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掌握文章主要结构重点字词;
2. 了解作品人物的形象,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3. 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无私的爱,感悟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和讴歌。
2学情分析
《拣麦穗》虽属于学生步入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散文单元,但前两课的学习已经让其对散文有一定了解,所以这节课重点以引导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为主。
3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领悟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其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无私的爱,感悟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和讴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独立梳理文章脉络。学时难点
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拣麦穗
~有一种精神叫做“麦穗精神”,罗马尼亚的古谚语说:“向麦穗学习吧!当风吹起的时候,尽量把头底下去以免这段躯干;等风吹过去以后,再把头抬起来。” 它身上带有“能屈能伸”的品质,“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是智慧的化身,人们往往追求这种“麦穗精神”。但,在张洁笔下,它却成为了另外一种事物,象征了另外一种精神。那它象征着什么?有体现着那种精神呢?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拣麦穗》这篇课文的学习。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张洁(女)(1937—)原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幼年丧父,从母姓。酷爱文艺,尤其是诗歌和音乐。著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小说散文集《方舟》小说集《祖母绿》等。 早期的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淳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活动3【讲授】易错词
蹒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活动4【活动】探究交流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姑娘们拣麦穗,备嫁妆,嫁个好人
第二部分:“我”拣麦穗,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第三部分:老汉去世,柿子树下的等待
活动5【活动】探究交流
1.文章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我”拣麦穗与姑娘们捡麦穗有什么不同?
3.对人物描写手法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人物的形象,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2. 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无私的爱,感悟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和讴歌。学时重点
让学生了解作品人物的形象,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手法。学时难点
让学生领悟文章主题,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无私的爱,感悟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和讴歌。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研读课文
1.品读对话:找出二姨、“我”、老汉的说话内容,分角色朗读对话。
2.大雁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课文通过哪些描写手法进行刻画“我”的形象的?小组讨论并在文中找出。
3.卖灶糖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通过哪些描写手法进行刻画老汉的形象的?在文中找出。
活动2【活动】情感探究
1.为什么“我”长大后还那么依恋卖灶糖老汉?这种感情真实么?年龄悬殊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属于亲情?爱情?还是……?
2.作者在文章中安排了与这种情感相吻合的事物,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
3. “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4.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5. “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特殊含义?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人物形象与主题之间的联系?
活动3【活动】主题总结
《拣麦穗》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等一系列细节描写,对农村姑娘和我的梦想形成及破灭过程与态度作对比,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弊端,表现了作者对农村姑娘的同情及对人间真、善、美的呼唤与追求。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