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1讲化学键(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1讲化学键(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7-08 18: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讲 化学键
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6大考点) 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 (基础练10题) (提升练6题) 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会判断离子化合物。 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了解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会识别判断共价化合物。 4.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5.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离子键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不稳定的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带相反电荷的Na+和Cl-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
2.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特别提醒】
(1)活泼金属元素[如第ⅠA族(Na、K),第ⅡA族(Ca、Mg)]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如第ⅥA族(O、S),第ⅦA族(F、Cl)]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2)并不是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化合都能形成离子键,如AlCl3中不存在离子键。
(3)非金属元素也可形成离子键,如NH4Cl中,NH与Cl-间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
(4)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二、电子式
1.定义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
元素符号周围标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以单电子分布,多于4时多出部分以电子对分布。例如:
镁原子:;碳原子:;
氧原子:;氖原子:。
(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
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例如:Na+、Li+、Mg2+、Al3+等。
(3)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
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以表示其所带的电荷。例如:
氯离子:、硫离子:。
(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氧化钙:、硫化钾:。
提示 相同离子不合并,分列在另一离子的周围。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NaCl:。
(2)MgBr2:。
【归纳总结】书写电子式的注意事项
(1)一个“·”或“×”代表一个电子,原子的电子式中“·”(或“×”)的个数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同一原子的电子式不能既用“×”又用“·”表示。
(3)“[ ]”在所有的阴离子、复杂的阳离子中出现。
(4)在化合物中,如果有多个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必须是间隔的,即不能将两个阴离子或两个阳离子写在一起,如CaF2要写成,不能写成,也不能写成。
(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时,由于不是化学方程式,不能出现“=”。“→”前是原子的电子式,“→”后是化合物的电子式。
三、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氯气的形成过程

→→
请你根据上述图示,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2.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
①成键微粒:原子。
②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的或不同种的非金属元素。
③成键条件:成键前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
(3)分类
3.共价化合物
四、共价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1.常见单质的电子式与结构式
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1对共用电子的图示叫做结构式。
分子 H2 N2 Cl2
电子式
结构式 H—H N≡N Cl—Cl
2.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空间结构
分子 H2O CO2 CH4
电子式
结构式 O=C=O
空间结构 V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五、构成物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1.化学键
2.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
3.氢键
(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比化学键弱,比范德华力强。
(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水分子间的氢键可使其密度在固态时低于液态时的密度。
4.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H2和Cl2反应生成HCl可用如下过程表示:
教材习题01
1.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A.KCl B.Na2S C.Na2O D.K2S
教材习题0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教材习题03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核心考点一: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例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强烈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B.第ⅠA族元素原子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之间都形成离子键
C.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元素间不能形成离子键
D.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元素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核心考点二:电子式
【例2】
5.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核心考点三: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例3】
6.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核心考点四: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例4】
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共价键,却又都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一组( )
A.Na2O2 Na2O B.KClO NaOH C.Br2 HBr D.HF H2O
核心考点五:构成物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例5】
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并不是所有物质中都一定含有化学键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四种
核心考点六:化学键与物质类别
【例6】
9.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晶体升华和冰熔化时都涉及化学键的变化
B.氯化钠熔化或氯化氢溶于水时都要破坏化学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D.氯化铵受热变成气体,冷却后又成晶体,此过程中化学键没有发生变化
核心考点七:元素推断与化学键的综合考查
【例7】
10.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Z2Y B.X2Y2 C.Z2Y2 D.ZYX
【基础练】
11.下列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是指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B.离子键只能在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
C.离子键的作用仅仅局限于相邻的两个阴、阳离子之间
D.CaO、NaCl、NaOH中均存在离子键,都是离子化合物
12.下列有关物质的电子式错误的是
A.H∶Cl B. C. D.
13.下列物质中,只有含极性共价键的是
A.单质碘 B.氢氧化钠 C.水 D.氯化铵
1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受热分解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极性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金属元素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强酸都是离子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金属元素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硫酸氢钠晶体加热至熔融态破坏了离子键
B.干冰升华破坏了共价键
C.冰融化破坏了氢键和离子键
D.氯化氢溶于水破坏了离子键
17.下列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HClO4 B.NaCl C.KOH D.MgCl2
1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Na+的结构示意图:
C.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
D.M2+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的原子符号为:
19.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ClO B.BaCl2 C.CH3COOH D.SiO2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有共价键
【提升练】
2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W、X同周期且相邻,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M层有8个电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Y、Z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Y>X
B.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D.单质氧化性:Z>X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②两个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
④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次氯酸的电子式: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⑤⑦ C.②③⑦ D.全部
2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结构如下图。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Q>Z>Y
B.该化合物中Y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该化合物中,W、X、Y、Z、Q之间均为共价键
D.Q元素对应的单质能与水反应
24.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dB.d与e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
C.x、z、d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h、g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h25.A、B、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X、B与A均可形成10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所得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B.B、X两元素至少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
C.的离子半径小于
D.B和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26.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完成下列表格
微粒名称 微粒结构示意图 电子式
硫离子
氩原子
镁离子
(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①当x=10+y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正离子”或“负离子”),当x<10+y时,该粒子为 。
②当y=8时,若该微粒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则x= ,该微粒的离子符号为 。
③当y=5时,若该微粒为中性原子R,其质量数为31,则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详解】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元素位于第ⅥA族;
A.Cl是第ⅥIA族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钠离子和硫离子核外电子层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氧不存在最高正价,不符合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故C不符合题意;
D.K2S电离出的K+与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形成离子键时除阴、阳离子之间有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A项错误;
B.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可形成离子键,也可形成共价键,B项错误;
C.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氯化钠释放能量,体系能量降低,正确;
D.离子键一定是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的,不可能是阳离子与阳离子或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形成的,D项错误。
3.A
【详解】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OH、铵盐等,它们含有共价键,但它们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故B正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的分子是单原子分子,不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
D.双原子单质分子形成的共价键,因为原子相同得失电子能力相等,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一定是非极性键,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铵盐等。
4.C
【详解】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强烈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A错误;
B.第ⅠA族元素包括H和碱金属元素,H元素的原子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Cl分子中存在共价键;而Na等碱金属与第ⅦA族元素原子之间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B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元素包括H、He,H原子与He原子之间不能形成离子键,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元素间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aH为离子化合物,Na+与H-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5.A
【详解】A.KF是离子化合物,K+和F-形成离子键,其电子式为,A选项正确;
B.Na2S是离子化合物,Na+和S2-形成离子键,其正确的电子式为,B选项错误;
C.MgO是离子化合物,Mg2+和O2-形成离子键,其正确的电子式为,C选项错误;
D.CaCl2是离子化合物,Ca2+和Cl-形成离子键,其正确的电子式为,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6.D
【详解】A.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没有阴阳离子 ,故A错误;
B.溴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应该有阴阳离子 ,故B错误;
C.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相同离子需要合并,故C错误;
D. 符合电子式的书写原则,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Na2O2、Na2O都属于离子化合物,但氧化钠只有离子键,A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钾和氢氧化钠均是离子化合物,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符合题意;
C、溴和溴化氢均只含有共价键,溴是单质,HBr是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HF和H2O均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8.B
【详解】A.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故A错误;
B.惰性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故B正确;
C.过氧化氢等物质中也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均属于共价键,故D错误;
选B。
9.B
【详解】A.碘晶体、冰为分子晶体,则碘晶体升华、冰熔化时都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以A错误;
B.氯化钠熔化破坏离子键,HCl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所以C选项错误;
D.氯化铵受热变成气体,冷却后又成晶体,发生了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D错误;
【点睛】A. 碘晶体、冰为分子晶体;B. 电解质电离时破坏化学键;C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D.氯化铵受热变成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10.B
【详解】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因此Y是第ⅥA,Z是第IA。又因为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即它们分别属于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则Y是O,Z是Na。由于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所以X是H。
A.Na2O,由氧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只含有离子键,A项错误;
B.H2O2,结构式为H-O-O-H,H和O之间存在极性键,O和O之间是非极性键,B项正确;
C.Na2O2,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组成,离子键存在离子键,过氧根中O和O之间存在非极性键,C项错误;
D.NaOH,由钠离子和氢氧根构成,离子键存在离子键,氢氧根中O和H之间存在极性键,D项错误;
答案是B。
11.D
【详解】A.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A错误;
B.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B错误;
C.离子键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相邻的两个阴、阳离子之间,还存在于原子核和电子之间,C错误;
D.CaO、NaCl、NaOH都是由活泼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构成的,均存在离子键,都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12.A
【详解】
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氢原子和氯原子共用1对电子,氯原子最外层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是,故A错误;
B.NaOH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离子键,氢氧根内O与H原子共用1对电子对,电子式为,故B正确;
C.Na2S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硫离子存在离子键,电子式为,故C正确;
D.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存在离子键,过氧根内O与O原子存在共价键,电子式为,故D正确;
故选A。
13.C
【详解】A.单质碘是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非金属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是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氯化铵是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详解】A.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例氯化钠晶体的熔化只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的结构类似,只含极性键,B错误;
C.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且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C正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金属元素,如,D错误;
故选C。
15.B
【详解】A.酸是由分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A说法错误;
B.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B说法正确;
C.离子化合物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氯化铵,C说法错误;
D.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比如氯化铝含有氯元素,属于共价化合物,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6.A
【详解】A.硫酸氢钠加热至熔融态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不变,故A正确;
B.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不破坏共价键,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故B错误;
C.冰→水属于状态变化,破坏了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共价键未被破坏,故C错误;
D.氯化氢由分子构成,不含离子键,氯化氢溶于水破坏了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A。
17.A
【分析】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据此解答。
【详解】A.HClO4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A选;
B.NaCl中只存在离子键,B不选;
C.KOH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C不选;
D.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D不选;
答案选A。
18.D
【详解】
A.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误;
B.Na+的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
C.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为,C错误;
D.M2+核外有a个电子,质子数是a+2,b个中子,质量数为a+b+2,则M的原子符号为:,D正确;
答案选D。
19.A
【详解】A.NaClO由Na+、ClO-构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选A;
B.BaCl2由Ba2+、Cl-构成,只含离子键,故不选B;
C.CH3COOH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不选C;
D.SiO2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不选D;
选A。
20.A
【详解】A.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NaOH均一定含离子键,故A正确;
B.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如NaOH、NaClO等,故B错误;
C.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C错误;
D.在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不可能含有金属键,故D错误;
答案:A。
21.D
【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同周期且相邻,W、X、Y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W为C元素、X为N元素、Y为元素。的M层有8个电子,Z为元素。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质子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A错误;
B.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错误;
D.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氧化性:,D正确;
故选D。
22.C
【详解】①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箭头应从Mg指向Cl,①不正确;
②极性键是由两个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所形成,②正确;
③在熔融状态时,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能发生自由移动,能够导电,③正确;
④离子化合物Na2O2中含有氧氧非极性键,④不正确;
⑤过渡金属是指从IIIB到IIB之间的十个纵列元素,并不是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⑤不正确;
⑥次氯酸的电子式为,⑥不正确;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⑦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只有②③⑦正确,故选C。
23.D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则W为H元素;由图示化合物的结构图可知,X为第ⅣA族元素,Y为VA族元素,Q为第IA族元素,Z为ⅥA族元素,且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Q为Na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C、Y为N、Z为O、Q为Na。则
A.Y为N,Z为O,Q为Na,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Na>N>O,故A错误;
B.该化合物中Y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Y上有1对孤电子对,Y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该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
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D正确;
故选D。
24.D
【分析】从图中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大小及原子序数,可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e是Na元素,f是Al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结合对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
【详解】A.d为O、e为Na,f为Al,三种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d>e>f,故A错误;
B.d为O、e为Na,组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
C.x(H)、z(N)和d(O)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硝酸铵,故C错误;
D.g是S元素,h是Cl元素,非金属性S故选D。
25.B
【分析】A、B、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常见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所得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Y为Na、X为O,X与Z同主族,则Z为S,A与Y同主族且X与A可形成10电子化合物,则A为H,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与A可形成10电子化合物, 所以B为C,综上所述,A、B、X、Y、Z分别为:H、C、O、Na、S。
【详解】A.为H2O2,其中既存在极性共价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C、O 两元素除了可以形成CO、CO2两种常见化合物,还可以形成其他化合物,故B正确;
C.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的离子半径大于,故C错误;
D.C的非金属性弱于S,所以C的最高价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于S 的,但题中没有交代价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6.(1) Mg2+
(2) 原子 负离子 17 Cl- 48
【详解】(1)
①②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电子式为;
③④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为;
⑤⑥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电子式为Mg2+;
(2)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可以是原子或者离子,据此回答:
①当x=10+y时,该粒子原子;
②当x<10+y时,该粒子为负离子;
③当y=8时,若该微粒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为氯离子,则x=17;④离子符号为Cl-;
⑤当y=5时,若该微粒为中性原子P,其质量数为31,中子数为16,则微粒的中子数,4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