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7 09:4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2023·江西期末)洋务运动时期,一些向洋务企业投资或参与经营的买办、富商或官僚,利用获得的经验或部分资金另办私厂,如1878年曾投资轮船招商局并任过总办的朱其昂就在天津自办了贻来牟机器磨坊。这说明洋务运动( )
A.潜藏着走向破产的必然性
B.加剧了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
C.缺乏近代企业的管理体制
D.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2023·广西贵港)1875年,左宗棠获得慈禧授权,以商人胡雪岩的个人名义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所借款项用于支付西征军军饷及购买德国军火。力主海防的李鸿章默许下属故意拖延拨款为胡雪岩还债,并向慈禧举报胡雪岩挪用借款私下牟利,朝廷很快将胡雪岩查办,这一事件表明( )
A.列强利用金融资本欺压中国
B.朝廷重臣存在国防理念分歧
C.慈禧对洋务派既拉拢又防范
D.清廷仍坚持严格的抑商政策
3.(2023·黑龙江期中)19世纪70年代,面对西有沙俄侵占新疆,东有日本出兵台湾的危机,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克复新疆,所以保蒙古;守卫蒙古,所以保京师”。由此判断他( )
A.在战略上重视主动进攻
B.主张加强海防建设
C.重视西北边防
D.对西方社会认识深刻
4.(2023·四川眉山)1898年3月,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该条约共3项10款。其中第二项是“铁路矿务等事”,即修建胶济铁路,成立矿业公司等。这损害了中国( )
A.行政主权 B.司法主权
C.经济主权 D.领海主权
5.(2023·陕西西安)19世纪60年代初,上海租界的人口激增,房屋店铺市场蓬勃发展,银行票号汇聚,出现了“东南半壁无一片干净土,而沪上繁华远逾昔日”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工商业发展助推城市化进程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C.列强在华资本输出大量增加
D.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江浙地区
6.(2023·河南开封)1861年洪秀全“改政”,把“太平天国”国号改为“上帝天国”,后又改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每当李秀成奏言时,“天王言天说地,并不以国为事”,并“专信同姓之重”,重新起用不得人心的两个兄长及外甥等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太平天国( )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现实愿望
B.军事实力受到了沉重削弱
C.逐渐摆脱了宗教迷信的束缚
D.危机明显并日益走向衰败
7.(2023·山东威海)清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下令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太四府一州的漕粮一律走海运,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漕粮,按照每石一两三钱的价格折成白银,转运到京城或者就地充当军饷。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漕运制度的衰落 B.国内局势的动荡
C.南方经济的发展 D.列强侵略的加剧
8.(2023·海南模拟)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个德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军舰占领胶州湾,紧接着,俄国便于12月中旬强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事后,俄国对德国占领胶州湾“表示感谢”,说“因为有了胶州的占领才使旅顺口、大连湾的迅速占领成为可能”。这表明( )
A.帝国主义各国在侵华中利益一致
B.维新变法引发列强的瓜分浪潮
C.民间反洋教活动激化了民族矛盾
D.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9.太平天国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该主张(  )
A.反映了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肯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C.冲破了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D.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10.1899年,美国向英、俄、法、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各国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1900年7月又补充了“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等条款。上述照会提出的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民主革命浪潮蓬勃发展
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谋划镇压义和团运动
11.[2023·广东惠州高一期末]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地方汉族官员在使用洋枪洋炮与太平军作战中,在同外国势力的接触中,既认识到西方武器的先进,也感受到外国列强的威胁,思想上受到极大震动,产生了危机感和仿效意识。这主要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
B.加剧了民族危机
C.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
D.开始向西方学习
12.[2023·宁夏银川高一期末]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D.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13.[2023·陕西榆林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船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两国陆军一战于朝鲜,二战于辽东,三战于威海,海军在黄海也展开决战。清军“水陆交绥,战无一胜”,清廷被迫向日本屈膝求和。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割地赔款,落得一个丧权辱国的结局。从一定意义上说,甲午之败,虽败于日本,实质上根在制度,根在清廷,根在清军自身。“国势蹙也,财源匮也,民心涣也,威柄失也,而四者皆国之命脉所系,失之何以自立?”——摘编自《甲午战争120周年:必须有强大的实力》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对此,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宣布饷银不准运出,制造局不准停工,台湾税收要全部留作抗日之用。一批台湾爱国官绅也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摘编自李艾丽《从反割台斗争看
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特点及体现的时代精神。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2023·江西期末)洋务运动时期,一些向洋务企业投资或参与经营的买办、富商或官僚,利用获得的经验或部分资金另办私厂,如1878年曾投资轮船招商局并任过总办的朱其昂就在天津自办了贻来牟机器磨坊。这说明洋务运动( )
A.潜藏着走向破产的必然性
B.加剧了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
C.缺乏近代企业的管理体制
D.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 材料“自办了贻来牟机器磨坊”说明朱其昂自办的企业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其之所以能够自办,是因为有投资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的经验或资金,因而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诱导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项正确;洋务运动破产是指没能使中国实现富强,而不是企业内部人员出现自办企业,且材料现象也不能说明洋务运动必然破产,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洋务运动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无法得出加剧了清朝统治集团腐败,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近代企业管理体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广西贵港)1875年,左宗棠获得慈禧授权,以商人胡雪岩的个人名义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所借款项用于支付西征军军饷及购买德国军火。力主海防的李鸿章默许下属故意拖延拨款为胡雪岩还债,并向慈禧举报胡雪岩挪用借款私下牟利,朝廷很快将胡雪岩查办,这一事件表明( )
A.列强利用金融资本欺压中国
B.朝廷重臣存在国防理念分歧
C.慈禧对洋务派既拉拢又防范
D.清廷仍坚持严格的抑商政策
[解析] 根据材料“以商人胡雪岩的个人名义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所借款项用于支付西征军军饷及购买德国军火。力主海防的李鸿章默许下属故意拖延拨款为胡雪岩还债,并向慈禧举报胡雪岩挪用借款私下牟利,朝廷很快将胡雪岩查办”可知,左宗棠注重西北边防,为此让胡雪岩借款,而李鸿章则注重海防,构陷胡雪岩,侧面反映了二人在国防理念的不同,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列强欺压中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慈禧对洋务派的防范,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故选B项。
3.(2023·黑龙江期中)19世纪70年代,面对西有沙俄侵占新疆,东有日本出兵台湾的危机,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克复新疆,所以保蒙古;守卫蒙古,所以保京师”。由此判断他( )
A.在战略上重视主动进攻
B.主张加强海防建设
C.重视西北边防
D.对西方社会认识深刻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新疆、蒙古都位于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体现了左宗棠力主加强北方和西北地区的陆上防御力量,C项正确;晚清时期中国国力下降,不具备主动进攻的实力,排除A项;新疆和蒙古都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排除B项;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忽略了社会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四川眉山)1898年3月,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该条约共3项10款。其中第二项是“铁路矿务等事”,即修建胶济铁路,成立矿业公司等。这损害了中国( )
A.行政主权 B.司法主权
C.经济主权 D.领海主权
[解析] 据材料可知,1898年3月,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条约中强调德国“修建胶济铁路,成立矿业公司”等内容,是对华资本输出,侵犯了中国的经济主权,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对华资本输出,未涉及对中国行政上的干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司法主权,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领海主权,而是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陕西西安)19世纪60年代初,上海租界的人口激增,房屋店铺市场蓬勃发展,银行票号汇聚,出现了“东南半壁无一片干净土,而沪上繁华远逾昔日”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工商业发展助推城市化进程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C.列强在华资本输出大量增加
D.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江浙地区
[解析] 依据材料“东南半壁无一片干净土”,结合时间“19世纪60年代”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江浙地区,大批富人迁往上海避难,D项正确;材料内容不符合工商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的史实,排除A项;材料“东南半壁无一片净土”显示并非列强的入侵所致,排除B项;甲午战后,列强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河南开封)1861年洪秀全“改政”,把“太平天国”国号改为“上帝天国”,后又改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每当李秀成奏言时,“天王言天说地,并不以国为事”,并“专信同姓之重”,重新起用不得人心的两个兄长及外甥等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太平天国( )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现实愿望
B.军事实力受到了沉重削弱
C.逐渐摆脱了宗教迷信的束缚
D.危机明显并日益走向衰败
[解析] 材料体现了太平天国后期,天王洪秀全过度迷信宗教,任人唯亲,不理国事,表明太平天国的危机明显并日益走向衰败,D项正确;农民阶级的现实愿望是得到土地,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的政治而非军事,排除B项;根据材料“上帝天国”“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天王言天说地,并不以国为事”可知,太平天国没有摆脱宗教迷信的束缚,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3·山东威海)清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下令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太四府一州的漕粮一律走海运,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漕粮,按照每石一两三钱的价格折成白银,转运到京城或者就地充当军饷。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漕运制度的衰落 B.国内局势的动荡
C.南方经济的发展 D.列强侵略的加剧
[解析] 依据材料“1853年”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使得南方各省经济和交通遭到破坏,因此出现材料现象,B项正确;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现象非漕运制度因素导致,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南方的漕粮运输情况,不能说明南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经济造成了破坏,排除C项;由“1853年”可知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而非列强侵略的加剧,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3·海南模拟)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个德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军舰占领胶州湾,紧接着,俄国便于12月中旬强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事后,俄国对德国占领胶州湾“表示感谢”,说“因为有了胶州的占领才使旅顺口、大连湾的迅速占领成为可能”。这表明( )
A.帝国主义各国在侵华中利益一致
B.维新变法引发列强的瓜分浪潮
C.民间反洋教活动激化了民族矛盾
D.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解析] 根据材料“德国借口两个德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军舰占领胶州湾,紧接着,俄国便于12月中旬强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可分析出,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帝国主义各国在侵华中利益一致,排除A项;列强的瓜分浪潮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引起的,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民间反洋教活动激化了民族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9.太平天国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该主张(  )
A.反映了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肯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C.冲破了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D.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解析:根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A项正确;这一主张体现的是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并不是在肯定农民土地所有制,也不能体现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排除B、C项;这一主张属于空想,不是科学理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0.1899年,美国向英、俄、法、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各国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1900年7月又补充了“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等条款。上述照会提出的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民主革命浪潮蓬勃发展
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谋划镇压义和团运动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分而占之”的利益格局。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要求在华机会均等、“利益均沾”,以此扩大侵略利益,A项正确;当时的背景主要是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非民主革命浪潮蓬勃发展,排除B项;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排除C项;1899年义和团运动才刚刚兴起,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3·广东惠州高一期末]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地方汉族官员在使用洋枪洋炮与太平军作战中,在同外国势力的接触中,既认识到西方武器的先进,也感受到外国列强的威胁,思想上受到极大震动,产生了危机感和仿效意识。这主要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
B.加剧了民族危机
C.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
D.开始向西方学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地方汉族官员认识到西方武器的先进,也感受到外国列强的威胁,因此发起了以学习外国制造机器技术仿造武器为主要内容、以自强雪耻为基本宗旨的洋务运动,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咸丰和同治时期,由洪秀全、杨秀清等农民发动的最大规模的反抗清朝统治的农民起义,也打击了外来侵略者,没有加剧民族危机,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向西方学习器物,D项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宁夏银川高一期末]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D.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信息可知,学者强调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国人的救亡意识,B项正确;甲午战争的确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这与材料主旨强调“新的起点”是相背离的,排除A项;中国宗藩体系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解体,到甲午战争完全解体,排除C项;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陕西榆林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船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两国陆军一战于朝鲜,二战于辽东,三战于威海,海军在黄海也展开决战。清军“水陆交绥,战无一胜”,清廷被迫向日本屈膝求和。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割地赔款,落得一个丧权辱国的结局。从一定意义上说,甲午之败,虽败于日本,实质上根在制度,根在清廷,根在清军自身。“国势蹙也,财源匮也,民心涣也,威柄失也,而四者皆国之命脉所系,失之何以自立?”——摘编自《甲午战争120周年:必须有强大的实力》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对此,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宣布饷银不准运出,制造局不准停工,台湾税收要全部留作抗日之用。一批台湾爱国官绅也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摘编自李艾丽《从反割台斗争看
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特点及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清廷脱离民众,失去人民的支持和认同;清政府财政匮乏;清军整体上缺乏战斗精神;日军发动突然袭击。(答对任意三点)
(2)特点:与大陆救亡图存斗争相结合;具有自发性;参与群体广泛;形式多样;缺乏官方支持。(答对任意两点)精神:维护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船队”,可知日军发动突然袭击;根据材料“虽败于日本,实质上根在制度,根在清廷”,可知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清廷脱离民众;根据材料“根在清军自身”,可知清军整体上缺乏战斗精神;根据材料“国势蹙也,财源匮也”,可知清政府财政匮乏;根据材料“民心涣也”,可知清政府失去人民的支持和认同。
(2)特点:根据材料“《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台北市民‘鸣锣罢市’”,可知具有自发性;根据材料中市民、爱国官兵、义勇军、爱国官绅、留台清军等的参与,可知参与群体广泛,并结合“宣布饷银不准运出,制造局不准停工,台湾税收要全部留作抗日之用”,可知形式多样;根据所学可知,缺乏官方支持、与大陆的救亡图存相结合等特点。时代精神: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斗争特点,可知具有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爱国等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