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刚接处物理,有动手能力不是很强,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体会实验的乐趣。实验简单,容易操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动起来,每一位同学都是实验者。这要求学生的纪律有所保障。让学生真正的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改造生活。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学好物理的保障。课前找一找有关太空中宇航员是怎么交流的资料。
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利用PPT课件展现一些自然界中动物发出的声音,和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让学生猜这是哪一种动物或物体发出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从而对声音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提出问题
那么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引出课题。我现在拿一张纸,它没有发出声音,问: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呢?
教师挥动手中的纸,引起纸的振动,纸发出了声音。
你现在能不能利用书桌上的东西你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学生利用书桌的东西制造出声音)
提问:你对声音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在黑板上列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2【讲授】新课讲解
(一)声的产生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2.探究实验
实验1 用书本,纸片,喉头进行发声实验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学生开始实验1 讨论答案: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实验2 用音叉、镲做实验
问题 (1) 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
(2) 怎样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呢?(学生实验讨论得出结论)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我们现在的交流是靠什么把声音传播出去呢?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
实验3 用水槽、石头,课桌,土电话做实验
让学生到教室外放音乐,我们能不能听到声音?
(学生实验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玻璃、金属、墙壁、水等。
提出问题
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
实验演示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学生观看实验讨论得出结论)
总结: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呢?
实验4橡皮膜,蜡烛实验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三)声速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怎么回事?
教师播放动画声速大小的视频,学生观看,总结规律。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总结: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常温时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
通过对声速的学习,评议刚才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进一步问:3次敲击声分别是沿着什么物质传来的?
(四)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
有时我们说话会听到自己的回声是怎么回事?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回声。
活动3【活动】探究
实验1 用书本,纸片,喉头进行发声实验
实验2 用音叉、镲做实验
实验3 用水槽、石头,课桌,土电话做实验
让学生到教室外放音乐,我们能不能听到声音?
实验演示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实验4 橡皮膜,蜡烛实验
播放动画声速大小的视频,学生观看
活动4【作业】作业
作业设计
生活中的声速要是在1m/s,生活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写一篇500字的小短文。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