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2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219)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24 10:48:10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知道什么是回声,知道声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知道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结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实验1:用两只手指轻放在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你发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
你知道什么在振动吗?___________
实验2:拨动拉紧的橡皮筋
你听到声音了吗? __________
橡皮筋在做怎样的运动?__________
实验3:敲击一下音叉,听到_______,发现音
叉________。用手扶住音叉,音叉停止振
动, 还能听见声音吗? _______
喉部在振动
声带
听到
在振动
声音
在振动
不能
结论: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也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讲话
花样运动员在水下动作整齐一致,是因为听到了水上的乐曲的节奏
液体传播声音的例子:
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液体传播声音的例子:
固体传播声音的例子:
伏地听声:印第安人在狩猎时,他们伏在地面上,通过聆听声音来预测即将来到的牛群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三、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声音的速度称为声速
从小资料中可得出:
①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是气体中最慢,液体中较快,固体中最快。
②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0℃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31m/s。
在雷雨交加的夏天,一声响雷后,往往
是雷声轰轰不断。这又是什么现象呢?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声音多次反射
小资料: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
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原声
回声
如果不到0.1s,则回声跟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1、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上,
最后的一幕《多元·融合》音乐响起.
这是一个全方位体现当今中国包容、
发展理念,具有科技含量和神秘、典
雅意境的节目——由两位“未来人”
击奏世界首创的磁悬浮大型编钟,悠扬的编钟声是由编钟的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传入观众的耳朵.
振动
空气
练习
2、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就听不到车铃声了,原因是( )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使车铃停止了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 D.手太用力了
B
3、遇到大风天气,路旁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由( )
A.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来的
B.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来的
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来的
D.空气振动产生并由固体传来的
B
4、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C
5、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D
NO,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6、有大陨石撞上月球,远处的宇航员能否听到撞击声?
7、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5s ,求海的深度。设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
已知:v =1500m/s
=1.25s
求:s .
解:s=v t =1500m/s×1.25s
=1875m
答:海的深度是1875m。
这些乐器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