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设 计 依 据 课标要求 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增进音乐素养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试题呈现 歌唱的基本要求、歌唱姿势以及发声练习等,均属学生歌唱能力生成的范畴。
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由多年在基层从事少年儿童音乐教育工作的两位老教师合作创作的歌曲。他们懂得孩子们的审美心理需求,从最直观的中国地图入手,将平原、沙漠、长江、黄河、宝岛台湾纳入歌词。以亲切、赞美的口吻,跳动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孩子们质朴的爱国之情——“神州处处好!我爱你彩色的中国”。实践证明这首歌曲生动直观、朗朗上口,教学效果好,深受师生喜爱。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词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少年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这一题材,寥寥数笔,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曲作者采用了大调式、拍的创作手法,更赋予歌曲欢快、优美之感,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地表达着热爱祖国河山的幸福情感。 歌曲可分为两个乐段,A段1—17小节,共四个乐句;B段18—29小节,共六个乐句。 A段的第1—4小节为第一乐句,4(跨小节)—8小节为第二乐句,9—12小节为第三乐句,13—17小节为第四乐句。第一、二乐句采用的是舒朗的节奏,给人一种大气、展开的感觉,恰当地表现出少年儿童将祖国版图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的形象。第三、四乐句采用了紧凑的节奏,音乐形成对比,也巧妙地表现出他们指认祖国山川海洋的愉快心情,演唱形式为齐唱。乐曲开始的第1小节的第三拍,使用了休止符,它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翻看地图册时的那种激动、崇敬的神态,其后的第5 6 9 11小节的休止符都在第三拍(弱拍)或第三拍的强位置上,形成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准确地描绘出孩子们看到地图册时,那种时起时伏的思绪和看到祖国地图时那种时而外在、时而内在的喜悦心情:祖国辽阔的平原、广袤的沙漠、万里长江、滚滚黄河,多么值得自己赞美和热爱。 B段可以分为六个乐句。17(跨小节)—21小节为第一乐句。歌词:“宝岛台湾像小船在东海上漂”,这一乐句的旋律写得比较出色,它将A段的末句作为B段的起始,并再次将节奏放缓,使A、B两段音乐水乳交融,自然天成,同时调性也有了小调色彩。随着音色、音高、节奏等一系列的变化,歌曲在这里形成了高潮。接下来,22—23小节为第二乐句,24—26小节为第三乐句,第四、五乐句重复第二、三乐句,丰满了歌曲,也将赞美之情得以进一步强调。26—29小节为重复乐句,巩固了歌曲的主题。 曲作者冯奇认为:在《彩色的中国》这首歌中,休止符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旋律增加了流动感。这种音乐表现作用重点是一个“情”字。它突出了少年儿童的好动、好奇,善于遐想的特点——“轻轻打开地图册”和“看到了彩色的中国”。“轻轻打开”,意味着爱地图册,透过爱地图册又展现了少年的内心世界,不仅珍爱地图册,更珍爱图中的祖国。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踏入中学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着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热衷关注事物的外表形象及主观体会,因此,教师要强调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价值观的引领,注重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音乐。
教学目标 学习演唱《彩色的中国》,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拍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能按照歌唱的基本要求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聆听《彩色的中国》,能够认识并分辨常见的独唱、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结合音乐作品,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结合练习二拍、三拍、四拍的指挥,感受、体验节拍特点。 能够在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唱《彩色的中国》,掌握旋律中的休止符,体会休止符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旋律中的休止符,学习用音断气不断的方法演唱。
思政元素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我们的祖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有碧绿的草原,巍峨的雪山,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还有那橙色的热情沙漠。如果用地形图来俯瞰这锦绣山河,那么中国就是一幅绚丽的画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这彩色的中国!(板书课题) 以图片和教师语言相结合,直观生动地揭示了课题的寓意,表达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赞美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1.初听《彩色的中国》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呢? (小结) 再次感受歌曲的速度与情绪,边听边打拍子,思考: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2.复听歌曲,感受三拍子 3.歌唱的基本要求以及发声练习 情绪(亲切); 速度(中速) 完整地复听,在认知情绪与速度的基础上感知三拍子韵律,并掌握了解歌曲节奏的学习方法。
4.练习休止符与附点音符,打拍子念节奏。 ①出示歌谱,讲解休止符与附点音符的节拍时长,休止符需注意:声音关闭,节拍不停; ②根据打拍图示,教师带领学生打拍子念节奏。 5.听琴唱谱 6.游戏方式念词练习 说节奏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节拍 依据歌谱节奏念歌词,像玩节奏游戏似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歌词更容易代入乐谱进行演唱,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作与表现,班级好声音PK。 分组比赛演唱歌曲(形式多样)。 音乐课应当是学生的学习与展示课堂。
(四)拓展与升华 师:歌曲学会了,那谁来说说这首歌曲传递着怎样的感情? 大家的感受正是词曲作者的意图。 拓展:歌词中有这样一句:宝岛台湾在东海上漂。宝岛台湾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全国人民都盼望着她能早日回归祖国! 在今年啊,也有这样一个人,她能否顺利回归祖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请看视频(孟晚舟回国机场发言视频)。 最后,让我们带上这份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次唱响这首《彩色的中国》。 热爱祖国、 升华:正如视频中的孟晚舟所说,没有强大的国,哪来温暖的家?无论身在何方,祖国永远是我们自信的源头,更是我们最强的后盾!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牢记国家情怀,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国家未来接班人,孩子们,加油! 音乐传递的是情感,应当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情感。 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爱祖国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课堂上的学科知识点,一定要精心设计,深入浅出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会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发表见解,教师启迪总结。对于《彩色的中国》知识点较多较零碎这样的课例,如果课堂容量过大,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乐理知识部分怎么讲、讲多少,学生能够在一节课之内吸收多少,教师必须成竹在胸。唱歌课应当具备发声方法的训练。教师尽可能地少讲,把课堂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使学生在音乐课上多聆听、感受、体验、模仿、思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