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休戚与共,和合共生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程标准:
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ontents
目录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在合作共嬴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下半叶
“一战”
“二战”
十月革命
战争与革命
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留下了空间。
二战之后的70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和冲突,最后基本得到了政治解决。
和平与发展
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1)“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分别指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和平: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关系人类的命运走向
发展: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关系人类的生存品质
两者相辅相成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1)国际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国际维和:1948年联合国开始实施维持和平行动以来,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3)世界发展: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发展,极大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科索沃战争(1999)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4)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联系加强:进入 21 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6)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留下了生存空间;
(7)维护、促进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8)解决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环境等)的共同需要;
(9)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依存制约,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10)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史料一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发展方面:
(1)自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偶家影响巨大。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资产占人类财富总量的近40%,而最贫困的50%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
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世界贫富分化
3.认识: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2、和平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等
(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政治依然存在。
阿以冲突
新冠肺炎疫情分布图
霸权主义
中国南海问题
1945年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成立世界银行
1995年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
1945年
成立联合国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
①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学习聚焦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
②改革全球治理机制
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全球层面
地区层面
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
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宗旨:
促进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对话;
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框架;
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 上海合作组织的徽标
▲ 2017年在中国厦门召开的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徽标
上海合作组织宗旨:
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金砖国家宗旨:
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
一方面,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内容
2.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为什么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了哪些贡献?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体有什么时代意义?
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目的: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宗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次向国际社会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017年2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之中。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对“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由
它回答的是“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
交作出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
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具体实践:
①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9年4月,各方达成多项务实成果以及项目合作协议等。
②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到2019年7月,已有100个成员。
③携手抗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含义: 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
(陆上)
海上丝绸之路
+
=
一带一路
合作协议
截止2019年7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
重大项目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如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空中丝绸之路、中俄原油管道等。
经济走廊
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截止2018年底,走廊框架下已启动或建成项目19个,总投资近200亿美元。
中欧班列
截止2019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近1.7万列,国内开行城市达62个,境外达16国家的53个城市。回程列车以达99%,重箱率达88%。
贸易投资
2013—2018年,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超六万亿美元;
2013—2018年,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约900亿美元。
资金保障
人文交流
截止2019年6月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沿线国家累计实现约7704亿美元,支付赔偿约28.7亿美元;丝路资金实际出资额近100亿美元。
与沿线国家互办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文物展、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图书广播影视精品创作互译平台。
高峰论坛
2019年4月2日,北京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出席38人,6000余名外宾参会,各方达成了 283项务实成果,签署了总额640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
概况: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
宗旨: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地位: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发展:截止到2020年7月,亚投行有103个成员国。
亚投行创世成员国地图
图示为“亚投行”投资方向。其宗旨在于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合作、应对发展挑战等。
截至2020年5月11日,国外新型冠状肺炎累计确诊已超过400万。
截至2020年4月18日,中国向18个国家派出20支医疗队/工作组(不完全统计)。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习近平
这些具体措施,表明了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全球携手应对挑战是实现共同美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图标
历史纵横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2019年5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这次大会,旨在传承、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璀璨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增强亚洲文化自信,激发亚洲创新活力,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知识扩展:对全球治理含义的理解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态度
1. 对全球治理含义的理解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在其著名的 1995 年报告中给出的定义是:“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全球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一是全球治理的实质是以全球治理机制为基础,而不是以正式的政府权威为基础。
二是全球治理存在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强调行为者的多元化、利益多元性和方法多样性。
三是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参与、谈判和协调,强调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实质的基本原则同等重要。
四是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全球秩序包含那些世界政治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常规化安排,其中一些安排是基础性的,而另一些则是程序化的。
2. 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态度
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态度做出了一系列新分析、新回应,包括:
全球治理是当代中国对外战略的基石与轴心,“一带一路”倡议要服从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总战略;
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物品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理性选择;
整体治理观是中国认知和推进全球治理的理念支撑;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特殊责任与贡献。
课堂小结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和平表现
发展表现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制约战争的因素
发展方面
和平与安全方面
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战后全球治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治理
加强国际治理与协调
全球层面: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
地区层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金砖国家(BRICS)与2015年新开发银行(ND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携手抗疫
中国方案