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
2、学会分析文中的“小火柿子”、“烟荷包”的象征意义。
2重点难点
紧扣情节分析导出人物的形象以及男女主人公所折射出的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拣麦穗》
作者简介:张洁,我国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她早期散文创作直接追求、呼唤爱和美,创作了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作品,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拣麦穗》就是“大雁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所以文章中的“我”叫什么名字呢?(大雁)
活动2【讲授】《拣麦穗》
一、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一)“我”与卖灶糖的老汉(分析“我”与老汉的形象)
问:昨天已经预习了文本,那么文章中最吸引你的情节是什么?
(明确:“我”想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问:“我”为什么想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呢?
(明确:贪吃,而老汉有糖。)
问:“我”想要嫁给的那个人除了有糖,是个以卖糖为生的人,他还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齐读文本第19~23段,“皱纹”、“齐颈白发”、“半个葫芦样的脑袋”、“一嘴黄牙”——外貌描写,学生回答时会出现零星的答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理。)
问:既然老汉是个长得丑、年纪大的人,为什么“我”还会想要嫁给他?(老汉是怎么对待“我”的呢?)
(明确:给“我”带小礼物;别人笑“我”的想法的时候老汉没有笑我,尊重“我”;等“我”长大后,明白害臊时,老汉没有再喊“我”小媳妇,保护了“我”的情感。最主要的是,老汉对“我”的疼爱是“没有任何希求和期盼”)
问:从动作描写上,我们可以看出老汉对“我”的好,而文章中,除了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老汉的形象外,还用了什么描写呢?
(明确:语言描写,第19~23段,老汉与“我”的对话,写出了老汉的亲切、慈祥,还是个孤独无依,四处漂泊的人;神态描写,写出了老汉的“乐观”。)
总结:老汉是个孤独的人,“我”呢?也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文中第45段提到“无非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吧。”从这我们可以知道,“我”喜欢老汉,甚至依赖老汉,主要是因为“我”内心的孤独,“我”可以在老汉那得到温暖与关爱;而老汉疼爱“我”,是因为老汉的孤独被“我”这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打破。)
(二)农村姑娘们的“梦”(社会背景)
问:既然“我”想嫁给老汉,“我”有没有为之努力呢?
(明确:绣了一个像猪肚子样的烟荷包。)
问:“我”为什么会想到要绣个烟荷包?
(明确:学着农村姑娘们的,受农村姑娘们的影响。)
问:“我”除了受农村姑娘们的影响绣了个烟荷包,还做了什么事情呢?
(明确:拣麦穗。)
问:农村姑娘们为什么要拣麦穗?
(明确:换取嫁妆,寻找幸福。)
问:农村姑娘们拣麦穗的时候认真吗?
(明确:认真。从文中第一部分中从月残星疏的清晨去拣麦穗,到月亮出来了才从田地里回来,可以看出。)
齐读第3~9段。
问:作者是如何称农村姑娘们这个想法的?
(明确:美丽的梦,所以“拣麦穗”,其实是“拣梦想”)
问:农村姑娘们那么努力地去寻梦,这美丽的梦实现了吗?
(明确:没有,破灭了。她们最后嫁的那个男人,并不是拣麦穗时所想象的那个。)
问:那她们这个美丽的梦破灭后,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麻木、依顺)
二、主题探讨
问:那“我”的梦实现了吗?
(明确:没有,老汉去世了。)
问:“我”的梦破灭了,“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哭、难过,悲伤,失望,但还在柿子树下等待。)
问:这“小火柿子”在下文出现了两次,这是纯粹的景物描写吗?这两次的“小火柿子”一样吗?(象征手法的理解)
齐读第42段
如何理解“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明确:小火柿子生命力顽强——“我”的梦也如同这小火柿子一样顽强——对人与人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纯真感情的追求与坚信。)
齐读第44段
如何理解这段中对用“孤零零的”,又用“红得透亮的”来形容这“小火柿子”
(明确:“孤零零”——孤独,老汉去世了,“我”感到孤独;“红得透亮”——温暖,承载着“我”昔日的情感。用昔日的温暖来反衬出“我”现在的悲伤、难过,以乐景衬哀情。)
问:“我“有一直沉溺在这悲伤难过中吗?(对“烟荷包”这一象征物的理解)
(明确:没有,寄托了“我”的情感——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爱的回忆;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终究会逝去的惆怅;对于逝去的美好的一切仍然抱有的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总结:所以“我”面对美好的十五的逝去,除了感到悲伤、失望,还有寄托着不灭的信念。
三、总结
对农村姑娘们的对待美好事物的破灭的麻木态度给予否定,但更多的是同情。对比之下,对“我”对待梦的态度则是肯定与讴歌,讴歌这份纯真的情感。
活动3【作业】《拣麦穗》
反复朗诵,品读《拣麦穗》的语言美。反复朗诵,品读《拣麦穗》的语言美。
活动4【练习】《拣麦穗》
同学们,你们好,阅读散文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要有高效的阅读步骤(如下):
1、标上自然段。
2、看题目。思考题目的作用【交代了写作对象基本信息/充当线索,贯穿全文/表明作者的观点/具有象征意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字词积累
字音:拣麦穗( )磕( )碰戏谑( )害臊( )山坳( )蹒跚( )挎着( )田埂( )蚂蚱( )疙瘩( )呵哒( )
词义:戏谑: ;步履:;蹒跚: ;约莫: ;企望: ;死乞白赖: ;大言不惭: 。
4、带着问题初读文本【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基本情感(是喜还是悲)】
A、文章写了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如何理解“我”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思路: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为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作者的情感倾向是怎样的(是喜还是悲)】
B、请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男生主要分析“老汉”,女生主要分析“我”)【思路:形象分析一般步骤: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2、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3、看用了什么手法。(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 4、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