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匆匆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匆匆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7 10: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8
朱自清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病在北平逝世。代表作品:《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
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空虚 叹息 徘徊 挪移
觉察 蒸融 隐藏
伶伶俐俐 千门万户
头涔涔 赤裸裸 泪潸潸
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左中右结构
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上中下结构
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1.汗流不止的样子。( )
2.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3.蜘蛛等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
4.的确。( )
5.流泪不止的样子。( )
词语解释
A.潸潸 B.涔涔 C.徘徊 D.游丝 E.确乎
B
C
D
E
A
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埋藏
宝藏

悄悄
悄然
cánɡ ( )( )
zànɡ ( )( )
qiāo ( )
qiǎo ( )( )
多音字
躲藏
西藏
悄声
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jīn ( )( )
jìn ( )( )
bó ( )( )
báo ( )( )
bò ( )
情不自禁
禁受
禁止
严禁
薄雾
单薄
薄片
薄饼
薄荷
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个问题出现了两次,分别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首尾呼应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2.作者围绕这个问题具体写了什么?
作者围绕提出的问题列举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形象地表现出了日子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让读者具体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一边读一边体会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采用整合重点段段意的方式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具体写时间在我们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慨。
照应开头,突出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引入课文,学习重点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眼中,日子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写什么来突出日子的这个特点的。
读文-释文移情
2
大约24岁
朱自清在写《匆匆》时多大年纪?
正当青年,为什么会发出
时光匆匆的感叹呢?
理脉
请阅读原文,填写思维导图
本文表达了___________的感情
理脉
1
燕子可再来
杨柳可再青
桃花可再开
时间
却一去不复返
对比
循环往复
理脉
2
时间在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无声无息地溜走了
无声无息
比喻/夸张
理脉
3
时间来去匆匆
将抽象的时间形象化
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了做哪些事上?找出形容时间脚步的词语
理脉
4


毫无贡献
惆怅.遗憾.伤感.惋惜.
我们可以从这些问句里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不甘
理脉
4
作者觉得自己没能为社会做任何贡献,白白过来二十多年,能不焦急、恐慌吗
齐读:感受作者的惆怅、不安的心情
明序
请阅读原文,填写思维导图
本文表达了___________的感情
提出问题
问题具象化
再次追问
悟情
这篇散文围绕“ 匆匆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惋惜之情。
深读明法
第一段
第四段
一连串的问句?
深读明法
继续学习第1自然段的四个问句,思考:作者的发问方式有何不同?
直接问
连续问
1
这组问题把朱自清内心的怅然和不安全部展现了出来。他就像个天真的孩子,让我们忍不住跟他一起追寻时间的踪迹
深读明法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在生活中感悟日子一去不复返
八千多日子
针尖上一滴水
时间的流
大海
渺小
浩瀚
伤时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比作
比喻
比作
对 比
惜时
深读明法
1.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具体表现“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
生活中的小事
时间在琐碎的小事中悄无声息地溜走。
吃饭
洗手
默默
遮挽
躺在床上
睁开眼
掩面叹息
深读明法
2.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
时间
拟人
看不见摸不着
赋予人的动作
具体可感的形象
“过去”“跨过”
“飞去”“溜走”
“闪过”
对时光的留恋
对光阴消逝的伤感
深读明法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排比
细腻地写出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不可控的无奈之情。
小练笔-仿写排比句
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把你的感触写出来。
于是---
( )时,日子从( )过去;
( )时,日子从( )过去;
( )时,日子从( )过去。
。。。。。。
写字
移动的笔尖上
玩耍
欢乐的笑声中
晒太阳
移动的光影中
总结方法·能力提升
走进作者
朱自清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2年,创办了《诗》月刊,倡导新诗。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
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
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走进作者
《匆匆》写于1922年3月——五四运动低潮期
此时的朱自清正处于迷茫、苦闷、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
总结思考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照应开头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跨过、飞去、溜走、闪过
如轻烟 如薄雾
匆 匆
具体说明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布置作业
1.从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搜集积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3.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绿》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