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在成长过程中,
你有过怎样隐秘的内心世界
你是否有过伤感
你今天怎样看待曾经有过的内心秘密与伤感
童年是美好的,今天你是否还记得童年的生活情感呢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男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平日记忆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王海桐
父母职业:公务员、教师
父母教育时常说的话: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生日:1983年9月26日
爱好:躺在床上看电视、读小说、吃东西
最崇拜的人:无
最爱看的书:《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
最欣赏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寄语高中生:好好学、好好考
2001年四川省理科最高分获得者石室中学理科实验班学生王海桐同学
总分:703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37分
综合:290分
第一志愿:北大金融系
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它诞生于清末民族危亡之时。为了救亡图存,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当时大学堂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也是负责管辖各省学堂的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戊戌变法失败后,各种新政多被废止,唯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1912年5月1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 。
北大正门
北大未名湖
博雅塔
北大的湖光塔影
北大楼
北大红楼
一八九八年成立的“北大”,历来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
木然:
浑浑噩噩( ):
逡( )巡:
玉树临风:
释然:
诠释:
攥( )住:
豁然:
啼笑皆非 :
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è 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qūn 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形容英俊潇洒的样子。
放松。
解释。
zuàn 用手握住。
形容开阔或通达。
哭笑都不是,形容处境尴尬或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状态。
懵( )懂世事:尴尬:
呓( )语:
如影随形:
呵护:
měng 糊涂,不明白事理。
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yì 梦话。
好像影子跟随在后面。
保护,爱护。
刻骨铭心:
指牢记心底。
人才济济:
形容人才众多。
尘嚣( ):
xiāo 人世间的纷扰喧嚣。
羞涩: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研读文章——导语
文章开头,作者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她是从什么事件说起的
是从高考成绩出来,自己成为理科状元开始说起。
在众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人 以课文中的话回答。
我是今年四川省理科状元;一个“状元”;考试考得很好的人;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
研读文章——导语
作者同意这种看法吗
她通过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我不允许任何人将我十几年的经历用那浑浑噩噩的三天概括;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那么,作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我不是一个怎么成功的家伙,但也绝不是一个考试的机器,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愿意写我的困惑与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
第一部分——奶奶拂袖而去
“我是谁”?
我是一个被奶奶歧视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我的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我不美丽,也不灵巧。我没机会在奶奶面前证明自己,一直很遗憾。
不是作为一个快乐的天使出生,而是一个——拙劣的小偷
那么她心目中的“我”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这句话里运用典故很成功。“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乎一句话一个典故,体现了作者文化积累的程度。
从这句话,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熟读古典诗词。
在第一部分里“我是谁” ?
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
第二部分:我比想像的灵巧
探讨:“我”在幼儿园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件事情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给了“我”哪些启示
“这孩子脑子还行,就手挺笨的。”
老师的这句话让我相信我是个脑子还行手很笨的孩子老师无心的一句话,却让我自卑了很多年。直到初中,才发现自己其实很灵巧,从此变成一个相信潜能,相信不同的态度能决定做事成功与否的人。
在这里,“我是谁”呢?
我是一个被老师否定的小孩,因为老师一句无心的话而自卑。直到初中,才发现自己其实很灵巧,从此变成一个相信潜能,相信不同的态度能决定做事成功与否的人。
第三部分——习惯是一种力量
探讨:父母的教育给童年时期的“我”带来了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是如何看待这些影响的
明确:我的童年,父母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教育,他们对我有意无意的暗示、训言使我形成追求完美的习惯。我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总期望能做到最好。这样的习惯一方面让我长大后对任何事都很努力认真的去做,另一方面使我害怕出错,过分追求完美。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和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
在这个部分,我是谁?
我是一个从小就受到父母严格教育的人。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让我长大后对任何事都很努力认真的去做,另一方面使我害怕出错。
第四部分——享受青春的美丽
探讨:在这一部分,作者记录了她的哪些生活经历 高中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令“我”心碎神伤 这种“巨大的痛苦”使“我”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对“我”的高中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明确: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记录了她那充满回忆的高中理科实验班学习和生活的片段。
高中时,小姑的英年早逝沉重地打击了我。这种巨大的痛苦使我生发出人生无常的感慨,未来的不可知使我明白,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掌握。从此,我笑对生活,尽情享受青春的美丽,接受生活的磨练和打击
在高中,我是谁
我是一个尽情享受青春的美丽的人。我笑对生活,接受生活的磨练和打击。
第五部分——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理解下面的句子
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真实地展现了作者当时迷惘的心态。
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充分表达自己不确定又很希望实现梦想的矛盾心情。
这一部分里,我是谁?
——我是一个有着美丽又羞涩的梦想的女孩,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但是,对未来的不可知,又使她有些迷惘。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考上北大的学子,一个高考的状元,她的成长之路是多么的不平坦,她的学习生活又是那样的充实、丰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的北大梦为什么又美丽又羞涩呢
明确:她从小就怀有这个梦想,因而美丽。她以前一直是被别人否定的,因而羞涩。
在这篇课文里,作者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她的经历和她的思考。那么,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
明确: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文章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体验 反思
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
遗憾一:“在我好不容易找到辩护词后,才发现法官早死了,听众也走光了……”
遗憾奶奶有那样伤人的言行,又遗憾没有机会向奶奶证明自己。
遗憾二:“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有些话对你早已云淡风清,对我却刻骨铭心。”
遗憾幼儿园老师随意说出伤人自尊心和上进心的话。
遗憾三:“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和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
遗憾初中三年中失去了人生应有的色彩而变得灰暗无光。
送给学生名言:
一个人最坏的态度就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把握。 ——蒙田
最智慧的人生态度莫过于正视人生。 ——金马《金马小语》
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