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登岳阳楼 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6.登岳阳楼 课件(2)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09:41:5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登岳阳楼

杜甫
杜甫
1、杜甫(711-770)字[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2、杜甫后人称之为“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 ”。
3、 杜甫诗的风格是[ ]。
4、代表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与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等。
子美
诗圣
诗史
沉郁顿挫
5、我们曾经学过的杜甫诗有:
1、《望岳》 2、《春望》 3、《登高》
4、《江南春绝句》 5、《春夜喜雨》
朗读欣赏

朗读练习
首联以“昔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在。
“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寄寓了作者漂泊生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等多种感触。
颔联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颔联的意思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开了吴楚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中一般。
只用了10个字极力描写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
杜甫晚年居无定所,只好以舟为家,亲戚朋友连音信都没有了,只好泛一叶扁舟到处漂流。
这年,他五十七岁,迟暮之年却又患上肺病和恶性疟疾,重病缠身。眼前气势磅礴的洞庭湖景象如此广阔,而自己处境艰难,更显出自己的无助和渺小。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他倚窗遥望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之中,不禁声泪俱下。
虽然杜甫孤独一人,疾病缠身,依然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疾苦。
尾联的博大胸襟与颔联作者描写的洞庭湖壮阔的景象互相映衬。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全诗分两层。 前一层先叙述登楼,后写洞庭湖雄伟壮阔之景观。 后一层由景入情,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及对战乱时世的深切忧虑。
本诗描绘洞庭湖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身世,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怀念,对国事的忧思。
本诗描绘洞庭湖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身世,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怀念,对国事的忧思。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以“望”字统摄,形象鲜明,意境开阔,格调高昂,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结构:远望(首联) ——近望(颔联)——细望(颈联)——神望(尾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 望
1、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2、诗的前四句写春城(长安)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3、背景: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优美如画的写景名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江南春绝句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
2、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行文思路: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3、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是诗人的听觉感受。颈联写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推门而出,伫立远眺所见。尾联系想象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