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张
第*张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词语和常用句型
⑵通过课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复述大意。
2·过程与方法:
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断丰富学习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歌颂中国军人舍生忘死为人民利益的奉献精神
第*张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难点:能够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1·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教师讲解疑难点
第*张
一、前提测评
1·找形近字
2·用本课所有词,写成一段故事。
导入课文: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革命战争时代的历史,在和平时代,他仍然保持着高度组织纪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一节课就让我们看一看他的可爱之处吧。
第*张
二、深学课文(探究的内容)
1·我为什么认为老红军走起路来是真正的军人的步伐?
2·修建通向大海的马路带来的变化不包括什么?
3·老红军为什么开荒现场?
第*张
形象探究活动之一——和平年代的老红军
形象探究活动之二——战争年代的老红军
形象探究活动之三——向老红军学习
唯一的红军
第*张
形象探究活动之一——和平年代的老红军
1.老红军的容貌特征。
2.我们“为什么宁可放弃一场电影,也不愿放弃这次机会”?
3.红军们艰苦卓绝的斗争,伟大的目的是什么?
4.为何我们都泪流满面?
5.老红军为何认为我们的建设很不够?
6.听了老红军的话,我们为何感到很幸福?
7.通往大海的平坦的大马路是怎样建成的?
8.为什么说“没有这条路,就没有海滨的一切”?
第*张
形象探究活动之二——战争年代的老红军
1.在长征途中,老红军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指挥伤兵撤退
掩护伤兵撤退
不愿拖累大家,藏于林中
试尝草根
形象探究活动之三——向老红军学习
1、学校又一次动员起来,要做什么?
2、如何要建一个粮食基地?
2、学校开荒的第二天,老红军为什么发火?
3、老红军来到荒滩后,人们看到了什么情景?
4、假想一下老红军去世的原因。
5、多年后,我们为何为当初的行为感到悔恨?
第*张
第一部分:介绍唯一的红军
我为什么认为红军是真正的军人
第四段
宁可…也不…
我宁可吃饭,也不玩。(吃饭)
通向大海的马路带来了的变化有:
第十一、十二段
交通方便了;建筑多了
第*张
第二部分 运用插叙的方法,把现实和战争年代串联起来,进一步突出老红军的本色和奉献精神。
红军的英雄事迹
1、长征途中突围
2、品尝草根(咀嚼)
第*张
泸定桥
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踏上长征路。于1934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张
第三部分 开发荒原的大潮之中,老红军去世了
红军为什么去开荒的现场
怕我们破坏了大自然。
xxx中学
第*张
三·课文教学总结:
1·结构:
我们这里人烟过于稀少,方圆几十里只有一个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发荒原的大潮。
2·中心思想: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老红军的本色未变,精神依旧
第*张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出生入死,在枪林弹雨中谱写自己的历史。
在和平年代,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张
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修建海边的马路,开荒种地;一是老红军在战争年代的经历。说一说这两条线索是怎样交织的?
课文先写红军的经历及在学校演讲最后引出话题。
这种写作手法,使人们都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第*张
“也就在我们欢庆胜利时,一个噩耗传来了——老红军去世了。”一喜一悲这两种情形突然碰撞在一起,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想借助一喜一悲告诉后者:红军的
忘我精神。作者想告诉我们不要在享受
快乐时候忘记红军。
第*张
五、小结和布置作业
1、请你谈一谈学过这篇课文后你的心得
2、全面的复述课文
3、写一写你听到,看到的关于红军战士的事例。
第*张
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说话的断续。
例如:"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莫泊桑《项链》)
2.表示列举的省略。
例如:"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鲁迅《故乡》)
3.表示说话的中断。
例如:“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就不清,
......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鲁迅《祝福》)
4.表示语意未尽。
让人思索。例如:"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5.表示引文的省略。
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用法(表示列举的省略 )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用法(表示说话的断续 )
6、表示沉默:
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
第*张
破折号的作用
1、解释说明
例:(1)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
(2)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表意思转折或转换。
例:“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喝杯水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用于语意递进,破折号后面的比前面的递进一层。
例: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4、用于标明因果关系,破折号后面的是原因。
5、表语言的延长。
例:“要不——摔跤”
第*张
课后反思
阅读课文理解时,学生理解的不透彻,学生要应认真地去读,练,多读,多说才能提高水平。要抓好这一点。
第*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