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哪里? 配套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家在哪里? 配套教学设计(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1:46:0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准确说出本文中“作揖”、“眷念”、“慢条斯理”、“朝思暮想”等词的意思并能造句使用。2.学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写”三个角度分析文章。
3.通过理解90岁老人对家的眷念,培养学生爱家的感情。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学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写”三个角度分析文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作业】课前预习
【背景知识】
作者介绍-why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期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后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盈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经历五四风云的冰心,提出了“爱的哲学”。她用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感知与理解,用对人类的爱心,抚慰那些世事沧桑中受到伤害的人们,用超卓的哲理慰藉世人心灵的寂寞,用心灵的爱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试图达到人类生命的极境。在冰心那里,爱是人类和一切,是人类的生命,对人类进行爱的启示,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遗篇宁静、一种爱意、一点慰藉,可以消灭丑恶、战争、肮脏,在心灵的净化中实现人生的完美境界。
Q:请从上面的文段中简单整理冰心的个人信息。
名:冰心、谢婉莹 家: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时:现当代1900~1999 地:福建长乐人
篇: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背景介绍-why
这是冰心晚年所作,是历经人生风雨、对人生几近极境的思索后,在含泪的微笑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彻悟。
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冰心住了10年,直到赴美国留学。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我的大学生涯》) 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
【基础知识】
自读课文,在积累本中写下你不熟悉的或感觉重要的词汇并造句(不会造句的词可以用红笔摘录原文)。
Eg:①眷念:意,(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的留恋。
句,身在海外,他时时眷恋着故土。
②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③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④无牵无挂: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⑤朝思暮想: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活动2【导入】导入
歌曲:《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活动3【活动】自学4分钟互学3分钟
【自学】-4分钟
标题解读-what
标题中的中心词是“家”。
文本细读-how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扣着标题中的“家”思考:“家”在文中如何落实(找出文中出现的“家”字及可以称得上“家”的地方)?
①“家”字:2.4;5.1;5.5(5.-1);7.5(7.-1)
②2中剪子巷;5北京的前圆恩寺、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日本东京麻市区,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一切住过的地方。
【互学】-3分钟
小组讨论以上问题,推选出组内最佳答案上台分享(准备好即可上台展示)。
活动4【活动】研讨
研-how-10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内容(自己独立思考5分钟后再与组员讨论5分钟)。
标题明明要写“家”,为何开篇说“梦”?
——从梦写起,先写梦的作用和实质(表达灵魂深处的向往和眷念),为后文写自己的梦做铺垫(梦到家,即是向往和眷念家)。
文中出现的几个“家”字的内涵是否相同?文中的家,哪些是梦中的家?哪些是现实中的家?两类家各有什么特点?那么多可以称得上“家”的地方,为什么“中剪子巷”是冰心老人“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中剪子巷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差别?)
①2.4,5.2,没有引号(字面的意思),是具体的家——住的地方。
5.5,7.5,有引号(字外的意思),是抽象的家——精神的家园
【引号的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着重论述的对象③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②梦中的家:中剪子巷。“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我走。走过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这辆样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
车夫:慢腾腾地走(缓慢)
行人:慢条斯理(缓慢)地作揖、请安、问好(有礼),站老半天(平和、没有纷争)
——用儿时的纯净的眼光看到的,缓慢、有礼、平和无争的纯真世界。
②现实中的家:美国、东京、伦敦、巴黎(快节奏、喧闹);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有压力、勾心斗角、有迫害)
——用饱经风霜的阅历审视充满斗争,暗流涌动的世界。
③“灵魂深处”:中剪子巷的生活缓慢、宁静、平和、没有纷争,充满了真善美,作为一个迟暮的老人,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念藏在记忆的最深处,所以是灵魂深处的家。
④“永久的”:“中剪子巷”给作者留下的是无忧无虑、至善至美的记忆,“真善美”是作者一生的追求(提出了“爱的哲学”),所以象征着“真善美”的中剪子巷是其内心“永久的”家。
作为一位即将迟暮的老人,在她回想一生时,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她可能产生怎么的心情?冰心老人说“我‘一无所有’”是怎样的心情?发现还有一个朝思暮想的“家”时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有过相似的情感变化吗?
①无奈。人活一世,到头来“一无所有”,一般人会有一种虚度人生的无奈。
②自豪。冰心说自己“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没有物质上的牵挂、精神上的压力,是个自由的人。在一个污浊的社会里,能保持自身的洁净是极大的光荣,所以冰心老人虽然只是开玩笑地说这句话,但内心里也为自己自豪。
③向往、眷念。作者剥离外在的一切干扰后,发现了自己“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割舍不断,朝思暮想的正是内心的追求,即充满真善美的理想中的纯美家园。
活动5【活动】展示
展、评-20分钟
1.两组上台展示“学”2,口头展示,“研”1、2、3。
展示要求:上台展示的同学书写工整、清晰。口头展示的同学,声音洪亮、条理清晰。
点评要求:待展示完举手,有礼貌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活动6【活动】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课以《我的家在哪里?》为例,从“写什么”“为何写”“怎么写”三个角度切入阅读。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多实践,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完善成自己的方式。
活动7【作业】作业
1.学完本课后,你对“家”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在积累本中写下自己的看法。
2.选择与《家》这一主题相关的作品,或冰心的其他作品或与她同一时期或同一地方的作家作品,用以上学习的方法自主比较阅读。
Eg:《家》周国平 《家》尤今(新加坡)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