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 北京的春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作者简介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风民俗。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想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字认读
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除非 光景 必定 燃放 拜年 寺院轿车 元宵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外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万象更新 间断 分外 铺户 空竹
读读这些词语,观察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闲适自在
空竹,也叫舞铃,是用一根长绳舞耍一个哑铃形状的滚轴,做出各种花式动作的民族体育活动。
初读了课文,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忙碌
热闹
悠闲
喜庆
团圆
......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这么热闹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腊月初旬开始 正月十九结束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学提示:
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春节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这些日子里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完成下面表格。
品读鉴赏
时 间 风 俗 习 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除 夕
请大家默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腊八这天有什么特点?勾画相关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写批注。
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交流体会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语言通俗有趣。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这两个词,我们能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生字词。
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光景 必定 燃放 拜年 寺院 轿车 元宵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外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2.熟读课文,根据今天学习腊八的方法,自主学习后面部分。
3.收集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我能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除夕真热闹,句中的关键词是热闹。
2、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这些活动中我能体会到除夕的热闹。
3、守岁是什么意思?(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重视团圆、重视亲情
守岁有什么意义呢?
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一个看似简单的习俗,背后竟蕴含着浓浓的亲情,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除夕真热闹,
味
色
声
除夕真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因为——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真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因为——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除夕还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因为——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除夕真热闹,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fàn)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lǘ),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xián)熟技能。
展示汇报
展示汇报
庙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北京的庙会真……,有……,有……,还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说一说
展示汇报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一个“又”字,你看出了什么?
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第一次高潮:除夕
第二次高潮:初一
第三次高潮:元宵节
展示汇报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灯的数量多
灯的种类多
元宵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属于元宵节节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均为不同的食品。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依依不舍
这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作者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就是
方法提炼
详略得当
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让人印象深刻。
本文用充满“京味儿”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以人们的活动为主要内容,描绘了一副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图,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主旨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