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长征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七律·长征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7 11:0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重温革命岁月,
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光辉岁月
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这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重温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重温那震撼心灵的时刻,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抗日英雄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受开国大典上那庄严、隆重的阅兵场面,感受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献身的精神。作者在描写场面的过程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在感受革命先辈们强烈的爱国情感的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赶快让我们去课文中遨游吧!
七律·长征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采桑子·重阳》。
写作背景: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即将胜利时,回顾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七言律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
长征历史背景: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日本侵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日,蒋介石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以“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国策,一再对日妥协,且不断调集重兵“剿共”。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的“左倾”错误指导下失败,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人以上,击溃国民党数百个团,经过11个省,爬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2万5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纪律
悬崖
渡过
铁索
注释:
万水千山:
等闲:
逶迤:
细浪:
磅礴:
走泥丸:
云崖:
铁索:
三军:
尽开颜: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道路遥远险阻。
很平常。
形容道路、山脉等弯弯曲曲绵延不断的样子。
小浪花。
(气势)盛大。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高耸入云的山崖。
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13根铁索。
这里指红军队伍。
全都喜笑颜开。
了解文体: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也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诗中两句为一联,分别叫做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思考:
请用一个字概括了红军长征给你的印象。

面对这样艰难的条件,红军有没有退却?哪个词可以断定?
不怕
猜想:“远征难”都有哪些困难?
面对再多的艰难险阻,红军没有退却,体现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吗?
诗中写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请在诗中圈一圈,画一画。
五岭山
乌蒙山
金沙江
大渡河
岷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是什么意思?加上一个“只”使你体会到了什么?
“等闲”指把困难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加上“只”字写出了艰难险阻在红军眼中是非常平常的。
只等闲
生活中的什么困难会让你“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看到图中的五岭山,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在红军眼里,五岭山像什么?
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看到图中的乌蒙山,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它?
在红军眼里,乌蒙山像什么?
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突出了红军长征的“难”,“腾细浪”“走泥丸”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的精神,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
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表现出红军的无畏精神的呢?
比喻、夸张
“五岭山”比作“细浪”,“乌蒙山”比作“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对应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是指什么?“寒”又是指什么?
“暖”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心情。“寒”写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一暖一寒,一个是胜利的喜悦,一个是战斗的惊心动魄。
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哪两个词表达了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心情?
更喜
尽开颜
“更喜”“尽开颜”表达了红军战士战胜千山万水后的喜悦心情。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是胜利,是兴奋,更是抗战的信心!
全诗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全诗采用了“总—分”和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总结:
短短56个字,诗人带我们重走了长征路,可见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最后,让我们怀着万丈豪情,再将全诗朗读一遍吧!
板书设计: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