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7 21: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第1课时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在抗美援朝战争战争中,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今天,就让我们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体会作为伟人的毛主席,在听闻儿子牺牲在战场的消息后,内心的感受。
新课导入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7日,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
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面对美军对中国东
北近邻的入侵和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中共中央
作出出兵朝鲜的重大战略决策。10月8日,毛
泽东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指出:
“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这表明了中国出兵朝鲜的性质、目的以及对取得胜利的信心。随后,举国上下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成了50年代前期中国最为流行的口号之一。
毛岸英(1922—1950)
生平介绍: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美军飞机的轰炸下牺牲,后来安葬于朝鲜。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助学资料
知识锦囊
词语认读
拟定 锻炼 慰问 眷恋 情不自禁
奔赴 繁忙 特殊 签字
喃喃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péng
音序:
P
左右
偏旁:

12
形近:
姓彭
笔顺:
组词:
结构:
笔画数:
膨胀 澎湖 鼓励

音序:
N
左右
偏旁:

7
形近:
拟定
笔顺:
组词:
结构:
笔画数:
褒姒 似乎

móu
音序:
M
左右
偏旁:

11
形近:
参谋
笔顺:
组词:
结构:
笔画数:
媒体 煤炭 间谍
ruì
音序:
R
左右
偏旁:

13
形近:
瑞年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端着 揣着 惴惴不安
结构:
sǔn
音序:
S
左右
偏旁:

10
形近:
损失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方圆 陨落 成员
结构:
duàn
音序:
D
偏旁:

14
形近:
锻炼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锦缎 文段
结构:
左右
liàn
音序:
L
左右
偏旁:

9
形近:
炼铁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练习 挑拣
结构:
juàn
音序:
J
上下
偏旁:

11
形近:
眷恋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誊写 试卷 名誉
结构:

音序:
F
半包围
偏旁:

9
形近:
奔赴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赶路 趋势 超越
结构:
gǎo
音序:
G
左右
偏旁:

13
形近:
搞笑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草稿 铁镐 芦蒿
结构:
shū
音序:
S
左右
偏旁:

10
形近:
特殊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珍珠 一株 诛心
结构:
zūn
音序:
Z
上下
偏旁:

12
形近:
尊重
笔顺:
组词:
结构:
笔画数:
遵守 蹲守 酒樽
qiān
音序:
Q
上下
偏旁:

13
形近:
签字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答应 宝剑 勤俭
结构:

音序:
G
独体
偏旁:

9
形近:
革命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花草 鞋子 靴子
结构:
我会认

chóu

chú
踌躇

àn
黯然









默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将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听闻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第一部分(1-4)写毛主席见到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
第二部分(5-10)写毛主席面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问题,艰难抉择下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思考:看到电报时毛主席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品读鉴赏
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从朝鲜发来的三封电报的主要内容。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志愿军司令部请示是否将遗体运回国。
朝鲜方面要求把毛岸英葬在朝鲜。
无声的肢体语言透漏着毛主席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动作描写
体会到了毛主席特别伤心、悲痛。
“整整一天”“没有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想毛岸英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在想和毛岸英见的最后一面。
毛主席没有说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时,他的内心很不平静,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毛主席内心极度痛苦,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回不来了的现实。
从下面这句话中,你觉得毛主席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写出毛主席作为一位普通的父亲,无法接受失去爱子的现实,心中悲痛万分,难以言表。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内心的巨大悲痛。
“食指按住紧锁的眉头”,你从这细微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想到儿子再也回不来了,忍不住呼唤起儿子的名字。
毛主席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
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主席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课内拓展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后来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毛岸英从小经历坎坷,和父亲聚少离多;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读下面这段话,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再思考:毛主席在签字前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表现出了毛主席内心的悲痛和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毛主席可能在想,岸英是我最心爱的长子,我能不能再见儿子最后一面。
思考一下,当毛主席仰头望着天花板时会想什么?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从毛主席的内心独白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既矛盾
又痛苦
毛主席:宽广豁达的胸怀和可贵
的国际主义精神。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这部分中还有毛主席的心理描写,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朗读时,要读出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心痛与想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渴望。
这种念头是毛主席想把爱子的遗骨运回国内安葬。因为毛主席虽然满怀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但他同时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这种念头是什么?为什么很快就被毛主席打消了?
毛主席的话使我们感受到了他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大胸怀。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再次写出了毛主席内心的悲痛和抉择的艰难。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他也许在想,自己签了字,可能就真的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毛主席踌躇、犹豫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就算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哀痛!我们读着这句话,心里忽地又一沉,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此时收笔,留给我们的是深深地震撼: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课文为什么以这句话结尾?毛主席做出的决定,与这句话有什么关系?(重点)
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最终也长眠在朝鲜,他的情况和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毛主席最终做出的决定,也正体现了这句诗的内涵。
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本文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主旨提炼
感悟提升
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外拓展
拓展延伸
黄继光(1931~1952) 四川中江人。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进而英勇牺牲。
邱少云(1926—1952) 四川铜梁人。
邱少云在潜伏时,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一、标注拼音。
奔赴 ( )
黯然 ( )
特殊 ( )
拟定 ( )
课堂练习

àn
shū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心爱的
无限的
紧缩的
眉头
长子
父爱
黯然的
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