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桂花雨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8 10: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3 桂花雨
琦君
走进作者
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
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
《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
《三更有梦书当枕》《读书与生活》
《母亲的金手表》。
母亲越过故乡的万水千山在梦中教我读书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灵隐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与古人一起赏桂
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花为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夏初成熟。种类有金桂(金黄色)、丹桂(橙黄 )、银桂(较白)、月桂(稍白)。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
春雨绵绵 牛毛细雨 
细雨如烟 蒙蒙细雨 
瓢泼大雨 狂风骤雨 
倾盆大雨
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初读课文
一箩 杭州 懂得 木兰花
老婆婆 糕饼 沉浸 纠缠
茶叶 捡起
luó
hánɡ
dǒnɡ
lán

ɡāo bǐnɡ
jìn
chán
chá
jiǎn
“箩”:是用竹子编的器具,大多方底圆口,制作比较细致,用来盛粮食或淘米等。
懂得
懂事
姓董
兰草
兰花
山羊
箩筐
竹箩
萝卜
外婆
婆婆
糕饼
糕点
羊羔
饼干
月饼
拼命
浸泡
沉浸
入侵
缠绕
难缠
茶叶
泡茶
荼毒
捡拾
捡漏
检查
_______担心
_______重担

dān
dàn
运用:大家都担(dān)心他小小年纪扛不起这副重担(dàn)。
多音字
_______鲜红
_______鲜见

xiān
xiǎn
运用: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上出现了一次鲜(xiǎn)见的天文奇观“超级蓝血月全食”,那鲜(xiān)红的月亮非常漂亮。
根据词语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
【纷纷】
形容香气浓郁。
【香飘十里】
姿势;样儿。
【姿态】
泡,使渗透。文中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浸】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简要说出文章的写作思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说出文章的写作思路。课文以桂花为线索可以分为几部分?
课文描写了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
______桂花(1~2)
______桂花________
______桂花________



(3~6)
(7~8)
中秋忆桂花,思故乡。
童年摇桂花,乐无穷。
“我”到杭州后赏桂花,思故乡
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桂花”讲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
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故乡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花的乐趣;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桂花雨。
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故乡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花的乐趣;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桂花雨。
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的回忆。
2.摇桂花比自然飘落下来更香。
学习3、4自然段,回答问题:为什么要摇桂花?
1.妈妈乐于分享,将桂花送给左邻右舍。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大事
总是缠着
表达出“我”盼望摇桂花时的急切心情。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之“香”
“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范围很广,人们浸泡在无处不在的桂花香气里,笼罩在香气中的故乡跃然纸上。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喜爱家乡桂花的感情。
你从“浸”字中能感受到什么?
看课文插图,在课文中找到描写插图内容的段落,画出有关的语句,大声朗读,批注自己的感受。
摇花乐
自由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欢摇桂花,以及从中获得了无穷的快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对于那些感受较深的词语,也可以圈圈点点。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抱”“摇”“喊”这些动词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与快乐,既表现了小时候摇桂花的乐趣,也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①读句子,并说一说自己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作者只是摇落了桂花吗?她还摇出了什么?
③如果你的童年有这样快乐的事,你长大后想起来的时候,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
你现在知道题目为什么叫“桂花雨”了吗?
①抱着桂花树一摇,好多花瓣纷纷落下,或地上,或肩头,或头发上,到处都是,像下雨一样。
②花瓣细小,接二连三地下落,还带着香气。作者不但摇落了桂花,也摇出了欢乐。
③我肯定也会像作者一样非常怀念那些快乐的事,时不时就会想起。
④“桂花”是文章的一个线索,贯穿始终,体现了“我”的快乐和对故乡的怀念。
这是一场________的桂花雨。


难忘
思念
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觉。
这还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我”现在的心情?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快乐的词?
欣喜若狂 兴奋不已 
欢天喜地 兴高采烈 
笑逐颜开 心花怒放
桂花香
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拿桂花和梅花对比,虽然没有姿态,甚至说笨笨的,但依然喜欢它。
②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香气
感受迷人,可见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除了爱它的姿态,也爱它的香气。
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AA式叠词(不重复)。
桂花树的样子( )的,它的花( )的。当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村( )的。( )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 )不愿离去。
笨笨
小小
香香
幽幽
久久
默读第6~8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同样是桂花,为什么母亲说外地的桂花没有家乡的桂花香呢?
②作为老人,母亲除了思念家乡的桂花香,还思念什么?
①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吃着用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体验着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此时,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情感体味桂花。在母亲心中,家乡的桂花是最香的。这表达了母亲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②思念乡亲和家乡的山、水……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人是怎么做的?

说说为什么用“挑”而不用“捡”。
“挑”是有选择、有目的地挑选,而“捡”只是拾取。
桂花果冻
桂花沙冰
“浸”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里又是指什么?这里的“浸”和前面的“浸”有什么不同?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杭州桂花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母亲却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思乡之“情”
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如果我说:“这里的水真甜啊!”母亲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说:“这里的橘子真甜啊!”母亲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过去了,我和母亲到了外地,我对母亲说:“这里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甚至说是生命的一部分。桂花是没有区别的,可是母亲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对家乡的思念。
默读第8自然段,深思: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一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表达了她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作者是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我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摇花乐”,以及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我要像作者琦君那样,用仁爱的胸怀爱家乡、爱亲人、爱大自然。同时,我还学会习作时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做到“句句有情”。
想一想: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叙事和抒情。
《烟愁》《家乡味》《留予他年说梦痕》
《留予他年说梦痕》中有这样一段话:面对着姹紫嫣红的春日,或月凉似水的秋夜,我想念的是故乡矮墙外碧绿的稻田,与庭院中淡雅的木樨花香。我相信,心灵如此敏感的,该不止我一个人吧!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琦君是个怎样的人。
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景观、每一株花草都让她难以忘怀。她是热爱故乡、热爱父母的人;她关注亲情、友情,是个有爱心的人。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人们对往事、对亲人的思念,因而,许多文人都留下了思乡名篇,你们去读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鲁迅的《故乡》。
花是故乡香,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人们对往事、对亲人的思念,因而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思乡的名篇,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鲁迅的《故乡》、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请同学们在课下多读一读这些书,到时我们再一起分享阅读心得。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并感受着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吃着用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经充盈母亲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它。虽然桂花是没有区别的,但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情感体味它们。故乡的桂花有亲情,有乡情,它成为母亲最美好的记忆,也唯有家乡的桂花树才能承载母亲对家乡无尽的情思。
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说一说你童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或说一说你喜欢的人物或家乡的特产。
模仿写句:听到_________________,总会使我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