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遂溪三中 杨波声
我想展翅翱翔,却折断了双翅,
我想奔向远方,却失去了双腿,怎么办呢?
12.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思想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2. 了解移情入景的写法。
3. 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
史铁生的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曾痛苦迷茫甚至想要轻生,但最终走出了低谷。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12. 我与地坛
十八岁去延安插队
12. 我与地坛
二十一岁后在地坛
地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场所,也是中国最大的“祭地”之坛。。
12. 我与地坛
快速默读课文,感受一下我和地坛的缘分,思考:
1.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地坛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 作者在腿残后为什么要选择地坛呢?
断了双腿的人、失魂落魄的人
昔盛今衰
12. 我与地坛
被人遗弃的古园
地坛
我
被社会遗弃的人
(同病相怜)
整体感知
1、我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1.关于死的问题;2.为什么要出生;3.怎样活。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欣赏电视散文,合作探究:
12. 我与地坛
整体感知
创设情景
2、作者能想明白,活下去,是因为他在古园里看到了
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小昆虫 :不明白
蜂儿:稳稳
蚂蚁:摇头晃脑、捋触须
瓢虫:不耐烦、祈祷
蝉蜕:寂寞
露水:摔开万道金光
12. 我与地坛
整体感知
创设情景
移情入景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
12. 我与地坛
整体感知
创设情景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作者残疾但并不颓废
竞相生长
自在坦荡
被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残
志不残
古园成为精神乐园
(“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3、齐读六个“譬如”句,这15年来,史铁 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整体感知
创设情景
12、我与地坛
结合刚才的视频和课文内容,然后想象你就是史铁生,你摇着轮椅进入园中,看到园中的不同景物,在你停驻地坛静思时,你从哪些景物得到了什么启示?把你想到的写出来,100字左右。
课堂练笔:
12. 我与地坛
整体感知
创设情景
拓展练笔
小结
有诗这样评价史铁生:
古园荒,地坛弃,
经风沐雨四世纪。
默看春风与秋月,
只为铁生著传奇。
12. 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