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拣麦穗 配套教学设计(11)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拣麦穗 配套教学设计(1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1:42:0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散文的情感。
2、学会捕捉文章的动情点来把握文章的主题。
3、理解作者对人间至纯至真的爱的赞美。
4、学会感知人与人交往中的真情。
2学情分析
作为叙事散文,作者常常是将自己从生活中获取的情感体验,借助有关事件或者人物的生活片断表现出来。作者所选取的生活片断和事件一定是曾经深深打动过自己,让自己有所感悟的。因此,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散文时,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捕捉作品的动情点和把握文章中的感悟线,从而真正体会作者写人叙事的用意,这是在学习叙事散文时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如果能够深入文中,借助诵读,去体味和想象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情感,去揣摩文中人物的心理、性格,去切身感受人物的处境,那么,要体会一篇文章的主题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捕捉文中的动情点来揣摩文章的主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拣麦穗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爱的小溪,而每个人又是付出爱的源泉。其实,这个世界充满着爱,爱就在我们身边,不过,它需要我们用明亮眼睛去发现,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张洁的童年世界,捕捉那感人的情感亮点,体味她对爱的追寻。
活动2【活动】请学生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活动3【活动】梳理“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情感发展的历程
梳理“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情感发展的历程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能表现老汉与“我”之间情感发展变化的词语或句子,然后简单归纳)
卖灶糖老汉:慈祥——爱护、呵护——朴素地疼爱
(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爱)
“我”:把纯真、幼稚的梦想寄托在老汉身上——依恋——担心——悲伤(哭)——想念、思念
活动4【活动】“爱“之感悟:捕捉文中的动情点
思考、交流讨论:在“我”和卖灶糖老汉的交往中,哪些场面情景、哪些事物使你深受感动?为什么使你感动?请说说你的看法。(关注文章第12-47段)
活动5【讲授】把握文中三个动情点:
1、“我”和卖灶糖老汉的对话;
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我”,二姨,老汉各一位同学).
★怎样理解“我”与卖灶糖老汉的情感?卖灶糖老汉为什么如此疼爱“我”?为什么“我”会越来越依恋他?
——(1)纯真、可爱、善良、不谙世事的“我”童真的感情给孤苦的老汉带来的慰藉;
(2)老汉以实际行动回报“我”纯真的感情:每次经过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她;
(3)尊重小女孩的内心上,保护她的感情,在她懂事知道害臊后,不再称她是自己的小媳妇;
(4)他疼爱她,还因为她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
(5)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2、烟荷包:象征“我”梦想犹存,追求仍在
(1)D37:“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让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我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地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给我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2)D47:“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3、小火柿子:象征是“我”对老汉所给予自己的真情的坚定守护。
课文写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站着等卖灶糖的老汉时,有一段这样的描写:第42段:“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
第44段: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1、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①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②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
2.“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是“我”对老汉所给予自己的真情的坚定守护。
3、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
活动6【讲授】爱之解码:探究文章主题
“我”因为丑陋而无人疼爱,而孤苦伶仃的“卖灶糖老汉”也在“我”对他的纯真的情感中,用行动来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虽然只是一个陌生的老头,但却是除母亲之外最疼爱“我”的人。这种纯洁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感情——朴素的爱。
同时,与文章前一部分描写的农村姑娘们一样,“我”在拣麦穗时生出的对未来生活的种种美梦(辛勤劳动、换取嫁妆、寻觅幸福)都破灭了,但我与其他农村姑娘不同的是——“我”童年的梦想最终破灭了,令人心酸,但“我”曾经拥有的“真的疼爱”却引起“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深深思念,“我”还有怀念存在。也正因为有了卖灶糖老汉对“我”的无私的爱,“我”没有成为一个悲剧。
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终究会逝去的惆怅,对于逝去的美好的一切仍然抱有的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活动7【活动】爱之明天:体验反思
1、在学生已对作品的内容、情感有了自己的相对独立的认知后,展示时人对本文的评价,给学生一个跳板,让他们自己往前走——深入作品中对超越了作品具体形象意义而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精神价值,作更深一步的咀嚼。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