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时作业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时作业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7 10:0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选择题
1.英国历史材料汗牛充栋,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资料仍不断被发现。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
B.英国政府有完备科学的史料留存制度
C.研究历史成为英国民众的一种风尚
D.英国的政党政治为研究历史提供素材
2.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
3.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4.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由此体现了明清故宫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统一的气势
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5.观察下图,图中所示的信息可用来说明(  )
A.印刷术的传播 B.印刷术的进步
C.造纸术的推广 D.指南针的演变
6.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定格式簿,分门罗列,颁发各处学堂,于每岁散学后,将该学堂各项情形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
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
C.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权力
D.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
7.(2023河北邯郸期末)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课程设置做了明确规定:凡各科课程,须用官议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本。清政府此举意在 (  )
A.构建与国家政治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为维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C.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学校教科书
D.推动近代文化教育的普及
8.春秋战国时期,原先深藏于宫廷密室的图书典籍散落民间,成为一般平民的读物。“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
A.私学兴起推动教育平等
B.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
C.文化下移导致官学崩溃
D.百家争鸣成为时代潮流
9.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研究,定位北大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  )
A.活跃了思想,使中国学术赶超欧美
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D.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0.近代以来,无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让许多古城镇、古村落和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受到破坏,并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对此我们必须做到(  )
A.文化与环境协调一致 
B.阻止工业化和城市化
C.增加人工环境的建设
D.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
11.“如何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而不是仅仅是标本和遗迹 ”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相应的措施是(  )
A.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B.反对对文化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做任何的改动
C.将导致价值丧失的世界遗产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
D.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
12.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 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可见都江堰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 (  )
A.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
B.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
C.它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D.无坝引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二、非选择题
13.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朝。五代承唐,仍有书院的创设,但和唐一样,数量少、规模小,仅仅是书院发展的最早期形态。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承前启后,上承唐代,下启明清,书院在这一时期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组织。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宋元书院教育注重明辨义利的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同时,书院在教育思想中是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即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
课程设置上大都把以“四书”“五经”的经学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同时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之际,虽然朝代变更,宋元分属不同政权,但对书院教化民众,从而稳定家族,并最终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都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 下面是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科目 专业
经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法政科 政治、法律
文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科 农学、林学等
工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备注: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选择题
1.英国历史材料汗牛充栋,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资料仍不断被发现。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
B.英国政府有完备科学的史料留存制度
C.研究历史成为英国民众的一种风尚
D.英国的政党政治为研究历史提供素材
解析材料中“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表明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A项正确。
2.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哈德良长城、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安东尼长城均属于古代罗马帝国的边界,体现了古罗马帝国的势力所到的区域,故选C项。由题干材料无法得出英、德两国社会转型的结论,排除A项;英、德两国世代友好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边界,不是外贸,排除D项。
3.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解析碉楼建筑是藏族建筑的特色,藻井、斗拱形式则是汉族建筑的特点,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故D项正确。
4.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由此体现了明清故宫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统一的气势
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解析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一切(包括建筑)都必须服从皇权至上这个主题,故选C项。
5.观察下图,图中所示的信息可用来说明(  )
A.印刷术的传播 B.印刷术的进步
C.造纸术的推广 D.指南针的演变
解析图片列举的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和轮转排字印刷技术,这体现了印刷术的进步,故选B项。
6.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定格式簿,分门罗列,颁发各处学堂,于每岁散学后,将该学堂各项情形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
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
C.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权力
D.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
解析根据材料“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定格式簿,分门罗列,颁发各处学堂”和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权力,故选C项。
7.(2023河北邯郸期末)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课程设置做了明确规定:凡各科课程,须用官议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本。清政府此举意在 (  )
A.构建与国家政治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为维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C.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学校教科书
D.推动近代文化教育的普及
解析由题干中“凡各科课程,须用官议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本”可知,这是指清政府规定各科课程需要根据清政府的意愿来审定的,所以是在构建与自身统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现其意识形态,故选A项。
8.春秋战国时期,原先深藏于宫廷密室的图书典籍散落民间,成为一般平民的读物。“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
A.私学兴起推动教育平等
B.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
C.文化下移导致官学崩溃
D.百家争鸣成为时代潮流
解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说明文化下移,原来的社会秩序不能维持,即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教育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中的官学崩溃说法绝对,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百家争鸣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9.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研究,定位北大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  )
A.活跃了思想,使中国学术赶超欧美
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D.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解析:在当时思想界复古逆流盛行的情况下,蔡元培的这一主张实际上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故D项与题意相符。
10.近代以来,无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让许多古城镇、古村落和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受到破坏,并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对此我们必须做到(  )
A.文化与环境协调一致 
B.阻止工业化和城市化
C.增加人工环境的建设
D.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
解析: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里,文化与自然是不可分割、密切相连的,两者之间必须协调一致,融合为一,因此A项正确。
11.“如何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而不是仅仅是标本和遗迹 ”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相应的措施是(  )
A.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B.反对对文化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做任何的改动
C.将导致价值丧失的世界遗产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
D.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
解析:要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就必须加强保护,所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符合题意的,A项正确;反对做任何的改动、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的说法均过于绝对,B、C两项均不符合题意;增加资金投入并非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D项不符合题意。
12.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 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可见都江堰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 (  )
A.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
B.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
C.它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D.无坝引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解析:“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强调的是无坝引水的特征,故D项正确;都江堰不是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水利工程,而是年代最久的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A项错误;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还有很多,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朝。五代承唐,仍有书院的创设,但和唐一样,数量少、规模小,仅仅是书院发展的最早期形态。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承前启后,上承唐代,下启明清,书院在这一时期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组织。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宋元书院教育注重明辨义利的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同时,书院在教育思想中是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即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
课程设置上大都把以“四书”“五经”的经学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同时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之际,虽然朝代变更,宋元分属不同政权,但对书院教化民众,从而稳定家族,并最终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都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 下面是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科目 专业
经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法政科 政治、法律
文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科 农学、林学等
工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备注: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1)特点: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日益完善与规范;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明辨义利价值观);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体现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教化。
原因:政治上——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崇文抑武,崇尚文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上——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2)特点: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经科、工科和格致等科的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学习西方的自然、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或政治制度;重视农、工、商等经济类科目的教学。
影响: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等。经学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经学的研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