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1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1:31:5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把握作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的论证思路;(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学生能有自觉地推进问题思考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领会作者所倡导的不畏艰辛地探求人的存在价值以及社会、国家的建设。
2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所以应重点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写法,和如何去写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建起作者的论证过程及思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文中材料在论证中的作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
以物理学中弹簧受力被压缩的例子引出“弹簧所受的力越大,其反作用力也越大”
活动2【讲授】教学内容
1、让学生自由阅读全文,找出文章论点,试着罗列出相关的例子,在小组中概括并请代表发言;2、以“作者的例子能否说服你”为中心,让学生各抒己见分析作者的例证是否达到目的;3、以“作者如何说服你”为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概括归纳论证方法和过渡方法;
活动3【活动】问答环节
1、文章中哪一句话给你的感受最深?为什么?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谈。2、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找到其它的论据进行论证?怎样使得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叨(dāo)天因循(xún)长沮(jū)乳臭(xiù)未干B.桀(jié)溺夤(yín)缘淫佚(yì)骁(xiāo)勇善战C.渣滓(zàǐ)蹶(qué)倒真谛(di)集腋(yè)成裘D.狙击(jú)琐屑(xiè)敷衍(yǎn)泾(jìng)渭分明3.下面2、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叨天:沾光,受到好处。②附丽:依附,附着。B.①夤缘: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②洗练:简练。C.①淫佚:纵欲放荡。②因循苟且:沿袭旧的,敷衍应付。D.①蹶倒:摔倒,比喻失败或挫折。②敷衍:表面上应付。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意境要经过洗练,表现意境的词句也要经过推敲,才能脱去渣滓,达到精妙境界。B.他们在道德学问事功各方面都决不会有成就,万一以庸庸得厚福,也是叨天之幸。C.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瑕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的危险。D.我们的时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了,孟子所说的种种磨折,我们正在亲领身受。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修改不是创作,切忌不要改变原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解决得了的,就不要改动两处,改病句也要简要高效。B.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共同发布的《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表明,大学生群体正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四大特性。C.就人民群众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从1月26Et起联合在网上开展调查,选出了10个百姓关注的问题,并给予公布。D.天安门广场、北大红楼等7个景点,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北京首批红色旅游景点。对于天安门广场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旅游局新闻发言人方泽华给予了否认。3、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1)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2)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季节。(3)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4)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5)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答:4、结合实例,简要说明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答:5、名句续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6、文学常识填空:朱光潜(1897-1986),著名、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他的作品有(任选一部填写)。(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2题。①“抵抗力”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凡物在静止时都本其固有“隋性”而静止。要使它动,必须在它身上加“动力”,动力愈大,动愈速愈远。动的路径上不能无抵抗力,凡物的动都朝抵抗力最低的方向。如果抵抗力大于动力,动就会停止,抵抗力尽管低,聚集起来也可以使动力逐渐减小以至于消灭,所以物不能永动。静止后要它续动,必须加以新动力。这是物理学上一个很简单的原理,也可以应用到人生上面。人像一般物质一样有惰性,要想他动,也必须有动力。人的动力就是他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愈强,动愈易成功:意志力愈弱,动愈易失败。不过人和一般物质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一般物质的动都是被动,使它动的动力是外来的;人的动有时可以是主动,使他动的意志力是自生自发自给自足的。在物的方面,动不能自动地随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在人的方面,意志力可以自动地随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所以物质永远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而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物的动必终为抵抗力所阻止。而人的动可以不为抵抗力所阻止。7、文段在写人的意志力之前为什么要写物理学的动力原理?答:8、作者提出“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理由是什么?答:9、这一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答:②这是一个琐屑的事例,其实世间一切事情都可作如此看。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大半都靠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例如孔子,他是当时一个大学者,门徒很多,如果他贪图个人的舒适,大可以坐在曲阜过他安静的学者生活。但是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的危险,他那副奔波劳碌栖栖惶惶的样子颇受当时隐者的嗤笑。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就因为他有改革世界的抱负,非达到理想,他不肯罢休。《论语》长沮桀溺峰足以见出他的心事。长沮桀溺二人隐在乡下耕田,孔子叫子路去向他们问路,他们听说是孔子,就告诉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意思是说,于今世道到处都是一般糟,谁去理会它,改革它呢 孔子听到这话叹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说,我们既是人就应做人所应该做的事;如果世道不糟,我自然就用不着费气力去改革它。孔子平生所说的话,我觉得这几句最沉痛,最伟大。长沮桀溺看天下无道,就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孔子看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他说得很干脆,“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0、请写出选段的中心句。答:11、“这是一个琐屑的事例,其实世间一切事情都可作如此看”一句中,“琐屑”“如此”分别指什么?答:12.作者将孔子与长沮桀溺二人比照着写,有何用意?答: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