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7 23:0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认识“择、宫、摊”等 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乘、笼、杆”。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体会《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择、宫、摊”等 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乘、笼、杆”。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体会《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三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诵读了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词,认识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的发明》,同时也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奇迹——《赵州桥》。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去撷取珍宝,认识一幅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师:同学们,一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一遍。(学生齐读)师:同学们,什么叫“名扬中外”呢?生 1:在世界上都很有名。生 2: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形容名声很大。
师:你们说得真准确。有没有同学可以说出“名扬中外”的近义词?生 1:举世闻名。生 2:名扬四海。生 3:闻名中外。师:同学们的词语储备可真丰富。
认读词语,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词语预习得怎么样了?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
1、出示词语。第一行:张择端汴京故宫摊贩官吏第二行:毛驴悠闲溜达拽住惊扰风貌第三行:都城一乘轿子马笼头栏杆通过指名生读和学生领读的方式认读词语,适时纠正易错和难读的词语,图片解释“一乘轿子”和“马笼头”,老师并范读、领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三行的词语有什么特别之处?生:每个词语中都有多音字。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指名生回答不同读音的词语,课件适时配以显示)dū(都城) dōu (都是)shènɡ(一乘轿子) chénɡ(乘法)lónɡ(马笼头) lǒnɡ(笼罩)ɡān(栏杆)ɡǎn(枪杆)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都非常不错,接下来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一自然段,并用笔标画出在第一自然段获取的有关这幅画的信息。(学生自由默读,师巡视指导)学生找出相关信息,教师适时出示覆盖好的答案。“年代、作者、画名(教师适时板书)、内容、存世时间、收藏地点”。在学生找出“作者”这一信息时,超链接展示张择端的介绍。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多有《清明上河图》的信息,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清明上河图》?生:想!(齐声回答)播放视频(清明上河图部分画面)师:这是视频化了的《清明上河图》,我们刚才看到的景物、人物都是画家张择端一笔一笔画在画卷上的,欣赏了这幅图,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震撼,厉害,想多了解它......)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书中是怎么介绍这幅画的,它又为什么会名扬中外?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并用笔标画出你从中得到的信息。开始。(学生大声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指名生回答。生 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他下了很大功夫?生 1: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师:你找得可真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上河图》中有几百个人物吗?生:不知道。师:五百多个。在本段当中文章的作者列举了哪些人物啊?生 2:农民、船工、生意人......师:把课文中给的原句读给大家听。(学生大声朗读)
师:大家数一数共列举了几个人物啊?生:8个。师:你获取了哪些信息?生 3: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师:什么叫“行”?生:职业。
师:文中列举了几种不同职业的人?(生:8种)哪里有三百六十行?我没看到啊?生:没列举完,都包含在省略号里了。师:你们读地真仔细!你还能说出其它不同职业的人吗?生:卖烧饼的,学生,教师,官员......
师:你们说得真全面!读完这一段,你最大的感受就是里面的人怎么样啊?生:多。
师: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人物众多。(板书:人物众多,师生共同总结)
师:一幅画单凭“人物众多”就可以名扬中外了吗?生:不是。
师:这幅画还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并找出这一段主要描绘的是哪里,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师:本段主要写了哪里?生:街市。(生齐回答)
师:街市怎么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生:热闹。师:体现在哪里?谁来读给大家听?生 1:街上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师:说明商业发达。还有没有?生 2: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师: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这些街上的人,怎么样?生 2:来来往往,形态各异。师:形态各异具体体现在哪些字词上?生 3:骑,挑,赶,推,溜达。
师:你们找得真是又快又准确。再看看这句话,还有什么特点?(思考)生:是排比句。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有好几个“有的”。师:有几个?生:5个。
师:对,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叫做排比句。你能写出来排比句吗?
小练笔:
师:体育课上,同学们的活动可真丰富啊!______,_____,_____。学生思考回答。
师:你们说得真棒。那你还从本段获取了什么信息?生:画面上的这些人......
师:一寸是多长?(示范)黄豆那么大,是多大 生做动作。那么小,我们看得却是清清楚楚(生齐回答)我们一起凑近来看一看好不好?生:好。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张择端的画技,叫什么?生:画技高超。(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如果再仔细观察我们还能捕捉到更多的精彩画面呢!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并找出这一段主要描绘的是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本段描绘的是哪里?生:桥北头。(齐回答)
师:对,本段都是围绕这句话来说的。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生朗读相应的句子。
师: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差点发生了一起?生:交通事故。(齐回答)师:桥北头发生的这件事,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生:紧张。师:课文中怎么说的 生:紧张时刻。
师:谁能带着这份紧张感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生朗读。(多次朗读,点评指导。)
师: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亲眼见证了这差点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出示本段对应的图片,并局部放大给学生看。)所以人们这样夸赞张择端的画技。生齐读“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教师板书“情景传神”。)
师:看到这里,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师:张择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术,赋于了《清明上河图》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板书:“艺术价值”)
师:《清明上河图》全图中,类似于桥北头的精彩画面比比皆是,例如城区,汴河边(出示对应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热闹繁华的场面,难怪课文最后说: (出示最后一节,学生齐读)甚至后来,有许多专家就是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来研究北宋时期的许多风俗民情、建筑风格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的特点,这可是《清明上河图》宝贵的历史价值呀(板书“历史价值”)。正因为这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它成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幅画的名字,它叫——清明上河图。(生齐说)
五.课堂小结
师:除了《清明上河图》,中国还有很多名扬中外的文物、珍宝。例如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的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阎立本的《步辇图》,韩滉的《五牛图》。
师:这些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也是文化百花园中清丽的奇花,更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名片。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多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爱上他们,发扬他们,爱上更为自信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