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明月古今伴烽烟,
醉卧沙场看征云。
《出塞》[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高适
燕
歌
行
并序
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
主旨,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学习目标
高适(约704-765)
作者简介
字达夫,一字仲武,世称高常侍。渤海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人。他早先家境贫困。玄宗开元19年(731)高适到了北方边疆,他想在边塞寻找一个报国立功的机会,因之参加征服契丹的战争。在这段时期内,他熟悉了边塞和边塞生活,写下了不少边塞诗。但此时的高适还没有当官,还只是一个有些诗名,想凭借诗名谋取地位功名的人。
作者简介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高适的边塞诗,笔力浑厚,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效国家的热情。
《燕歌行》是高适的
“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
解题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其辞常用来歌咏东北边地(燕地)的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
这里的“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
高适沿用乐府旧题,但在内容上有所突破。
“开元二十六年(738),客有从元戎(张守珪)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小序
唐玄宗
开元:唐玄宗年号
元戎:军事元帅。另有版本“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御史大夫张公,指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和:依照别人的题材、体裁或者格律填写诗词叫“和”。
高适的这段小序,是介绍该诗的写作背景。
定语后置句
客有吹洞箫者
创作背景
开元26年,张守珪副将假借他的命令,攻打奚,以便邀功请赏,先胜后败。张守珪由于偏袒副将,隐瞒了赵失败的事情,而只报赵获胜的情况,后来事情败露。这时有个从边塞回来的人到高适家做客,和高适谈起边塞的事情,并给高适看了自己写的一首《燕歌行》,高适感触颇深,就写了这首和诗。从这篇短序来看,高适《燕歌行》中的有关描写,可能与张守珪有一定关系。但不应当把这首诗的主题具体理解为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当时对边塞战争、对唐军内部情况的概括看法。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重:zhòng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摐chuāng 旆pèi 逶迤wēiyí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单chán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腓féi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箸zhù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蓟jì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飖yáo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斗dǒu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划分节奏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重:zhòng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摐chuāng 旆pèi 逶迤wēiyí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单chán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腓féi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箸zhù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蓟jì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飖yáo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斗dǒu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划分节奏
自由朗读本诗,找出本首诗的诗眼。
苦
环境之苦
战争之苦
相思之苦
1、请找出体现“环境之苦”的诗句,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作用:选取塞草、孤城、落日等意象,写出了边塞秋末衰败、荒凉的自然景色。渲染了肃杀、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孤城落日斗兵稀
力尽关山未解围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战争的残酷、无休止、写出了征战沙场士兵的伤亡惨重。
2、战争之苦具体体现在哪些诗句?写了什么?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3、相思之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生离—死别
将思妇与征人对照。这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妇断肠的分离之苦,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二)是什么造成这些苦?请找出相关诗句,体会其中作者的感情。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造成战士沙场征战苦的原因,
也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将领过于轻敌,
贪图享乐,
只想邀功求赏,
却不爱惜士兵的生命。
文本探究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相看”两句士兵的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与将领形成鲜明对比, “岂顾勋”的反问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文本探究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使匈奴不敢进犯。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结尾用典,是为了讽刺和对比当时领军将领的无能和不体恤士兵的艰苦。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边疆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总结归纳
探究手法
边塞诗
1.边塞诗的形成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2.边塞诗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边塞诗
3.边塞诗常见意象:
A、有关景物:烽火、狼烟、孤城、黄沙、雪山、
黑山、大漠等。
A、有关动物:马、雁、鹰等
C、有关地名:轮台、龟兹、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边关、玉门关等
D、常见乐器:羌笛、胡笳、芦管、鼓、角等
4.边塞诗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一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边塞诗
5.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六个方面:
(1)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王维《使至塞上》
(2)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
(3)表达征人久成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千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陈陶《陇西行》
(5)表达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及环境的恶劣。李白《塞下曲》
(6)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士的同情。
边塞诗
6.边塞诗常用手法: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2)对比
(3)衬托
(4)象征
(5)比喻
(6)夸张
(7)用典
(8)渲染
(9)虚实结合
边塞诗
边塞诗的主题
1.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4.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2.描写边塞风光的雄奇壮丽。
乐
哀
5.对战争的厌恶,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
不满和对将军无能批评
对比探究
对比探究
对比探究
对比探究
对比探究
对比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