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诗歌赏析能力,把握本诗沉浑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3、领会本诗通过描写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个人的孤苦境遇表达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2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诗中的经典诗句,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2、难点: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1、导入新课。2、出示学习目标。3、回顾作者及作品,介绍写作背景。4、诵读并默写这首诗。5、赏析诗歌。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1、由学生背诵描写洞庭湖的古诗词引入。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1)进一步了解杜甫有关的文学常识(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3)品读、诵读,了解诗的含义,体会诗歌意境(4)赏析与探究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回顾作者及作品,介绍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2、诵读并默写这首诗。
3、赏析诗歌:(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2)精字品析:“浮”字用得贴切自然,使意境辽阔雄浑,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极富动态感。(3)名句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把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逼真的描画出来了,景色宏伟绮丽,意境阔大,彰显了诗人精神空间的宏伟和辽阔。(4)颈联和尾联有何联系?(由颈联自伤凄苦到尾联感时伤世,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尾联挽上接下,对拓宽诗的意境、深化其思想内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5)讨论交流: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赏哪一个?他们的借景抒情哪一个对你的触动更大,为什么?(6)小结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