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2、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
3、了解作者冰心。
2学情分析
高一7班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自己,但阅读时不够专注。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引发他们对文章的思考,同时也提供一个让他们表现自我的平台。
3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2、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冰心的生平和作品
由冰心的生平、冰心的图片,晚霞的图片,引入《霞》。
教师讲:
有一个女作家,她的生命从1900年走到了1999年。在这99年间里,她经历了很多很多,但是她还是坚持写作75年。
1999年2月28日,她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了。在她的遗体告别会上,热爱她的人们从昆明和广州空运了2000多朵玫瑰来为她送别,灵堂奏响的乐曲包括了“大海”“生命”“光明”“晚霞”这四组乐章。其中,“晚霞”一章,就象征了她生命的丰富与灿烂……
这个女作家就是——冰心。
2、请同学们讲讲对冰心的认识。投影显示: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诗集《春水》《繁星》;小说《小橘灯》《超人》《去国》等;儿童文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选一些同学朗读他们选择的句子。
活动3【讲授】自读课文,思考内涵。
自主学习:再次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微云、乌云、云彩、云翳在文中分别指的是什么?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霞才更加美丽?怎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3、作者说:其实,这个sunset应当译成“落照”或“落霞”。“落霞”“落照”和“黄昏”有什么不一样?
4、冰心的散文有“意在言外”的特点。请说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一句的“言外之意”。
活动4【活动】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小组讨论:
1、冰心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已经走过了近91年的人生,她用她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云彩更多,霞光才更美丽;人生的苦与乐越多,人生才更精彩。因此我们要像她那样坦然面对生命中的苦与乐。你知道有哪些名人是坦然面对苦难,创造出自己生命的辉煌的?
2、在你走过的十几年的人生中,有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困难?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你认为你当时做对了吗?
提示:如刚开学的那段日子对高中生活、内宿生活等的不适应,你是怎么走过来的?
活动5【练习】课文小结,掌握课文比喻手法的运用
1、找出课文的比喻句,分析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的作用。
2、练习:试试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下列抽象的事物
(1)热情是
(2)冷漠是
(3)愤怒是
(4)平和是
(5)生命力是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