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荷塘月色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9 荷塘月色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2:04:4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3重点难点
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是本课的重点。通感的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的读音和重点词语的意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受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第(1——3)段。
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初步了解通感、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学时重点
1、掌握重点字的读音和重点词语的意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受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第(1——3)段。学时难点
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初步了解通感、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学时重点
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是本课的重点。学时难点
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