其他大陆之间的农业交流。据《农政全书》记载,最早引种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番薯成为当时重要的救灾农作物,“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进入清代中后期,番薯因其耐瘠高产的种植特点,迅速成为民众重要的主食来源。在某些地区,番薯甚至取得了与“五谷”类似的地位。此外,美洲原产的蔬菜类作物也大量传入中国,如辣椒、番茄、南瓜等成为中国人新的食物选择。辣椒“有辛味,可调理食味,乡人多嗜食之”;南瓜、番茄等在传入中国后,也纷纷取得了类似的地位。
——摘编自王思明《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展为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设问,明确主题,即: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其次,围绕给予的主题“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外来物种的传入为角度,进行阐述即可。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
外来农作物的引进对我国的文明进程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不小的助力。两汉至隋唐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一批西亚乃至北非、欧洲特有的农作物品种被传入中国境内,如葡萄、石榴、西瓜等水果,菠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重要的蔬菜。明朝时期,随着西方世界地理大发现,美洲等地的玉米、马铃薯、番薯等农作物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明朝海上对外交流发达,这些作物也随之传入中国内地。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不仅健全了中国传统的“五谷”文化,也改变了国人的饮食结构和人口规模,对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