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基础卷)
一、卷面整洁。(2分)
二、书写。第1~5题中,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书写。(12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ùn cáng róu měi dī yín qín miǎn
( ) ( ) ( ) ( )
pān tán lǐ mào yīn yùn yóu lì
( ) ( ) ( ) ( )
2.卷地风来忽吹散, 。3. ,听取蛙声一片。
4. ,江清月近人。 5. ,清风半夜鸣蝉。
三、积累与运用。(22分)
第6~7题都有一项字的读音有误,在前面的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序号。(2分)
( ) 6. A.蒙古(měng) B.烘烤(hōng) C.参差(cān) D.游侠(xiá)
( ) 7. A.迂回(yū) B.寒暄(xuàn) C.静谧(mì) D.渲染(xuàn)
第8-9题字形有误的一项,在前面的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序号。(2分)
( ) 8.A.骏马 B.会心 C.奇利 D.意味深长
( ) 9.A.驻足 B.疾弛 C.智慧 D.全神贯注
第10-11题字义有误的一项,在前面的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序号。(4分)
( )10. A.翠色欲流(欲:将要) B.一碧千里(一:表示数字)
C.驻足痴望(痴:痴迷) D.移舟泊烟渚(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 )11. A.庞然大物(庞:庞大) B.大街小巷(巷:小的街道)
C.意味深长(长:长远,久远) D.路转溪桥忽见(见:发现)
12.下列句中成语,诗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街道上,大伙儿都是行色匆匆地向前赶路。
B.许多小虫子都在驻足痴望着眼前飞舞的花蝴蝶。
C.国庆节那天,人们个个都襟飘带舞,欢聚一堂,庆祝这伟大的节日。
D.他们语重心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1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B.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C.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D.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B.可是,甲虫的音乐家们,全不注意这些,它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子。
C.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尽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D.小明因为饶了她,所以他只是想让她知道他俩现在究竟谁有理。
15.下面没有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 )。(2分)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6.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词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同是明月,表达的情感也相同。
B.《草虫的村落》描述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对草虫的村落作了极富画面感的描绘,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生灵和自然的喜爱之情。
C.《宿建德江》后两句是千古名句,“低”和“旷”、“近”和“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衬托了诗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
D.《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
17.下面阅读、表达方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B.《草丛的村落》是一篇带有说明特质的散文。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给大家。
C.学习课文时,我们有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有时不可以联想。
D.《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三首古诗词都能寓情于景,以景衬情。
18. 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可见,对某些花卉来说,它们受到病毒的浸染,不是“受害”,而是“幸运”。
②植物病毒对植物生长产生的危害作用,是使植物的叶或花改变颜色。
③使花色更奇异、绚丽,起到对花卉的美化作用。
④正是因为病毒的浸染,使花瓣上原有的颜色产生了花斑或条纹。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②①
四、句子训练。(10分)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缩句)
2.通过老师耐心地讲解,使我终于弄懂了这个问题。(修改病句)
3.这难道不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吗 (改为陈述句)
河流像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仿写比喻句)
五、阅读与理解。(26分)
(一)课内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词题是 。 (2分)
2. 下列是对偶句的两项是( )(2分)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
B.“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寂静。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量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人们丰收后热烈畅谈的景象,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课外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聚集。 B.公欣然曰 然: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如
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B )(2分)
A.俄而雪骤 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
B.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C.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D.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3.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B )(2分)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B )(2分)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山雨
赵丽宏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tí)啭(zhuàn)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读选文第5自然段,理解填空。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 ” ,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 ”,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 ”,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
2.第⑥自然段写出了山雨的 美。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可以用四字词语“ ”来形容。雨中,山林的色彩是“ ”。(2分)
3.选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2分)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5.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由这篇课文可以想到的描写雨景的古诗有:(2分)
第六部分 习 作
题目:这真让人 ▲ (30分)
生活中很多事情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可能是尴尬、愤怒、匪夷所思、激动、欣慰……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补充题目,把事情的经过,当时的心情,情感的变化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
一、卷面整洁。(2分)
二、书写。第1~5题中,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书写。(12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蕴藏 柔美 低吟 勤勉 攀谈 礼貌 音韵 游历
2.望湖楼下水如天 3.稻花香里说丰年
4.野旷天低树 5.明月别枝惊鹊
三、积累与运用。
6.C 7.B 8.C 9.B 10.B 11.D
12.D 13.C 14.B 15.D 16.A 17.C 18.B
四、
1.村子散布在小丘上。
2.通过老师耐心地讲解,我终于弄懂了这个问题。
3.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4.春风像一首悠扬的歌,承载着美妙的意境。
五、阅读与理解。(26分)
(一)课内阅读
1.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2.A C 3.D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闲适的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课外阅读
咏雪
1.C 2.B 3.A 4.B
山雨
1.奇妙无比的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美。
2.颜色 五彩斑斓 翠色欲流
3.雨前—雨中—雨后
4.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5.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六、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