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桂花雨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7 23: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3桂花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桂花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琦君
作者简介
预习检查
读词语
木兰花
婆婆
浸没 浸是后鼻音
尤其
杭州
茶叶
几大箩
一大袋
缠着
糕饼 饼是前鼻音
课文分别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观看视频,思考:
爱桂花
摇桂花
思桂花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根据下方提示,小组交流: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整体感知
1-2自然段
3-6自然段
7-8自然段
第一部分(爱桂花):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第二部分(摇桂花):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第三部分(思桂花):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
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快乐的童年时代和家乡的怀念。
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了思桂花?
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
难点攻关
1
找到带“浸”的句子,体会浸的含义。
香气无处不在;内心的喜爱。
2
形近字辨析。
3桂花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课时
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
承载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复习导入
故乡园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花的乐趣;
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桂花雨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具体描写桂花香气的语句,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领悟桂花香
①、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②、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③、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④、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精读课文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作者用了一个“浸”字,写出了桂花盛开时香气浓郁,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桂花香气的美好意境。
这一句写桂花摇落之前在枝头的香气。
无形的花香写的可感可触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桂花一开→桂花盛开→摇落之后→过年时
桂花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下列对两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两句话都写桂花的香气,但①句强调香气蔓延的范围广,②句强调香气持续的时间长
B.作者用两个“浸”字,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蕴于其中
C.这两句话说明,桂花不仅开花是香,晒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已
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D.故乡的桂花树很多,全年都有桂花开放,花香时无时无处不在,已沁入小村每个人
的心中。
ABC
1、文章的题目是“桂花雨”,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一段直接写了“桂花雨"。
二、感受摇花乐
第5自然段直接写了“摇桂花”时仿佛在下一场桂花雨。
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2、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摇花”之前和“摇花”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摇花”之前急切、盼望 “摇花”之时快乐
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的摇。摇啊摇,桂花纷纷
落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下列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与赏析中,正确的说法有( )。(多选)
A、“抱”“摇”等动作和快乐的叫喊声,表达了作者摇桂花时的兴奋与
喜悦之情。
B、桂花纷纷扬扬落在人们身上的唯美画面,渲染了摇桂花时的热烈气氛
C、“好香的雨呀!”充满想象,桂花的香气呼之
欲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朗读上面句子时,要带着欢快欣喜的语调,读
出兴奋喜悦的感觉。
ABCD
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他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
里的桂花香。
B.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长得不茂盛,也没有家乡水的滋润,所以不
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C.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桂花深深的思念之情。
D.两地的桂花本身没有区别,但这里母亲不是用嗅觉区分他们,而
是用情感来体味它们。
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
母亲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着的却是故乡和亲人。

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总结全文
孩子们!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