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布衣总统”孙中山(…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4 “布衣总统”孙中山(…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1:33:2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了解传记的有关常识。
二、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习他关事。甘于淡泊的品质。
三、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会赏析传记文学
2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中门槛,是新的开始。相比于初中,高中的学习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大,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新学期的主要任务。最重要的是,此时学生大都怀有改善和提高的愿望,所以要注意语文课堂的浅显、生动,不可以给学生一个枯燥刻板的首因效应。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传记的文体特点,初步学习写作人物传记。教学重点:感受孙中山先生民主、平等、爱民的精神,学习他甘于淡泊的品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天下为公”,一句毫无私心、以天下为己任的响亮口号,伴随着一个高尚的名字,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心中。孙中山先生,公认的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位伟人。他的思想理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触摸这个伟人的灵魂,感受他关心群众、甘于淡泊的品质。
二、简介孙中山: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香山县。1892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组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临时政府总统。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组织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消息传来,举国悲痛,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三民主义介绍: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后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公三大政策)
活动2【讲授】新授
按照课件,提出学习目标,分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题目中的“布衣”与“总统”是否矛盾?为什么?课件7
2.身为伟人,作者为什么选取的都是小事?表现了孙中山的什么品质?课件8
3.分别概况这些事件,并且给予分类?课件10
4.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课件12
活动3【活动】活动
再读课文,体会总统风采。分析写作特色,引导学生写好人物。1.多处使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更凸显出了伟人的高尚情操.如:面对简单的餐饭,奢侈成性的伍庭芳觉得难以下咽,而生活勤俭朴素的孙中山却吃得从容不迫,对比之中,贵为总统却不舍”布衣”品性,让人心生敬意.在出巡过程中,群众的口号和呼声都从侧面反映出了人民对孙中山的爱护和拥戴,衬托出孙中山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的伟大贡献,衬托出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2.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以小见大.本文是伟人传记,但全文并没有去写孙中山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只是从伟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出发,为我们塑造了平凡却又伟大的”布衣总统”.3.注重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性格品质。在与张之洞交往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注意:孙中山去见张之洞的时候已经是学成归来,留洋学生这个头衔对积极推行行政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来说是很有分量的,但是,他的名片上却简单地只用了一个“学者”来概括自己的身份,这体现出青年孙中山希望用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一个留学生的头衔而让张之洞对他多加青睐。孙中山自称学者孙文,求见之洞,没有以晚生,后辈的谦称来敬称张之洞,反映了他不畏权势,在权贵面前不卑不亢的精神。在张之洞摆官架子,拒绝接见他之后,他的回帖让我们看到身为平民的孙中山已经有着傲王侯的大志,而且顷刻之间能对出这么工整有很有气魄的句子,我们也能看出青年孙中山的非凡才华。同时张之洞前后态度的转变,不但从侧面描写了孙中山气魄和学识动人,也体现出了张之洞对人才的重视。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再找出一些细节描写,看这些细节描写凸显出了“布衣总统”的哪些品质?如孙中山拒绝使用锡纸的碗筷,觉得太讲究了——生活简朴地上堆着很多辫子——革命的成果阻止卫兵用刀驱赶人群——为民着想,亲民爱民注重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人物传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手法之一。传记类文章往往注重对细节的描写,与细微之处见真情,与细微之处为人物画龙点睛。4.选材典型,极富表现力.如’’布衣总统’’的由来,总统的衣食住行,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了孙中山身为布衣之时已经有了总统之鸿志,身为总统之后依然不弃布衣秉性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也是传记文章的特点之一,叙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时候,在众多材料中通过选取典型例子,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5详略分明,穿插有致.在选举的事例中,详写总统的食和行,略写总统的衣和住,使得整篇文章详略分明.这也是传记类文章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人物的众多事例,在筛选的时候,哪个详写,哪个略写,怎样才能更好地凸显所要表现的人物品性,是需要多费工夫,多花心思的.
活动4【练习】练习
练习从小事入手来写人物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