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杨氏之子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杨氏之子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7 20: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单元主题
风趣与幽默
语文要素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习作要求
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习 作
环环相扣
关系紧密
学习方法
习作实践
迁移运用方法
◎语文园地
归纳方法
◎口语交际
我们都来讲笑话
曾经学过哪些文言文?
《精卫填海》
《守株待兔》
《司马光》
《王戎不取道旁李》
是一部文言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贵族阶层言谈、轶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篇幅短小,生动有趣。有很多成语都源自《世说新语》,如道旁苦李、望梅止渴、管中窥豹、七步成诗等。
《世说新语》 36篇
姓杨的人家

儿子
助学资料
主要作品:主持编写了《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
刘义庆(403年--444年)
生平介绍: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他开创了中国笔记小说的先河。
找出作者直接介绍杨氏子的一句话。
默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孔君平
说说课文讲了杨氏之子和谁的故事。
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故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朗读本文时,先借助注释理解句意,把握文章内容,然后读好句中的停顿,把课文读流畅。朗读时注意读好“此是君家果”的调侃语气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平和语气。
qín

品读鉴赏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
很。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聪明,有智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拜访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就,于是
晋朝人(285-335),名孔坦,字君平,孔子第26代后人。官至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 (相当于司法部部长)
孔君平
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置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替,给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给……看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没有听说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随着声音,马上
指孔君平,您
古义:指鸟类的总称。
今义:指鸡鸭鹅类的家禽

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译文
故事中,杨氏之子的聪明体现在哪儿呢?
回答孔君平的话。
孔君平对杨氏之子说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杨氏子
杨梅
杨梅是杨家的果子
为什么杨氏之子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
孔雀
夫子(孔君平)家禽
杨氏子
孔君平
孔雀
杨梅
都在姓上做文章
想想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时,会是什么样的语气。
孔君平是在和孩子逗趣、开玩笑,应该是调侃的语气。
幽默风趣
杨氏之子的回答是快还是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快。从“应声答曰”能看出孩子马上作出了回答,从中能感受到他头脑聪明、思维敏捷。
反复朗读下面两句话,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孔雀非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幽默风趣
生硬
用“未闻……”既不失幽默,又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用“夫子”避开了孔君平的“君”字,更显得孩子尊重客人、很有礼貌。
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姓李呢?
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
杨氏之子只回答了孔君平一句话,为什么就说他“甚聪惠”呢?
①“应声答曰”说明他反应敏捷,不假思索;
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也在对方的姓氏上做文章,幽默风趣;
③用“未闻”的否定句式来回应孔君平,委婉、得体地反驳了客人的说法,同时表现出对客人的尊重。
再读全文,概括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看出的?
为设果
懂礼貌
应声答
思维敏捷
未闻
幽默风趣
夫子
尊重他人
本文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的九岁的男孩与客人孔君平 的故事,勾勒出一个 男孩的形象。
机智对谈
机敏善对的聪慧
读懂文化
行为
语言
有一次,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总理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这位以语言尖刻而著称的美国外交家当时哑口无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周总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