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节选)》
孤独像瘟疫一样附在每个人身上,并延续了百年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提升文本感知能力。
3.认识《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感受作品艺术美。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了解作者
《百年孤独》
“再现拉丁美洲图景的鸿篇巨制”
《百年孤独》刚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级作家。
《百年孤独》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大胆借鉴象征、极度夸张、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各种表现技巧。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1982年《百年孤独》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
“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他在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能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幻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命与斗争。”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故事梗概
《百年孤独》以虚构的马孔多小镇为叙述背景,描写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老布恩迪亚为逃避被他杀死的邻居的冤魂的纠缠,携妻出走,在一片荒原上建造了马孔多村,晚年由于精神失常死去;小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了32次起义,但都被政府军镇压,躲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最后厌倦了战争,自杀未遂,回家制作小金鱼打发残生;孙子阿尔卡蒂奥被反对党党徒枪杀;曾孙女蕾梅黛丝披着被单被一阵风刮上天而消失。曾孙阿尔卡蒂奥第二从运送罢工工人尸体的火车上逃回,下车后遇到四年11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六世孙和姑妈乱伦,生下一个带猪尾巴的孩子——这个家族的第七代——后来被一群蚂蚁往蚁穴。最后,吉普赛老人的语言应验:马孔多被一场飓风卷的无影无踪。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前情回顾
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普赛人偶尔来访,带来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食物,却被村里人看作魔法。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与吉普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他想寻找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 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临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
奥雷里亚诺
乌尔苏拉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人物关系P90
马孔多的创立者
布恩迪亚妻子
梅尔基亚德斯
吉卜赛老人
布恩迪亚朋友
阿玛兰妲
丽贝卡
布恩迪亚长子
布恩迪亚次子
小女儿
养女
阿尔卡蒂奥
阿尔卡蒂奥之子
比西塔西翁
印第安姐姐
印加王后裔
卡塔乌雷
印第安弟弟
印加王后裔
序幕:
(第1-2段):介绍马孔多镇的变化及主要的人物。
开端:
(第3-6段):丽贝卡到来。
发展:
(第7段):交代丽贝卡的恶习,以及家里人帮助她改掉恶习的经过。
高潮:
(第8-12段):“失眠症”袭来,布恩迪亚家族感染,并扩散向整个村子。
结局:
(第13-14段):应对“失眠症”的措施,及影响。
梳理情节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最能代表节选内容的一句话。
马孔多变了样--------开宗明义
在课文中圈画梳理马孔多发生的变化
客观环境变化
以前的马孔多 现在的马孔多
文章开篇写“马孔多变了样”,请结合文办简要概括马孔多小镇发生了哪些变化?
土地肥美、僻静的小村落
金刚鹦鹉
以歌声欢快报时的群鸟
金合欢
闭塞落后,质朴多彩的
原始村落文明
先进发达,复杂统一的
世界商业文明
繁华的城镇
无
手工作坊和店铺,永久商道
阿拉伯人的玻璃珠琏
原住民
新落户居民
流动游艺会
吉普赛人带来大型赌场
统一校时、同一华尔兹乐曲的音乐钟
巴旦杏
客观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客观环境的变化象征着一个封闭原始的文明正在被现代文明一点点打破。
马孔多是由布恩迪亚家族为了躲避厄运纠缠,经过两年多的跋涉落脚后创建起来的小镇。创建之初,林茂鸟鸣,环境幽然;人际和谐,民生安泰。由于吉卜赛人带来了科技产品,特别是商道打开之后,迎来了各方客人,小镇逐渐扩展成繁华的城市,香蕉公司来了,火车来了,这座曾经的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情欲、利益、战争、屠杀等混乱充斥于街巷,任何人已经无法拯救,最后在飓风中消失了。
“马孔多”的隐喻
“马孔多”的历史发展隐喻象征了拉美地区的历史进程。
真实的现实:
①开通商道,马孔多变样,变得繁华多彩(1段);
——外来文化的冲击、西班牙等殖民者的入侵。
面对这种变化,马孔多人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马孔多具名有着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缺乏长远的眼光,孤独而封闭。
①(第1段)人们兴高采烈地表示欢迎, 相信何塞·阿尔卡蒂奥会一道归来。但他并没有出现,吉卜赛人也没有带蛇人来,在乌苏拉看来有关儿子的唯一线索也没了着落。镇上因此拒绝吉卜赛人扎营, 并将他们视为贪欲与堕落的传播者, 不许他们以后再踏上这片土地。但何塞·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也明确表示, 梅尔基亚德斯以他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孔多的大门将永远对他古老的部落敞开。然而据那些周游各地的旅人说, 梅尔基亚德斯的部落由于逾越了人类知识的界限, 已从大地上被抹去。
阅读课文,找出节选部分的关键人物,用简要的话语概括他们的故事和个性特点。
“百年”之谜:人物密码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1、2段:①商道开通之后,着迷于眼前的现实,变回了创业之初那个富于进取心的男子,忙于设计街道、规划新居和改革(音乐钟,巴旦杏树); ②力排众议欢迎吉卜赛人到来; ③积极接受并实行儿子关于补救失忆的做法。
特点:热心接受新事物,执着于改变旧事物、智慧,有着进取心和责任心、敢于实践。
(人物--故事--特点)
活动:仔细研读,感知人物
(人物--故事--特点)
乌尔苏拉:
1、2、4、6、7、9、12段:①布恩迪亚家的家庭主妇,探得了与外界的通道,带来了马孔多的繁华; ②扩展家业,制糖售卖; ③热心为丽贝卡治疗恶习且使之好转,并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④相信印第安人对失眠症的解释,隔离了丽贝卡; ⑤热心为患了失眠症的人们熬制各种草药服用。
特点:勇于开拓、勤劳务实,热心善良、细心果断,睿智清醒。
活动:仔细研读,感知人物
丽贝卡:
6、7、8、12段:①父母双亡的孤儿,由几位皮草商带着从外地跋涉而来,托付给布恩迪亚家;
②她体弱多病,多年忍饥挨饿,有独自吮手指、吃湿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 ③初到不吃不喝,不与人交流,恶习治疗后融入了新家庭; ④会讲西班牙语,手头活计干得出色,会哼唱舞曲、自编歌词; ⑤但又犯了失眠症,传染给了全镇。
特点:古怪,独处多于交流,时而外向又时而孤僻
(人物--故事--特点)
活动:仔细研读,感知人物
(人物--故事--特点)
奥雷里亚诺:
2、3、4、14段:①热心于金银器工艺,从早到晚待在被遗弃的实验室里; ②能预见丽贝卡将要到来; ③想出了抵御失忆的“标签”方法。
特点:执着于自己的喜好,有预见能力,沉默寡言
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
2段:不讲西班牙语(外来语),只讲本地方言。
特点:怪癖,顽固,追求个性
理解魔幻的情节:会传染的失眠症
1、分析“失眠症”情节的魔幻之处。
2、面对失眠症,马孔多人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人们如何应对“失眠症”的传播。
4、理解“失眠症”情节的象征意味。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它立足于拉美现实,运用荒诞派的手法,在技巧方面,大量使用象征、比喻、借代、暗示、渲染等手法,常常使作品显得玄奥诡秘,变幻莫测,甚至隐晦艰涩.
它在拉美兴盛,又接受欧洲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又有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吸收了其中的传说、神话、巫术、幻觉、怪诞等成分。
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
原则: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特点:
(1)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
(2)具有鲜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
(3)善于借鉴、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并且结合本民族的习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
魔幻现实主义
1、分析“失眠症”情节的魔幻之处。
丽贝卡从印第安的古老王国带来失眠症。
失眠症会导致失忆——失去自我——沦为白痴。
丽贝卡的失眠症传播给整个布恩迪亚家族,最后通过乌尔苏拉制作的糖制小鸡小鱼小马传播给整个马孔多小镇。
来源魔幻
症状魔幻
传播方式魔幻
毫不在意——兴高采烈——开始警觉、采取措施——视为常态
e7d195523061f1c0c989bbdf341b111e769f2ee359bd8df638E53E9931A62DC22263A6E1A75FFBC630BB5D77BA969D9175F253EB94D93A1189E24A7D909BAD0376573965191318DE1FD009565C070D073BB9699A615072F33A2D7F2042825409E74418739478CCFE042368A9978AAA8C0D69BECA006E016AFCFD402FEC3B700C5AEC73BEFFE372DE
2、面对失眠症,马孔多人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12、13段)
当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民族时,他们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被动容忍和漠然接受。这也是拉丁美洲近代历史中大多数民众及家庭的现状。
3、马孔多的人们为了摆脱“失眠”“失忆”,做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①乌尔苏拉熬制了乌头汤让所有人服下去。
②想睡觉的人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
③让进镇的来客摇动小铃铛,在镇上逗留期间禁止一切饮食,防止灾难扩展到其他村镇。
④布恩迪亚父子通过写标签的方式帮全镇人抵御失忆。
失眠症、失忆症情节有何象征意义?结合创作背景探讨。
创 作 背 景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该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4、理解“失眠症”情节的象征意味。
正确认识外来文明,不丧失自我进行自救,靠自己的力量繁荣本民族的经济,才能最终摆脱孤独走向文明。
失眠症是外来人丽贝卡带来的
外来文明的冲击
因为布恩迪亚的疏忽,失眠症最终传播整个小镇。这种失眠症会导致失忆——失去自我——沦为白痴。
无视外来文明的冲击,会导致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想要摆脱被命运控制的初衷。导致历史悲剧重演。
人们应对失眠症的措施。
落后闭塞的马孔多小镇
封闭、孤独、与世隔绝的拉丁美洲
失眠症、失忆症情节的象征意义——勿忘历史
给物品贴标签
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
马孔多居民患失眠症的描写,比喻拉丁美洲的人民,由于无法摆脱封闭、孤独、与世隔绝的生活,正在逐步遗忘自己的历史,遗忘自己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从而揭示出拉丁美洲百年逃不出循环往复的苦难的内在原因。
马孔多的人们为摆脱失忆症所做的一切努力象征着:作者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昔日内战的残酷与灾难,更不要忘记百姓的愚昧无知和民族的贫穷落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体现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特点的片段或细节:
第6段:丽贝卡父母的骨殖一刻不停地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
第10-12段:丽贝卡的失眠症传染整个镇子。
第12段:马孔多居民得了失眠症之后,“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
1、运用想象、荒诞、夸张的描写手法将事物或内心的感受外化放大、夸张变形。
2、虚实结合,打通、融合梦境与现实、真实与虚幻。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 根据此定义赏析选文中如何表现魔幻性?
3、借鉴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圣经》典故的。
注释③:布恩迪亚家族近亲结婚就会生出带猪尾巴的后代
1、马孔多是“孤独的”。
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外面偶尔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
2、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
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孤独的多重含义
第1代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
第一段:在吉卜赛人在马孔多扎营的问题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镇上的人们见解不同,有被孤立的趋势;
第二段:他在改建市镇中,种植巴旦杏树,但使树经久不衰的方法却秘不示人,多年后人们不知是谁人手植;
第九段:他不相信印第安女人比西塔西翁对“失眠症”的解释。他的认识和见解经常与大家不同。
3、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
原因:不被理解,天才式的孤独,他的思维超越了常人的极限,从而步入了他个人独享的神奇的,却无法传达的孤独的世界中。
明确:
①“百年”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 “孤独”“指拉丁美洲长期愚昧、落后、保守、僵化。
②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百年孤独》深层寓意
主题归纳
本课节选的这部分写的是马孔多历史的一个抉择点——这个偏远、闭塞而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卷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作者通过描写马孔多人患上了“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巨大冲击。作者意在提醒公众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拉丁美洲大陆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