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哪里?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家在哪里?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1:44:3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目标1:学生能通过举例分析细节,说出语句蕴含的思想情感,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目标2:学生能说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
目标3:学生能结合冰心的人生经历理解冰心本文的思想情感。
2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是E组生源的学生,学生在初中接触过冰心的一些散文和诗歌,但普遍已经遗忘。所以要求他们在课前查询有关冰心的知识,读一些冰心的散文,对冰心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学生在初中的散文和小说中大量学到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可以迁移到这篇文章的学习。
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冰心的《霞》,体验了冰心老人在生命暮年对人生的坦然、乐观。今天我们来接着学习冰心晚年的另一散文力作《我的家在哪里?》,体验一下她的人生的眷恋与向往。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家人啊,就像烟火一样,源自同一个点,各自往前跑,越跑越亮,也越跑越开。我们为了名利,渐渐远离了家人,远离了亲情,片中的母亲为何要卖掉好房子?她只为住得离儿女近一些,因为在母亲眼中,家并不是一座房子,而更是亲情。那么冰心老人的家又是什么?她的家在哪里呢?
二、提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分析散文中的细节来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目标2:学会思考“家”的意义。
三、整体感知,深入文本
(一)全文朗读,正音。
(二)文本解读:
问题1:冰心老人在梦中寻找自己的家。我们先来深入冰心老人的梦境之中,看看冰心老人要找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这个家的特点并在文中划出相关细节。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目标1通过举例分析细节描写说出蕴含的情感)
问题2:冰心要寻找的家在哪里?
学生活动:讨论(目标2说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
“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只有......才......”这个“家”是唯一的,但却又是在在灵魂深处的,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出现,现实中已然找不到了。
归纳:冰心寻找的家是现实中寻求不到的,孩子眼中的最单纯的充满了真、善、美的家园。
问题3:冰心为什么要去寻找这样一个“家”?
学生活动:朗读,讨论重点语句(目标2说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
背景补充,知人论世(目标3:学生能结合冰心的人生经历理解冰心本文的思想情感)
问题4:冰心“一无所有”,是什么让她还能拥有一个牵不断、割不断的“家”?
我的故乡,我的北京是一无所有!但北京纵使一无所有,然而有了我的爱,有了爱,便是有了一切!(《寄小读者》)
总结:
家对于冰心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不仅仅是一个有家庭温暖的地方,更是经历人生风雨坎坷之后一个可以让精神得以抚慰,让心灵得以休憩、永久安息的地方。
补充资料: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杨绛
不了解冰心的人生,谁又能理解她这寻求家园的梦呢?
这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四、拓展延伸:毕淑敏《家问》、周国平《家》、张抗抗《有家真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本文所学,写下你对家的感觉或感悟。(检测结合自己的体验做描述)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